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艺术家 >> 正文  
  师兄林海峰(一)       
师兄林海峰(一)
[ 作者:江铸久    转贴自:原文摘自《书都》2019年7月 总第25期    点击数:181    更新时间:2023-08-06    文章录入:admin ]

 

 

如果复盘还不能解决问题,

那就继续复盘,

到天黑,

再到天亮。

 

 

2019年,林海峰78岁。

45日,日本寒食节这一天,他和日本九段武宫正树兴致勃勃地在中国介休的窑洞比赛,每方限时一小时的比赛,双方下了四小时。武宫九段执黑185小胜。

如果不是年岁沧桑,我会恍惚以为又回到双方全盛期的头衔战。

1988年,日本首创“富士通杯”,全世界高手齐聚东京。当年杀入决赛的是武宫九段和林九段,武宫九段获胜。次年,两人再次杀入决赛,武宫九段获胜。第三届林海峰又如约杀至决赛,武宫正树第一轮败于天才少年李昌镐。林九段对聂卫平九段,获胜,时年48岁。

年近半百,每每杀进决赛,还要拿世界冠军,林海峰靠的是他出了名的学棋习惯。每次比赛,用复盘来查漏解惑,已经是林老师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学习习惯,或者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复盘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继续复盘,到天黑,再到天亮。

这手功夫,自然不是一天练成。

以前听金庸先生讲《射雕英雄传》,说郭靖本来是一个虚构人物,看到林海峰之后,就觉得特别地合,看来世上还是有这样的人物存在的。

林海峰排行第四,是家里的老小。四岁时,父亲林国珪因工作关系举家迁往台湾,不久其母过世。也是为打发时间,父亲开始和儿子们下棋,年长海峰十二岁的大儿子海涛很快就赶超了父亲,父亲也就笑着罢手。没了对手的林海涛开始教妹妹下棋,旁边守着五六岁的海峰。

故事写到这里,接下来的情节大同小异。林海峰很快超过大七岁的姐姐,又很快超过大十二岁的哥哥。父亲发现小儿子学棋有点儿意思。

当时,台湾下棋的人少,水平又差,加上七岁的林海峰玩心正盛,只要赢过对手一次,也就不肯再下,放学回家一丢书包,人就找不到影了。勉强身体被父亲拉住,魂也是在屋外溜达,心不在焉地应付。

父亲不忍责骂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于是说,你赢一盘棋我奖励一块钱。为了赢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林海峰开始主动下棋,有时还会追着多下一盘。而父亲则逐渐地调整着与孩子的手合,从让子一路退到被让子,增加海峰赢棋的难度。海峰从此下得认真,常常想完又盘算,十分把握才肯落子。

也是在这一年,林父辞去公职,同朋友一起做生意。开始的势头还不错,赚了些钱。紧接着就是投资渔业失利。台北市区住不下去了,全家搬到了北投。一年不到,因为父亲在台中找到的工作,再次搬家。孩童时期家庭频繁搬家,如果不是扰乱孩子的注意力,就是增强他们抗干扰的能力。海峰沉浸在围棋的胜负里,赢了就让子,赢得多就让更多,总之,有人下棋就好。在台中上到小学三年级,哥哥海涛记得弟弟的水平是台湾三级。就是说比一般人厉害多了。

父亲觉得孩子是有围棋天分的,至于天分有多大,谁知道呢?只能趁所有可能的时间带林海峰去台北会高手。当时的台湾政局不稳,下棋也并无前途,林父在家境一般、大局不稳的情形之下,带着孩子四处学棋,成就了林海峰。

19511111日,首次台湾围棋比赛举行。两百多名参赛选手,九岁的林海峰年纪最小,成绩却不俗,于是“围棋神童”的名号就此叫了出来。

紧接着,海峰开始被喜欢围棋的台湾大人物们关注。从空军司令周至柔到将军白崇禧,前者赴台中公干必找海峰下棋,后者则三不五时地询问近况。一些文化界名流,如陈雪屏从林海峰弈棋的神态联想到当年的北平少年吴清源,由此认定林海峰是继吴清源之后的又一位“围棋神童”。

盛名之下,林父对林海峰的学棋督促更加紧了。可是下棋在台湾当不得饭吃,没有职业的老师和学习途径。林父在日本留学时,见过备受尊崇的日本职业棋界遍地都是“天才儿童”。他很困惑,自己的孩子是真有围棋天分,或者只是日本四处开花的“天才儿童”?只有业界权威才能判定。困顿中的林父收到了一个爆棚的好消息。

