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追忆|陈彪如先生对华东师大在经济学科建设方面贡献       
追忆|陈彪如先生对华东师大在经济学科建设方面贡献
[ 作者:佚名    转贴自:华东师范大学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23-09-04    文章录入:admin ]

 

 

陈彪如先生逝世已经十三个年头了,他对我校经济学科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

陈彪如教授1951年院系调整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直到2003年春逝世,在师大整整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作为他带教的青年教师和同事,我与他共事四十七个春秋,交往甚密,许多事鲜为人知,深深感到有责任把他的贡献公布于众。

 

带教青年教师,培养教学骨干

 

陈彪如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带头人。1952年秋他第一个给政教系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开创了我校经济学科建设的先河。以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陈先生上课不多,他对经济学科建设的主要贡献是培养青年教师,先后带教过三批青年教师,我是他第一个带教的青年教师。

1956年春,我从中文系党总支调回政教系,安排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当助教,任党支部书记,并兼系团总支书记。系领导安排我跟随陈彪如先生进修,老老实实当学生。

陈彪如先生指导我进修两门课:一门是钻研马克思巨著《资本论》,另一门是自学《经济学说史》。陈先生要求我写详细的读书笔记,每周交给他批阅。他批阅得很认真,指点我光摘录不行,要理解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我按他的指导逐步改进,一年中整整写了三大本《资本论》读书笔记,使我在年轻时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学基础。

同时,陈先生还指导我写论文,进行科学研究。1957年初,在我写出论文《关于定息是否是剩余价值的一点意见》交给他评阅时,他提出两条指导性意见:一是写科研论文一定要有创新见解;二是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在当时的环境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陈彪如先生指导我要创新,这是何等的理论勇气!

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指明了科研和应用的关系,更是科研的方向性关键问题。在他的指导下,我作了修改后,他又把我的论文推荐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7年该刊物第三期刊登了我的这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使我成为政教系青年教师中第一个公开发表论文的教师。而他给我讲的科研的两点指导性意见,成为我终身受益的指针。

19569月,系里安排陈彪如先生给历史系学生讲授政治经济学,我是他的助理辅导教师。陈先生讲课极为认真,讲稿写得很详细,条理十分清楚,受到学生广泛欢迎。

1956年正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高潮的一年,我被党总支委派为具体联系高级知识分子陈彪如先生,并提供尽可能的服务。每月两次发工资、每周一次《参考消息》报纸,都由我及时送到他家里,而陈彪如先生对我精心指导,使我在一年中得益匪浅,成为一生中重要转折点,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此以后,我和陈彪如先生建立了经常联系,而他常常给我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陈彪如先生带教的第二个青年教师是朱彤书。1959年系里决定开设外国经济学说史课程,安排朱彤书主讲这门课,为准备开课,指定陈彪如教授指导朱彤书进修。陈先生抓了两条:一是阅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西方经济学家原著;二是到外语系进修英文,以便读原著。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朱彤书很快掌握了这门学科,后来发展成为我校西方经济学的专家教授。

陈彪如先生带教的第三个青年教师是李述仁。在20世纪60年代初,陈先生带领陈誉、李述仁成立了一个世界经济研究小组,收集国外资料,开展研究,写作论文,成果显著,先后在《解放日报》发表论文3篇,帮助李述仁后来发展成为我校研究世界经济的专家教授。

陈彪如先生带教的三位青年教师,后来都成为经济系的骨干教师和专家教授。

 

开创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先河

 

陈彪如教授1946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西方经济学基础深厚。解放后又钻研《资本论》,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他真正的专长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可贵的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对西方经济学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批判地吸收其科学成分,为我所用。

19世纪50年代中期,他出版了两本研究性著作:《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批判》,被国外专家赞誉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介绍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本书,是中国出版的有关凯恩斯文献中最详细的一本。”

同时,他又以翻译西方经济学名著的形式,客观地介绍西方经济思想,包括菲歇尔的《利息理论》、狄拉德的《凯恩斯经济学评述》等9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作,共270万字,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思想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后来国内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了铺垫。

 

创建经济学专业,建立经济系

 

华东师大经济学科薄弱,长期以来只是在政教系下面设一个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开设一门政治经济学课程。文革以后拨乱反正,1977年招收本科生时,在陈彪如等人的提议下,在政教专业内从第三年开始分为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专业方向,又从1979级开始,由专业方向上升为专业,政教系开始设立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专业,适应专业的需要相应课程也逐步增开,如《资本论解读》、《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企业管理》、《统计学》、《会计学》等新课逐步建设,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充,从10多名增加到30多名。

同时,陈彪如先生又创建了国际金融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成为华东师大最热门的专业,师资力量也不断加强。

1984年夏,在陈彪如先生等人的提议下,经校部批准正式建立经济系。陈彪如教授担任第一任经济系系主任。这时他已73岁高龄,但仍坚持正常上班主持工作,引领经济系工作大发展。

全系建立经济学专业、国际金融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开展对外合作建立基建财务信用和物资管理两个大专专业,为上海市建设银行和物资局培养人才。学生总数上升到300多名,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建立世界经济博士点,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世界经济四个硕士研究生点,招收30余名硕士生,建立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学说史、企业管理、国际金融五个教研室,成立了国际金融研究所,到1990年时全系教师已达60多名,学生数上升到500多名。经济系成为全校大系。

 

创建国际金融专业,培养第一批博士生

 

早在1960年,国务院曾派人找陈彪如教授牵头开展国际金融研究,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深入开展。1977年文革以后,陈彪如先生立即开展国际金融研究,先是在80年代初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室,建立硕士研究生点,接着又建立世界经济博士研究生点,在全国招收了第一批国际金融博士生。他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率先开展国际金融研究,创立了国际金融学科体系。1988年出版《国际金融概论》,荣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以后又陆续出版《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汇率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国际经济学》等专著,为中国金融体系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出谋划策,作出了杰出贡献。

更可敬的是,陈彪如先生还悉心哺育精英,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建立一支国际金融教学和研究队伍,如陈琦伟、张志超、潘英丽、连平、黄泽民、冯文伟等博士,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综上所述,陈彪如教授是我校经济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国内国际金融学科的开创者和领军人,是享誉国际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

在陈彪如先生逝世以后,我校经济学科又取得了重大发展,业已建立经济与管理学部,下设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统计学院,学科规模和质量都取得重大进展。“喝水不忘掘井人”,我们要沿着陈彪如先生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把我校经济学科建设成国内一流学科。

 

(作者系经济与管理学部退休教授)

 

  • 上一篇文章: 钱锺书:深度利用图书馆的典范

  • 下一篇文章: “要做第一流的学问,非如此不可”——何炳棣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些深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0]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3]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2]

  • 侯外庐西大治校[60]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6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1]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0]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1]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2]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