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意志 >> 意志调节 >> 正文  
  节制是良好品德       
节制是良好品德
[ 作者:竹梅老翁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727    更新时间:2017-03-15    文章录入:admin ]

 

  所谓节制,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必然是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受人欢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节制作为一种良好品德,首先表现为对利益取舍的节制。我国自古就重视义利之辨,强调人面对利益时要以道义为指导和准则,作出正确取舍。这便是先哲常说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取所当取、得所当得,而不可苟取妄得。对利思而后取,便是在利益问题上的节制。节制其次表现为对欲望的合理调控。我国古人在重义利之辨的同时又重理欲之辨,强调人以社会准则和道德理性为指导,对欲望进行节制。先哲认为,只有以理导欲、以理节欲,才能使人的欲望得到正当、合理的满足,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便是荀子所说的“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中外历史上都不乏纵欲失德、纵欲败事、纵欲亡身的事例。节制还表现为对情感、情绪的合理调控。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必须使之“发而皆中节”,恰当地表露、释放,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个喜怒无节、动辄失控的人,不仅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往往会误事、伤身。此外,节制还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有节,生活、工作有序有节。
  节制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相反,惟有懂节制、能节制,才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节制也不是提倡做一个生活枯燥乏味、刻板拘谨的人,更不是让人无所欲求、走向禁欲。节制要求人有节、有度,“从容中道”,恰到好处。在这方面,孔子堪称楷模。孔子是一个个性鲜明、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又是一个很有节制的人。据《论语》记载,孔子不仅好饮,而且饮酒不限量(“酒无量”),但他从未酒醉失态,更未曾因好酒而酗酒乱性(“不及乱”)。他既能“从心所欲”、高度自由,又能言行举止“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显然,节制与个性自由、愉悦生活并不对立。
  节制的反面是任性、放纵、无度,它们是人失去理性约束、放松自我管控的表现和结果。理性是人生航船之舵。人们一旦放松以至失去理性的引导、约束、管控,走向任性、放纵,就会遭致诸多危害。从小处说,许多慢性疾病往往是由饮食起居无节制引发的;从大处说,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大都由任性、放纵发端。一旦放纵到恣意妄为的程度,就会置社会准则于不顾,以至违法乱纪。在人生中,理性只能不断增进、强化,而不可削弱以至丢弃。理性增强的外在表现,则是自觉的节制。
  今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这种大背景下,拜金主义抬头,一些人越来越自我膨胀,甚至丧失理性、失去节制,表现为任性、放纵、乖戾。这是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社会舆论有责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社会的文明和谐有赖于社会有序,而社会有序则有赖于社会成员懂节制、能节制。提倡节制、养成节制的品德,应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其全面养成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不妨先从上车排队、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暴饮暴食、不动辄发怒、友善待人等小事做起,逐渐养成习惯,进而形成一种品德。

  • 上一篇文章: 真正持久的力量在忍受中

  • 下一篇文章: 在沉潜中学会耐心等待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3]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10]

  • “碳达峰”“碳中和”:是…[13]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9]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10]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