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交通为实业之母       
交通为实业之母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31    更新时间:2022-06-02    文章录入:admin ]

 

 

民国元年(1912)625,孙中山在上海与《民立报》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交通为实业之母”的著名论断。他说:“请问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他在这次讲话中疾呼国民“当知振兴实业,当先以交通为重要”,第一次从宏观上科学地阐述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著名论断,不仅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铁路建设高潮的兴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促进作用。

 

01孙中山与交通

 

孙中山严厉批评民国初年许多人热衷于资本、银行等而寡谈交通,更鲜谈铁路的错误倾向,强调“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固然必须得有资本,但只有有了便利的交通,才能“灵活运动”,整体经济才能有活力。孙中山把交通形象地比作人的肢体,国家的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轻视交通的人,是不懂得“人而无手足,是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的道理,不懂得“道路即开发财富之钥匙”。孙中山郑重告诫:“不知无交通机关以运输之,则着着皆失败”,“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1912年,孙中山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接受了袁世凯委托的“筹办全国铁路全权”,并任全国铁路督办。自19126月至19177月,孙中山发表了大量有关铁路建设方面的专门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铁路建设思想。

 

02铁路为交通之母

 

孙中山交通建设构想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同时并举,形成纵贯全国的水陆交通网,其中铁路则居优先的地位。他不仅详尽地规划了铁路建设的具体方案,还阐述了筑路原则和筑路方式。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早有建筑大量铁路的夙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月,他曾编制彩色的《支那现势图》,于次年七月十四日在日本东京发行。图中的铁路有“北部”、“中部”、“南部”各若干线路,成为后来铁路路线规划的雏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极力鼓动兴办铁路,并进行具体筹划。先后提出三个具体方案。

 

1. “三干线”方案

 

民国元年(1912)625,孙中山在上海同《民主报》记者谈话时提出“三干线”方案。“三干线”分南路、中路与北路:南路起于南海,由广东而广西、贵州,走云南、四川间,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中路起于扬子江口,由江苏而安徽,而河南,而陕西、甘肃,进新疆而迄于伊犁;北路起于秦皇岛,绕辽东,折入于内蒙古,直穿外蒙古,以达于唐努乌梁海(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但对于要筑铁路的数额以及完成的时间,孙中山并未提及。孙中山认为,这三大干线将对中国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把全国连成一体,构成全国交通网络;“三干线”的起点“皆得独立出海口”,使“水陆运输易于联络”,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及后,孙中山几次言及修筑铁路的总数额,即“拟于10年建筑20万里铁路”。这便是孙中山于民国初年一再强调的铁路建设的总目标。

 

2. “六干线”方案

 

民国元年(1912)94,孙中山在北京招待报界人士时提出“六干线”方案。对原有的“三干线”方案进行调整,但筑路的总额仍为10年内筑路20万里。具体的“六干线”为:从广州到成都线;从广州到云南大理线;从兰州到重庆线;从长江到伊犁线;从大沽到广东、香港线;从天津到满洲各处线。其中有三条以广东为起、止点,整个规划偏重于南方。

 

3. “六大系统”式方案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六大系统”式方案。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除了于第一、三“计划”中提出筑“西北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之外,特设“第四计划”专章设计全国六大铁路系统的建设方案,即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孙中山参照美国铁路建设,经过实地勘查、研究,设计了这一庞大的铁路建设计划,希冀通过在中国建成一纵横贯通的铁路网,从而带动整个实业建设发展。对于铁路网的建设,孙中山要求坚持三条原则:快速——“路之速成”;主权——“主权不丧失”;国有——“铁路国有”。他认为有三种筑路方式可用:(1)借资筑路——向外借资,但不以国家政府的名誉;(2)华洋合股筑路——国内外同时集资;(3)批办筑路——外人承办,定期收回。

 

03公路最为灵活

 

关于建公路的重要性,孙中山认为,“要中国交通上便利,须从马路做起”,因为公路具有成本低、使用率高、灵活方便等优点,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广、国穷、财力不足的国家,兴建公路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孙中山认为,不同交通方式的用途各有长短,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因而强调即使造了铁路,“也须加造马路,有了马路,火车方能发达”。他批评一些人,“只知道铁道的利益,没有知道道路比铁路更有利益”的认识,他们不懂得“马路造得多,造得好,可以便利铁路两旁的地方,那干线的火车,也就有许多利益”的道理。孙中山提出造公路“100万英里”的设想,并具体规划筑路的方式。提出,筑路的经费可集资解决,“关系全国的,自然全国人民担负,关系一块地方的,就要本地人民担负了”。集资筑路的步骤:第一步“招股”;第二步“测量路线,雇人开筑”;第三步路筑成后,由公司准备车辆,“供人租用”,“或由别的商家出来营业”,收入之款抵偿造路费,凡经过的车辆,“也可以收捐,作为修路的费用”。孙中山认为,如果这样做,则国家不花钱,而交通定便利,公司“好赚钱”,“人人都受益不浅”。

综观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有以下特点:1.以发展经济、振兴实业为目的;2.以开发交通不发达地区为首选;3.以利用外资、外国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经验为手段;4.以确保主权为原则,以建设四通八达、水陆并包的现代化大交通为目标。这些思想比之早期中国人有关铁路建设的主张,不仅更为完整,而且对铁路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对外开放等诸方面的关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了系统的铁路建设思想体系。

 

  • 上一篇文章: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向中央汇报的发言稿

  • 下一篇文章: 林彪早年亲授:如何当个好师长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8]

  • 侯外庐西大治校[56]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1]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6]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20]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21]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2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