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有所作为 >> 发展方式 >> 正文  
  为官为政多学苏东坡       
为官为政多学苏东坡
[ 作者:竹梅老翁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87    更新时间:2017-03-13    文章录入:admin ]

    宋朝著名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游苏堤给人们极大的启示,一个地方官员,期盼流芳百世,必须至少具备一个条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福”,是不破坏环境的“福”,是真正的考虑百姓利益,既造福当代百姓,也造福后人的“福”。是真正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而不是为了“秀政治”的表演,也不是透支子孙后代资源的急功近利、掠夺性开发,更不是在荒山上刷绿漆。刷漆不是“造福”,这是造假、造孽!
    一个人的身份可能会与他的生命共存亡,一个人的身价却未必如此,但凡有所作为的人,后人的评价决定着他的身价。由此联想到一个著名的“退休规律”,与此可以相互印证。
    领导在位时大家愿意与他交往太正常了,这说明不了他的德行、政绩等任何问题。因为大家看重的是领导的职位权力。若一位领导退休后还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说明他在任时有公心,有贡献,有政绩,人品高尚。这就是“退休规律”。
    尽管过去了千年,但苏东坡对西湖的贡献仍造福于现代的人们,为后世所敬仰。当然,苏东坡的贡献不能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相提并论,现在的地方官员也很少有机会做李冰父子这样伟大的事业。但达到苏东坡对西湖这样级别的贡献应该有很多机会。因此,地方官员们为官为政,在位时要多学苏东坡。德行优先,多些慎独和自省,多些公心,多些功绩,多些实干和实效;多些为民造福,唾弃欺上瞒下,要解决百姓的低矮土房,千万别再用遮羞墙来挡;像苏东坡一样脚踏实地,不破坏环境,多些流芳百世的事情;少些自大,少些自恋,少些自私,少些急功近利,要多想想自己退休后及以后人们会怎样评价,可能会不经意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 上一篇文章: 把“冷板凳”坐热是一种大美

  • 下一篇文章: 范雎的遇与不遇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人生如茶[1074]

  • 善良,就是后路[830]

  • 人生三字:上、止、正[1289]

  • 书非自律不能读[1059]

  •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学问为何…[87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