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人生理念 >> 人生历程 >> 正文  
  程不时:67年,他陪中国航空一起成长       
程不时:67年,他陪中国航空一起成长
[ 作者:裘晟佳    转贴自:钱江晚报    点击数:570    更新时间:2021-06-01    文章录入:admin ]

 

 

你还记得,26岁时,你身在何处?又在做些什么吗?

为了实现一个梦想,你又愿意付出多少时间去等待?一个月、一年,亦或是十年?

62日,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第五期节目播出,主题词正是“等待”。现场,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程不时、作家阿来、演员张一山、琉璃艺术家杨惠姗夫妇、白鱀豚专家刘仁俊分享了他们人生中的“等待”时光。

而关于本文开头的问题,八十八岁高龄的程不时先生的人生经历,便是最令人动容的答案。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和26岁的设计组组长】

 

2017551519分,经过78分钟的飞行,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平安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圆满成功。

当时,程不时作为专家顾问团成员,观看了C919的首飞,他拄着拐杖从头到尾站着看了全过程。而这历史性的时刻,程不时足足等了六十七年。

“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都是无数孩子儿时的梦想。而对于程不时来说,树立这一梦想的原因,却是如此真实而深刻。

程不时1930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卢沟桥事变后,他跟着家人开始了逃难生活,一路上不断遭到敌机轰炸。

一次逃难到湘西,日军派飞机轰炸河对面的一家炮厂。他们躲在田间小沟里,透过树叶缝隙看到日军飞机一次又一次低飞掠过田野,低得甚至可以看清飞行员的帽子。少年程不时就在那时暗下决心,要为祖国造飞机。班级墙报约稿,他写了一篇“飞机的三轴操纵”,算得上是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解放日报》

1947年,清华大学的招生说明会吸引了他。一架漂亮的白色小飞机降落在这所学校的操场上。“就是它了。”程不时咬定了这所学校,因为它是当时中国最早拥有航空系的大学。

入学第一天,系主任给同学们上课,主题思想是劝那些没有定力的同学转系,“美国人的飞机全世界最厉害,有美国的飞机在,我们航空系学生的出路不会太好。”

1949年,程不时作为清华大学学生,参加了天安门前举行的开国大典。全校师生决定做一架飞机灯,他被班级委派作为代表参加了制作。

这架纸飞机的结构不是按一般灯笼制作的,拆了吊扇作螺旋桨,还在飞机翼尖和机尾装上了红绿白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飞机的实际构造。——《解放日报》

“有人对着我们高喊‘希望你们以后设计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来’!我走在队伍中,热泪盈眶。”程不时回忆。

1956年,新中国决定建立自己的飞机设计事业,由程不时担任“第一飞机设计室”总体设计组组长。

设计组设计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作为组长的程不时也年仅26岁。

“这么年轻的一支队伍,来设计我们新中国第一架飞机,有没有人会质疑你们啊?”董卿问道。

答案是可想而知的,但程不时和他的团队一点都没有胆怯,反而下定决心“我们会为国家的国防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很好的作用。”

“很多人不止一次地建议,与其辛辛苦苦自己研制飞机,不如买图纸,或者索性把外国的飞机拆开来量尺寸,照葫芦画瓢。”程不时却深知,这条路行不通:“很多人以为飞机制造可以看得会,其实不然。一架飞机,600多万个零件,70多个学科。涉及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电子学、热力学等等。从旁看个熟,是不可能掌握核心技术的。”——《新民晚报》

1958年的76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击教练机-1型,首次试飞成功。这架飞机由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它所装的发动机,是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

 

【运-10,和程不时的十年】

 

提到程不时,总是绕不过一个重要的名字——运-10

-10是我国第一架自主研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民用客机,也是我国在20世纪内自主研造的最大的一架飞机。

-10,是当之无愧的“大飞机”。所谓大飞机,是指起飞总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欧洲,坐的还是螺旋桨飞机。

有人算过一笔账,用新版100元大钞来计算,我国购买外国飞机用掉的钱,摞起来比400幢金茂大厦还要高。还有人打比方说,中国要卖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而自主研制大飞机的意义远远超出商业利益,它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任何一个逐渐强大的国家都会让自己的航空工业独立起来、不受制于人。——《新民晚报》

19708月,中国启动大飞机计划,这就是“708”工程,即大型客机的“运10”。这仅仅比欧洲“空中客车”晚两年。

程不时被调往上海参加运-10飞机设计,最初担任“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后任飞机副总设计师,分管总体设计、气动力分析、计算机和试飞工作。

-10的研制,足足花了十年时间。

它的总体方案是:机身长42.93米,翼展42.24米,客舱按混合级布置124座,经济舱布置178座。起飞重量110吨,升限高度超过12000米。

设计人员在两年之内,完成了14万幅标准页的设计图纸。

在节目中,我们也得以了解到这背后的诸多不易。

当时,上海计算中心的使用时间安排在午夜和凌晨,大家经常日夜颠倒。

程不时家老少36口人,挤住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睡觉只能有行军床解决,晚上只能伏在木箱上编程序,连做饭也在屋内。

设计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样艰苦,夏天在龙华机场办公时,大家索性“搬”到包装箱里干活。

程不时和设计人员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自编了138个程序,在运-10的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0926日,运-10飞机首飞成功。

-10飞机有多厉害呢?

