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交际合作 >> 个性 >> 正文  
  传奇人物赫伯特·西蒙的原则       
传奇人物赫伯特·西蒙的原则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23-09-10    文章录入:admin ]

 

 

赫伯特·西蒙是一位真正的传奇人物,他也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通才,在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工智能在内的领域,都有贡献。 西蒙是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之一。他宣布自己这项创举的一刻,在科技史上已经成为经典的瞬间:1955年圣诞节假期结束,西蒙走进教室,向学生们宣布:“圣诞节的时候,艾伦·纽厄尔(西蒙的合作者)和我发明了思维机器。”

1975年,他和纽厄尔获得了有科技行业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然后,在1978年,西蒙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尽管当时不少经济学家还认为,他是个经济学的局外人。 他的成就横跨多个学科,拥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开挂人生。西蒙自己也知道,很多人认为他能取得这么多成就,是因为他兴趣广泛。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其实是很有节制的。”

西蒙有自己的行事原则。正是在这些原则的约束下,他才有可能在他自己所称的人生迷宫中,获取到多项成就。而且,其中任何一项,一个普通聪明人一生能达到,就已经不错了。 在同大作家博尔赫斯的谈话中,西蒙把自由意志定义为:“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且引起这种行为的东西不会让我觉得不自由。于是,我们达到迷宫的岔路时,这种东西就会帮助我们选择要走的路。” 这种东西,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原则。我们来看一下,西蒙工作和生活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职业发展上:不跳槽,也不想讨价还价。 1942年,加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是西蒙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找工作。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工作了7年之后,西蒙加入了名气更大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去筹备一个新的学院。基本上在这两份工作中,西蒙对换工作一直持有的态度是:“如果有人主动找我,我会听听他们给的条件,想想自己有什么选择。但我最终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作出决定并告知对方,校方也会知道有人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而我决定留下来。” 而且,西蒙也不会借这个机会对自己的报酬讨价还价。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学校要留住他,必然会按照市场价给他付工资。另一方面,如果他极力去争取,可能会拿到高一些的薪水。但是,在他看来,“花时间争取加薪不会有太高的回报”。 除此之外,不去讨价还价,还会为他积累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本。用他的话说“我不会在小钱上计较,这也让我在日后的讨价还价中无形增加了品行分,也免去了不必要的紧张。”

第二,竞争要公平,但也要赢。这比钱多钱少重要。 竞争必须公平。不过,“生来比其他人聪明,不算不公平。一个人比其他人都卖力工作,不算不公平。恰巧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不算不公平。如果你恰好有了这世界上最强大的设备给研究助力,这也不算不公平。” 然后,要赢,“虽然我不刻意这样去想,但一向有这种理想:在没有来自家庭或者学校以及其他社会支持的前提下,赢得人生的每一次比赛。” 当然,这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用西蒙的话说:“不费劲就成功特别让人高兴,虽然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为了挽回面子,人们往往把工作定义为有趣的事情。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工作竟然真的让人愉快!”第三,在做出选择时,不要自我设限。 西蒙一向很沉迷于研究人做出选择背后的原因。他曾经用迷宫和下棋来比喻自己的人生。每次到一个路口,就需要做出选择。他称之为“有偏好的随机选择”,“这些偏好,看似微乎其微,却指定了选择的方向。”“大部分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会有中彩票或者出车祸被撞残的经历。除去这些特例,人生就很像下棋。我们会有数百次做出选择的机会,才会选定某种技术含量高或低的职业,和配偶结婚,在特定的城市生活。即使这些结果看似只有一个成因,因某件事情而起,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起关键事情发生前,早已有了很多预告或者铺垫来引导我们迎向这些特定的事件。”在做选择时,西蒙的原则是,“我从不限制自己学什么,不学什么。” 西蒙的兴趣可谓非常广泛:“我阅读经典,认识了怀特海德和罗素;我努力学习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s)和沃伦·麦克洛克(Warren MaCulloch),并把布尔逻辑(Boolean Logic)应用于神经网络的工作;我和香农(Claude shannon)一起研究转换电路……机械计算机和IBM的穿孔卡片机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开始学习和了解它们。我很想了解狭义相对论,学习微积分集合,为研究广义相对论做准备。我在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学行为》出版后数周就读完了这本巨著。我还连夜如饥似渴读完了罗斯·阿什比的《大脑的设计》。我对科学领域内最前沿的活动嗅觉敏锐,我全部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良机的认识和判定。”短短一段话,西蒙已经涉足了哲学和数学、神经学和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脑神经科学,而且,他提到的都是这些学科当时最顶尖、最前沿的学者。