195281日,吴清源九段飞抵台北。

赴机场迎接他的人有周至柔、白崇禧和十岁的林海峰。

台北对吴清源九段的欢迎会设在中山堂,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形式——棋会。这次棋会规模之大,约有上千人。除了授予吴清源九段“大国手”称号,重头戏就是吴清源九段让林海峰六子。

其实在吴清源赴台之前,台湾的几大高手们就七嘴八舌地指导林海峰如何下六子棋,哪里知道这让子棋最怕人多嘴杂,徒增精神负担。况且对面坐的是吴清源,即使下指导棋他也全力以赴,尽可能地把棋下复杂,直到把林海峰思路搅乱,以一目取胜。

这盘棋对海峰的打击不小,由此,他生出对围棋的敬畏之心,也首次体会自己未来的老师,吴清源的授业之道——直面围棋的残酷性,并将其转化为学棋的动力。

面对台湾各位大佬就林海峰“神童”属性迫不及待的询问,吴清源九段答:“就孩子的天分和今天的情况来说,如果送到日本去学棋,做专业棋士,将来升到六七段是没有问题。至于是否有更高的成就,那就得看他用功的程度了。”

这是一段相当诚恳的回答。

周至柔当即出声希望吴清源收海峰为徒。吴清源没有立刻答复,只留下极具体的话:要送到日本学棋,越快越好。

林父对十岁的海峰赴日再无犹豫,周至柔指示部下协助,不到三个月一切手续办齐。留学日本的费用,由“小诸葛”白崇禧将军亲自出面筹款,临行时,白将军还亲赴机场送行林海峰。

这些殷切的爱护,给了林海峰机会,也塑造了他沉稳的性格。孩子在十岁就经历过大阵仗,知道要少说话多做事,而自己唯一能多做和做好的事,只有下棋。场合多大都不怵,人就变得沉稳有礼,心中有棋,格局就大了。

回看历史照片,海峰在机场初见师父吴清源还有着孩子般的羞涩,再到机场与送别的各位大佬合影时,俨然是英才少年出征般的冷静。陪同前往的是林父的同乡,镇海人朱之信。海峰赴日后寄宿在其堂兄,旅日老华侨朱润义家中。

走出台湾的海峰小朋友似乎符合天才儿童成长的先期条件,但以他当时的棋力,还远远不能称之为天才儿童。非专业棋手不会懂得职业棋手当如何用功。即使是孩子,也需要先刻苦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吴清源清楚地意识到,林海峰小朋友的用功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无论台湾政界给予如何的嘱托,他只有一句:尽早赴日。

回看这段历史,天才师徒的初次相逢,师父送上的是诚恳可行的方案。

19521029日,从台北松山机场飞抵东京的林海峰,经吴清源老师推荐参加了东京日本棋院为新旧理事长交替而举办的棋会活动。会上特别安排一位长期支持日本围棋的企业家,业余五段,野田酱油常务董事茂木房五郎让二子与台湾天才儿童林海峰对弈。茂木房五段自是竭尽全力,海峰完全不适应,大败。这是十岁的林海峰当时的真实水平,业余二段左右。他前面的路很长。

学棋的地址在京都附近的吉田塾,自然是吴老师的推荐。吉田塾的创始人是日本棋界的重量级女棋手吉田操子。过世后,由弟子藤田悟朗接手,是关西一带办得最好的道场。吴老师的意见是,一边学棋一边学日语,待棋艺精进之后,再到东京日本棋院发展。细心的师父没有让海峰进就近的关西棋院,当时的关西棋院,高手不多。

因为语言的关系,林海峰到大阪的中华学校去插班,读小学五年级。京都到大阪,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这条看似麻烦的上学之路,埋下了海峰一生的因缘。

安定下来的海峰开始像久旱的海绵吸水一样地学习围棋。很容易就有强手坐在他的对面,哪怕最初语言上不能完全沟通,在棋上比画几下也就全明白了。生活上朱家妈妈照顾得好,从小吃不太饱的海峰过上了规律的生活,加上有规律地学棋,他的棋艺开始扎扎实实地往上走。

朱润义先生去东京请教吴老师下一步该怎么办。

吴老师仔细听完,提出首选进东京日本棋院。于是,海峰从大阪中华学校再转到东京中华学校。在日本,想做职业棋手就要先做棋院院生。院生的入院要求是学生具备一定棋力,并有棋院的人介绍。介绍林海峰入院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吴清源,一切都不是问题。

