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学习成才 >> 学习精神 >> 正文  
  求,得,知,信       
求,得,知,信
[ 作者:竹梅老翁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52    更新时间:2017-03-08    文章录入:admin ]

 

    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有旧交。一日他去张中行先生那里求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启功先生那里求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两位先生的题字如天设地造,真是一副绝好的绝句!

    “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做学问所追求的信念是怀疑精神,“不信”就是怀疑,“信”就是肯定,是否定之否定。

    任何书本,都是一家之言,有其独到见解也必有其偏颇;任何学问,都是涉及某一领域,有其可贵探索亦有未开垦的处女地;任何理论,都是因势而立亦随时空变化。

    所以,严谨的治学者,先学而后质疑。有真知灼见而卓然独立,持个性禀赋而自成一家。司马迁写《史记》,要亲眼看一看那曾经挂过侯生头颅的城门;李时珍修《本草纲目》,要遍尝百草改正前朝医典的错误;范文澜著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做学问当然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为了让人站起来且站直了,如果做了书的俘虏,把人读趴下了,那大抵是缺乏怀疑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张中行先生的“不信重于信”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不是怀疑一切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提倡审慎之、思辨之、扬弃之。

    启功先生则是一种谦虚。终生求学治学教学,到头来收获了什么呢?是“不知”多于“知”。“知”是有限的,“不知”是无限的;“知”是得到的,“不知”是未知领域。其实这不只是先生虚怀若谷,更深层次是对个体与全体的认知,相对与绝对的领悟,直指事物的本质。

    一个人毕其一生做学问,从青丝盘顶到头上飞雪,所得到的所谓成就,就人类已经创造的知识来说,只不过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相对宇宙之浩渺,知识之无极,个人所获得的那点“知”,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不知”则无时无刻在层层包围着你,逼仄着你。

    张中行先生的“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是一种求学精神,心之所依决定了眼界和视野。启功先生的“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是一种治学境界,魂之所系决定了气度和胸襟。二位大师所说的“求,得,知,信”四字,足以让人去感受,去理解,去尊重,去领悟。

  • 上一篇文章: 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

  • 下一篇文章: “学力”就是创造力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0]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4]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6]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5]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目标构建“智慧天网” 我国…[6]

  • 张文木:我是一个爱国的知…[20]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6]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6]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7]

  •  
     相 关 文 章
  • 人生如茶[988]

  • 善良,就是后路[753]

  • 人生三字:上、止、正[1183]

  • 书非自律不能读[977]

  •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学问为何…[79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