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历史教训 >> 正文  
  纪念日、公祭日,我们记住了       
纪念日、公祭日,我们记住了
[ 作者:蔡常维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695    更新时间:2016-12-04    文章录入:admin ]

 

 

9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这两个日子国家举行纪念、公祭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以立法形式确立这两个纪念日的日期,我们记住了;活动,我们一定准时参加。

世上总有些日子任岁月风雨淘漉而不洗,总有些事情任世事纷繁而不忘,纪念日、公祭日就是越是时代条件深刻变化越是不能忘却,刀刻般印于脑际。马年新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将这两个日子分别确定和设立为国家层面的纪念日,集中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心声。

我们记住了,193712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其中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这是中华民族苦难史上十分黑暗的一天。

我们记住了,在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越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我们记住了,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这一战争中,所有英勇献身的英烈和为之作出贡献的人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南京大屠杀惨案及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其它灭绝人性的惨案,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通过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并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我们记住了抗日纪念日和公祭日,为了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记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为的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就在纪念日、公祭日公布的前几天,德国调查人员逮捕了3名涉嫌在纳税奥斯维辛集中营参与杀害被关押人员的嫌疑人,3人的年龄分别是88岁、92岁和94岁,犯罪者的高龄未能帮其逃脱刑事追查,也未能使其免除历史责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德国对战争罪行的反思,对纳粹思想和纳粹分子的“零容忍”态度。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说:“为什么在二战结束69年后才设定这一国家哀悼日,日本方面是抱有疑问的。”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没有人说这一代日本人发动了侵略战争,但这一代日本人如果罔顾历史,纂改历史,非但不承认错误,还要祭起上一代军国主义旗子,那就不能不引起被害国人民的愤慨和警惕。正如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祭奠甲级战犯,必然遭到世界和平力量的谴责。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的梦想。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铭记历史,越是不能忘记我们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记无数英烈先辈所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3亿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记住纪念日、公祭日,对当代军人来讲,也是一种常态性的警示与提醒,只要天下还不太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战争威胁,就一定要始终常备不懈的战备观念,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是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了不再有卢沟桥的枪声,为了不再有南京大屠杀,我们必须记住抗日纪念日、公祭日,并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从甲午马年开始……

  • 上一篇文章: 商鞅思想遗产的真精神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 近代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