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概况 >> 中华文化 >> 建筑 >> 正文  
  中国园林艺术       
中国园林艺术
[ 作者:彭吉象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864    更新时间:2016-11-29    文章录入:admin ]

 

 

 

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中国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及分类

 

(一)世界园林艺术流派

 

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家知道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的特点和艺术的特点。世界的三大园林艺术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但我们这里主要是讲中国园林,它应该是东方式园林的代表,第二就是欧洲式园林,欧洲的园林,尤其是法国的园林,非常有名。第三,就是阿拉伯园林,阿拉伯园林,三种园林体系,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整个园林的体系。

 

1、欧洲式园林

那么三大园林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欧洲式园林,刚才我讲了,尤其是以法国园林作为典型代表,它比较强调人工美。就是人工这种创作的各种建筑等等。在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比较强调人工美,而且,法国园林非常强调几何形的图案,它里面很多园林的建筑都是几何形的图案,建筑物,包括它的道路,甚至包括它的花草布局,都呈几何的形状,所以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几何形的或者几何式的园林。

 

2、阿拉伯园林

阿拉伯园林,发源于古代的巴比伦和波斯。阿拉伯园林最大的一个特点,它主要是以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为中心,而且几乎在这个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上都有一个大水池,这是它的特点,它的十字性的道路总是有一个水池,以水池为中心这么一个格局,所以,有的学者又把阿拉伯园林叫做十字交叉式,就是十字性道路上的十字交叉式,这就跟欧洲的这种几何式的园林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东方式园林

中国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园林最强调的是自然美,自然美,中国园林里面也有很多人工创造的东西,比如说,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建筑。同时也有我们自己人工创造的很多假山啊,人工种植的花草等等,但是,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这和中国整个的美学体系可能是有关系的,是有关系的。所以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间,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就是人与自然是一种很亲和的态度,而人与自然并不是隔绝开来的,所以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代表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东方园林除了中国园林以外,还应该包括其他的园林,比如说,日本园林,日本园林,有它的特点,日本园林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东方园林和欧洲园林结合起来了。所以,日本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去日本的时候,我也参观过京都,大阪等,日本这样一些城市的园林,他们的园林,既有中国园林的风味,但是,同时又学了欧洲园林的一些特点,它是把欧洲园林同东方园林非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日本园林的特点。这个咱们就不去说它了。

 

(二)中国园林的两大体系

 

那么,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自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两大园林体系,就是中国园林从总体上来说可以把它分成两大园林体系。这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

 

先说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就包括我们大家都在北京,北京的颐和园,还有包括被英法联军烧掉的圆明园,还有比如说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些都属于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因为这些园林都在北方,而且都在北京附近,因为都作为皇家使用的园林,都在北京,或者北京附近,比如说,承德避暑山庄,它主要是供皇族去使用的,皇帝和他的家属去使用的皇家园林,它因为皇帝在封建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他可以占有很大的地区,所以你看北方的园林都很大,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颐和园,甚至包括避暑山庄面积都很大。就是因为它是供皇族的的,而且它可以无限地扩大它的面积。

 

那么相比之下,江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主要就是一些达官贵人,达官贵人,他们自己为自家修盖的园林,尤其是苏州、无锡、扬州,等等。这样一些城市都有大量这样的园林,比如说,苏州,苏州最有名的拙政园、西苑、留园、网狮园、狮子林、沧浪亭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私家园林,再比如说,扬州,再比如说无锡,甚至上海的豫园,上海的豫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城隍庙,也可以叫做小型的私家园林,它比起北方的大型园林它小多了,所以,这样两种园林形成它们各自的特点,比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肯定就是以大而见长,以大而见长,当然在大里面它有很多美学的东西,一会我会讲到。比如说,颐和园它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我们从幻灯片里面就可以看到,它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都比较小巧玲珑,而且,往往是在刚进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罩壁就挡住了所有的视线,就让你不能够一眼看透了整个园林有多大,里边有什么东西,你必须要进去,步随景异,一步一步地走,才能看到一步一步的风景,步随景异。

 

整个的园林里面,小型私家园林里面也有假山,有湖水,有花草,有树木,另外还有很多的亭台楼阁堂榭等等中国式的建筑,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园林的美。那么,第一个问题,我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如何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第二个问题,我重点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

 

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刚才我讲了,不管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它都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大家知道,中国的唐诗宋词非常有名,中国古代的绘画也非常有名,而中国的园林正是要追求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这样一种审美的境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大型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园林,都是把自然美,建筑美和认为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的精髓,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精髓,我觉得就在这一点。因为任何一个园林它的面积都是有限的就算颐和园很大很大,但是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在追求无限的意境,一会我就会讲到这一点,它有很多美学的方法。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

 

那么我下面分别讲一下,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

 

1、自然美

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自然美当然就包括我们的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创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这种自然风光。你比如说刚才我提到中国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全园占地面积大约是60亩,其中的水面就占了3/5,池水用土山来分割,形状就像两座小岛。山上林波葱翠,沿池垂柳依依,使这些人工造就的自然美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们知道园林艺术里面的这种自然美很多也有人工的痕迹,刚才我讲的拙政园就是人工创造的。但是它达到什么程度呢?达到了“虽有人工,宛若天成”这样的效果,就是虽然是人工创造的,但是看起来就像自然生成的天成的这样的效果。就是虽有人工,宛若天成的效果。

 