第四条原则跟第三条相关,他会用好奇心打破学科界限。西蒙终其一生都是一个鼓励打破学科界限的人。他鼓励打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打破技术和科研之间的界限。他能意识到学科在学术界的作用,用他的话说,“如同国家在整个国际体系中起的作用一样不可或缺。但是,他也感慨:“学者们通常是在本学科的发展和文化中度过一生的,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造成见识和眼界不够的问题。 他的第五条原则跟金钱有关。西蒙认为:赚大钱是一种赌博行为,很刺激但太麻烦。西蒙每年都会要求自己留出四天时间,专门用来考虑进行投资和其他理财事项。西蒙把家庭绝大多数存款都投入到了类似于指数基金这样的理财产品,“这意味着,我不需要每日、每月关注股市,进行短期交易。”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不会像凯恩斯那样通过投资发一笔大财;也不会像经济学家费雪那样把钱全部赔进股市。他对赚大钱的态度是:“赚大钱应该会是一桩非常刺激的赌博。这种赌博不是我们平常随时收手的赌博。除了要赢之外,我可能会更加计较可能出现的输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我整天生活在得不偿失的状态中。我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人去玩这个赌博。太麻烦了!”第六个原则是:日常生活是人生乃至社会的基础。就像不享受赚大钱一样,西蒙也不享受人生的所谓“大事”。“我们经常会用大问题或重大事件来回忆人生。我在阅读自己的回忆录时,却发现这些词几乎无法传达我们时时刻刻存在的状态。也就是说,人生大部分的时光不是靠'大’来支撑的。”对他来说,“日常生活是人生乃至社会的基础。”他如此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妻子和我经历的时时刻刻的生活非常简单。我们热爱自己的家,努力经营,让家变得温馨、有吸引力。但从未把治家当成一件艺术品去做。我们喜欢美食,但吃得简单。我们很少出去玩乐,但愿意请朋友来做客,保持正常的社交生活。我们喜欢彼此,也喜欢自处,不会天天到外面去。我们喜欢音乐和艺术,但不需要额外花精力去寻找特别的体验。我们很少使用电视和音响,更多时候是在弹钢琴(虽然比较业余)。”

他的第七项原则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近人情。在西蒙看来,“时间是个暴君”,因此,要高度聚焦,一旦发现某样爱好,可能让他从研究工作分心,就果断放弃。西蒙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就好比我们无法同时忠于两个爱人。”为了保持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专注,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两样爱好。首先是国际象棋,然后是画画。“这两种爱好,我都希望自己能达到专业水准,但这绝对需要全心全意。我常发现自己对消遣活动变得认真起来,这可能体现出我有争强好胜的意识。”从大学时代,西蒙就迷上了国际象棋,并且不断练习。很快,他的水准就足以让他参加匹兹堡的市锦标赛,他甚至曾经打败了当时全市最强的国际象棋选手。但是,同时他也发现,他每周需要花费一两天的时间练习,才能够保持甚至提升自己的棋艺。“我开始感受到内心不断增强的竞争意识,于是决定不再下棋。这样的时间我耗不起。”对于画画也是同样。“我发现自己的野心会快速膨胀,一想到过分投入,我就打了退堂鼓。”西蒙唯一没有设限的爱好,是阅读。因为,他发现,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他的一项爱好,而变成了“人生的主业”,“就和吃饭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事情。我对文字的饥渴程度,远远超越了我对食物的饥渴。所以,我从不给阅读设限。”第八,做管理人才还是做专业人才,必须要选一样。这也是很多人会面对的抉择。在西蒙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两次以研究为重,放弃去追求行政管理职位,一次是放弃去做学院的院长,另一次是放弃竞选卡内基梅隆大学这所名校的校长。原因同样是,他想把更多时间花在研究工作上。不仅如此,1972年,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名校,邀请西蒙作为校外人士,参加学校的信托管理委员会。这当然是很大的荣耀,西蒙内心也很愿意尝试。但是,“考虑到自己要花大量时间去思考教育政策问题,最终,还是下决心只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服务。”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信托委员会的成员,他只是选择性地参与大学的管理事务,确保这些工作只占据他的一小部分时间。除了要以研究为重外,西蒙承认,他自己也不喜欢去做管理。因为“那是一种大有约束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当有魅力的想法出现时,你没有机会去追求它们;你需要依靠激励他人来做出贡献;你需要跟人们培养感情,从而展开合作;需要同大学的很多捐助者和校董打交道。用西蒙自己的话来总结他的原则,可能有些晦涩,但是如果听进去,确实会让人有所感悟:“我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存活与成功,都取决于我能否对周围环境的人和事保持合理的、真实的图像。因为我的世界图像只能粗略地接近现实,我不可能对任何事情追求最优化,至多我只能以满意为目标。寻求最好只能是浪费紧缺的认知资源,最好是好的敌人。我是一个20世纪的生物,深信科学和经验主义。我一直把自己置身于一座有着多个房间和无数分岔口的城堡中。经过这个花园或者在城堡中移动,在百转千折中经历人生的意外和惊喜……人生在于体验,不在于种种总结和提炼。”

 

  • 上一篇文章: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0]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9]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6]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6]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8]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0]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