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科研忌与记——科研经验交流       
科研忌与记——科研经验交流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60    更新时间:2017-01-11    文章录入:admin ]

 

 

科研之忌:

1)一忌急于求成。

2)二忌没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要具有的根本特质之一。科研路上也是一样,往往充满了坎坷。但是,不能因为遇到了挫折就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是独特的,要相信自己的是优秀的。“成功就是比跌倒多站起来一次”,记住:如果你注定要在第一万次才能成功,那么你赶快失败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就可以了。只要你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和前进,终有达成目标的一天,关键是要有信心,关键是要自信。

3)三忌心浮气躁。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不能看到外面的人、周围的人多风光,有车有房,自己就心浮气躁。要相信自己,科研做好了,后面这些也都会有的。而且可能做得更好。

4)四忌缺乏创新。

5)五忌闭门造车。科研需要和大家广泛的交流,听取各方的意见;要追踪最新的进展;要把握时代的潮流;要学习别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是做不好科研的。

6)六忌调研不够。所谓的调研不够,是指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充分地掌握学术发展动态,没有弄清楚该领域的牛人、牛实验室,就匆忙开展研究,这样是做不好科研的。

7)七忌学用脱节。科研一定要联系实际。图灵奖获得者米尔纳曾经说过:Do not lose link:这一方面指的是,源程序在变成可执行程序之前要经过link阶段;另一方面暗含的就是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

8)八忌缺乏规划。一个人的科研发展应该是一个循环滚动的过程,应该“走一步,看三步”,并且“看菜下饭”。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个人的实际情况、环境团队限制等因素做好充分的规划。比如,我们国家军队的装备就是“预研一代、研发一代、生产装备一代”的滚动发展。个人的科研,也应该有一个规划。没有规划,走到哪,滑到哪,脚踩西瓜皮,也是做不好的。

9)九忌没有特色。个人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并在自己的特色上做出自己的成果。不是说一定要成为开山祖师,但是若不能自立门户,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也是难成大器的。

10)十忌战略不足。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个全局的高度,没有一个战略的眼光和规划,是难以做大做好的。有句话叫做:“方向错了,停止便是成功”,这充分说明了战略的重要性。战略是一个本质的问题。这里没讲“战略错误”,“战略错误”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即使是“战略不足”,也会给科研带来很大的影响。必须要不断地吸收信息;不断地跟踪前沿;不断地与人交流;不断地把握时代需求;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进而对战略进行规划和调整。

11)十一忌战术浅薄。有了好的战略,在进行具体攻关的时候,倘若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没有先进的技术方法,也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12)十二忌单打独斗。科研必须要有自己的圈子,要有自己的团队。有句话叫做:“你要认识专家,也要让专家认识你”。你认识专家,才能跟踪前沿,才有可能从专家那里获取“胜读十年书”的帮助;专家认识你,才能在进行审稿、进行基金申请的时候占据一点优势——这是圈子的问题。团队的问题,则是一个长期的布局谋篇的过程。根据你的科研规划,要着手逐步建立一个长期的、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只有有了这样的团队,才有可能接大项目,才有可能借力打力,让自己更快发展。

13)十三忌缺智少勇。科研人员也应该智勇双全,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锻炼、增进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科学难题;另一方面,也要有勇气接受挑战,向着未知领域进军。

14)十四忌疲沓拖延。有了一个好点子,却迟迟不动手。实际上,只有做了,才有成功的可能。“纸上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好了,当然皆大欢喜;做不好,失败了,也是好事!一个人不可能生来什么都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犯错,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收获经验和成长——俗话说:成功的经验是扭曲的,失败的经验才是真实的。

15)十五忌跛足独行。科研人员不应该是只懂本行业的知识的书呆子,而应该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以前某高校的图书馆前面就挂了个牌子:书呆子免进。要做好科研,科研人员应该具有:哲学、人文、艺术、文学、历史、逻辑、思维、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看到自己的那么一个小点,只有点而没有面;或者是万精油,面面俱到,只有面而没有点,都是做不好科研的。在现今的中国,可能对这方面的素质要求更高: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上级领导打交道,如何对团队进行管理,如何争取资助等都不得不考虑。

16)十六忌情商低下。科研人员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身体压力、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还不能够保持开心,不能保持信心,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怎么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怎么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呢?科研人员除了智商高,情商、逆商也要高。

 

科研之记:

1 学好语数外。听一位专家说的,非常有道理:博士生就是学好语、数、外。语就是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写本子、写论文、做报告,都离不开语;数就不用说了,数学基础、本专业理论基础;外就是外语,外文阅读、写作、报告和交流,是重要工具。

2)做好听说读写。听:听专家的意见和报告;听别人对你工作的意见;把握学术进展和潮流,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说:与专家交流;与团队交流;与其他领域的人交流;做好写作和报告,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读:大量地阅读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写:找了一个好方向,找了一个好点子之后,多做实践,多写论文,多写本子。

  • 上一篇文章: “天才”女科学家庄小威:从不选容易的问题做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中国的学术争论不起来?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