10试飞的几年中,起落130次,飞行170小时。从上海到北京、哈尔滨、广州、昆明、合肥、郑州、乌鲁木齐、成都,运10的飞行轨迹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的版图,没有发生过重大技术故障。试飞最远航程3600公里,最长空中飞行时间4小时49分,从乌鲁木齐飞到上海只用了3小时42分,这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新民晚报》200866日报道

董卿在节目中也介绍,运-10是我们国家第一架能够飞过喜马拉雅山脉,而不是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架飞机。

但令人遗憾的是,1982年后,因缺乏后续资金,运-10的研制工作基本停顿,国产大飞机的逐梦之旅也因此搁置。

 

【生活中的程不时,很充实】

 

对于普通人来说,《朗读者》节目,可能是我们距离程老最近的一次。

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程不时除了一辈子醉心飞机设计,为现实一个梦想而全力以赴之外,还有着许多了不起的才能。

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程不时介绍自己说:“我有两种兴趣:一是工科的,很缜密的理性思维,掌握科学知识并用它来改造世界,这是我从小喜欢和后来专注的事业;另外,又非常醉心文学和艺术,用它们来潜移默化地陶冶净化我的心灵,是我终身的爱好。”

高中时代,受战乱影响生活艰苦,但他还是非常热爱话剧,担任了学校话剧社的社长。演的都是他非常喜欢的“大剧”,比如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曹禺的《蜕变》等。

考上清华之后,他又醉心于音乐,成为清华大学管弦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和指挥。

“我还作曲。那可不是一般的作曲,要作就作大合唱、协奏曲,五个乐章,既气势雄伟,又有非常抒情的段落!”

年轻时,程不时就曾登上过央视春晚的舞台,演奏过他的小提琴。如今,他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扛把子”。曾在清华大学音乐室修习“合声作曲课”的他,负责合唱团各个声部、器乐乐谱的编纂工作。他用的提琴是二手货。1948年,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搞来这把琴送给儿子,琴上刻着它上一个主人的名字,落款时间是1914年。

20156月,拉了六十多年小提琴的程不时,还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上海科学会堂前上演了一场名为“中外电影经典名曲欣赏之夜”的草地音乐会。20176月初,他和艺术团的成员靠一曲《我爱你中国》在央视《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杀出重围。8月初的决赛中,他们获得了这个节目最高荣誉大奖“特别贡献奖”。

此外,他还是一位早有名气的的科幻小说作家,笔名步实,几十年前就给读者描绘过理想科学世界的种种场景。60岁那年,他用假名到一所外地的写作函授学校报了名,目的仅仅是为了可以用每月必须交一篇文章的作业,来“逼迫”自己更勤于笔耕。结果,他的函授作业多数发表在了报刊上,有特写、散文和小说。

程不时平时还喜欢画水粉、油画、素描,并且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想。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他就顺手摊开日记来证明:“外出旅行见到美的景物,我嫌用照相机拍摄太刻板,就以绘画速写来记录场景,从中传达自己的见解与情感。”

而程不时能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也与他家人的支持有关。

节目中,程不时的夫人贺亚兮就坐在台下,专注地听着程不时和董卿聊天。

而当年,程不时为中国第一架军用飞机忙碌时,贺亚兮还是北京航空学院的学生。

他俩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长期分居两地,一直到女儿5岁时,才一同调到上海工作。后来成功研制运-10,夫妻二人都有贡献,在我国航空界传为佳话:程不时负责总体设计,任副总设计师;贺亚兮参与了机尾罩、雷达罩等复合材料部件设计。当时,为了观察验证,她比丈夫还早一步乘上运-10,在蓝天飞翔。

如今回看程不时精彩的人生经历,也正是董卿说的那句话的最好写照:“所以有人说,任何伟大的等待,是不会去问值得不值得的。不是说有希望我才去等,而是你等了,就会有希望。”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屠基达:一世航空情缘 一生忠诚奉献

  • 下一篇文章: 张光斗:为水而生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5]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2]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6]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6]

  •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