有问题的是海峰。

离开京都安宁有序的朱伯伯家,去到东京徐伯伯家。徐伯伯家开餐馆,夫妻俩齐上阵,连自己的四个孩子都是日本女佣带。吃住条件是好,精神上的爱护就有些顾不上了。身处异国他乡,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童来说,自由未必是好事。那一段时间海峰玩儿了不少新鲜的东西,游水、撞球、桌球、日本将棋、与职员小赌棋零食等都有。

当时海峰的指导老师是梶原武雄、杉内雅男,对院生的要求很严格。某次,梶原老师让海峰复盘,指着海峰下得不好的棋说道:“再这样下棋,不如回台湾去!”说着还用折扇敲打他的膝盖。

杉内老师是另一种严格,一次讲棋迟到,那就勒令你退堂。

围棋如果不大用功,一时半会还不明显。这一年里海峰的棋力没有预想的进步,他与同为院生的工藤纪夫去公园玩船,一起掉进水里。这样的玩法日语倒是彻底好了,棋却离得远了。海峰一年下来,棋力不过院生二级。

成名之后,回想那一段时期的状态,林老师说:“围棋这一门,不管老师教得怎么好,或逼得怎么严,自己如果不求上进,是不会进步的。”

这条总结放之四海皆准。

19547月,朱润义夫妇特地赴东京把海峰接回京都。不久收到父亲来信,“如果无意认真学棋,即刻返回台湾好了。”

这句话杀伤力极大。回去就意味着放弃围棋,放弃围棋于当时的林海峰,无异于放弃未来。痛定思痛,林海峰早上去学校,下午就去吉田塾研习棋艺。周末全天泡在棋馆,回家都会摆摆棋。朱伯伯一家都不太相信海峰在东京会是不用功的孩子。

半年之后,林海峰迎来了日本棋院关西本部的入段试验。

在日本,许许多多拿过头衔的大咖,被问到人生哪盘棋印象至深,通常都会说入段那一盘。因为入了段就是职业棋手,所有的比赛都可以参加,职业大门从此为你打开。

带着自发用功的动力,海峰顺利地通过了预选赛。正式比赛要下十盘棋。下到第八轮,最年幼的海峰62败。接下来的第九轮,对手是大林海峰五岁,被誉为“关西围棋神童”的早濑弘。早濑弘出生围棋世家,棋的才能也好,实力一直在海峰之上。关西地区的入段试验,历来只有一名棋手可以选拔入段。这场关乎入段名誉的决战,海峰败。

实战很检验人,特别是孩子,一不顺就会彻头彻尾地怀疑自己。这应该是海峰学棋以来被打击得最狠的一次。之前的用功、努力瞬间变得毫无价值,运气也不好,才能可能也出了问题。别人会怎么看?该回台湾了。带着这样的痛,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不可能得第一的第十盘棋,下与不下已经没有了意义,作为棋手又不得不出场。这样的人生,职业棋手都会经历。

指导院生的老师是濑川良雄,开赛前他把海峰找去:“围棋生涯中,能不能入段升段都还是小事。但下棋必须有始有终,输了不能气馁。输棋气馁的人,赢棋必然骄狂放纵,都是要不得的。”

围棋就像模拟的人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走得远,才会乐在棋中,才会将自己的才能完整地发挥出来。听完濑川老师训话,海峰觉得难受还在,但好些了,知道眼前的第十局得先好好下,也下出了好棋,赢得漂亮。

但第二名,在围棋上,很多时候就是失败。

小朋友还是难受,日子也还是要过。不过知道了难受也要好好地过,自己输的棋,还是要找自己的问题,谁让前面的日子不够用功呢。每天还是去大阪中华学校上学,放学后去吉田塾下棋用功,尽量不去想输棋的事。逃不掉,非要想,就继续用功下棋打谱。就算是大人决定要他回台湾,能做的也就是在走之前好好用功,读书下棋。

入不了段,要回台湾的悬念的确就在那里。

所以天才的人生总有传奇之处。

东京本院开海峰这一期的入段审查会时,职业棋手,也是海峰的院生老师濑川良雄亲赴现场。他提出按照今年关西入段试验的比赛质量来看,可以入段的绝不止一人,我们不能做埋没人才的事。恳请审查会各位老师再仔细查看棋谱,为了棋界的未来,打破陈例,放宽名额。

这是濑川老师带着自己的名誉,秉公肯请本部。老师的眼光自然是厉害的,一个月后,濑川带给林海峰小朋友入段的喜讯。

1955年春,带着强烈进取心的林海峰正式踏入日本职业棋界。

  • 上一篇文章: 王汝南:吴清源是世界围棋泰斗 对围棋的执着最可贵

  • 下一篇文章: 师兄林海峰(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9]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3]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4]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3]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