你比如说,咱们大家都去过颐和园,大家知道,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实际上是当初造园的时候,把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用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既有山又有水,一会我会讲到,我们在长廊里面就可以游山玩水。它虽然是人工做的,但是就像是天然生长的一样,使我们这些人工美实际上达到了自然美的高度,这是第一个方面。

 

2、建筑美

第二个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又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形式。就是我们民族的建筑形式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我在另外一个课里面就会讲到,就讲中国建筑艺术的美,里面就谈到中国的建筑艺术有很的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建筑形式是我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或者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的亭,我们所有的园林里面都有一种亭子,有台,有楼,有阁,有堂,有榭,所以这些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共同组成了我们园林艺术里面的建筑美,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的形式美,并且十分注意把这些建筑物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比如说,扬州有一个何园,这是扬州非常有名的一个园林,扬州的何园,姓何的何,又叫济啸山庄,这个园,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有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把东西两部分连接起来,东部有八角园门,有南部造的一个船艇,有六柱亭有半月台等等,建筑物,而西部又有七间楼亭组成的一组建筑。就像蝴蝶的形态,就像一只蝴蝶,西部的建筑像一只蝴蝶,而且,西部一般的人,就把它叫做蝴蝶厅由7间亭子组成的蝴蝶厅。所以,东西部就通过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另外在何园的水池周围,还一组楼亭和浮廊,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供游人登临去观望。这些建筑物,往往成为了园林中的主要观赏点,人们在游览的时候,时而穿过长廊,时而跨过小桥,时而进入花厅时而登楼远眺,就是多方面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的需要。

 

3、人文美

因为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里面,大量地采用了楹联、匾额、碑刻等等,包括一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还有包括很多书画的提迹等等,而且有的还流传着许多为园林增添异彩的传说和典故,有很多传说和典故。你比如说,中国的戏曲也是我们中国艺术的一个瑰宝,中国的戏曲里面,很多的故事,就发生在园林里面,对吧?比如说,《牡丹亭》比如说《西厢记》等等都发生在园林里面,所以,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国古代小说经常有这种小姐和书生相会在后花园,后花园其实就是园林,所以,很多的传说和故事,都发生在园林艺术里面。

 

尤其是中国园林保存着很多民族文化的瑰宝,使人感受到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你比如说,苏州四大名古园,刚才我提到拙政园,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叫留园,留园的面积并不大,留园的面积很小,但是,留园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在留园里面,陈设着一带书法家的石刻300余房。300余房石刻,被称为留园法帖,留园法帖就是说一个小小的留园里面,就有一代书法家著名的石刻300余房。被称为留园法帖,另外,苏州四大古名园的狮子林,狮子林里面刻有宋代四大名家,就是我们讲的苏黄米蔡,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在狮子林里面都有石刻,这是非常难得的。说实话这四大书法家宋代四大书法家,能够搜集到一方石刻,就很不简单,在狮子林里面,居然搜集了他们四位的作品,所以,狮子林非常值得一看,我希望下次同学们去苏州,去游览的时候,一定要去狮子林看一看这四大书法家的石刻。在狮子林里面还有很多著名的石刻,比如说,文天祥的《梅花诗》等等,这些都在狮子林里面,所以在参观园林艺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在受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我们很多北大的同学都去过承德的避暑山庄,我就问他们,你们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大家都知道,承德的避暑山庄有三个字提的36景还有四个字提的36景,我说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三个字和四个字的都有讲究,承德避暑山庄,凡是以三个字提名的都是乾隆皇帝提的,以四个字提名的都是康熙皇帝提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大家知道,清朝的皇帝里面,如果说,最有文化修养的就是康熙和乾隆。而且,他们在位的时间也最长,他们在位的时间最长,康熙是61年,乾隆是59年。所以,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清朝最发达的时期。

 

康熙和乾隆,他们在避暑山庄都分别提了36景,刚才我说了,康熙是用四个字来提的乾隆是以三个字来提的,因为康熙是爷爷,乾隆是孙子,对吧,他们各提的36景都是有文化的源头,都不是随便提的。

 

你比如说,康熙提的四个字的题词,我随便举一个,就是刚进避暑山庄,很重要的一个风景点就是月色江声,月亮的月,颜色的色,大江的江,声音的声,月色江生,他为什么提这四个字?就是因为康熙皇帝的书房,就在湖边,他晚上坐的这个月色江声就是康熙皇帝的书房。他晚上在书房里面伏案写作的时候就听见湖水拍打着岸边,就让他想起了,苏东坡的赤壁赋,里面就有,所以他就用月色江声来为他自己的书房提名,所以这是康熙皇帝四个字提名的来历。

 

再比如说,乾隆皇帝提的三个字,就是避暑山庄刚进门,大门的地方就有丽正门三个字,丽是美丽的丽,正是方正的正,门大门的门,丽正门,为避暑山庄提的三个字的匾额,而丽正门这三个字是分别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来提的丽正门。为什么要提丽正门呢?就是乾隆皇帝,取了《易经》里面的“日月立乎于天”,这是《易经》里面的一句话,他一次为避暑山庄大门提名,丽正门,而为什么要用5种文字,刚才有同学讲就是因为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其中主要的文字,他都把它用上去了,就汉满蒙藏维。五种主要的文字都刻在上面。

 

所以,我们在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欣赏它的人文美。这个也是它的文化美,这一点是中国园林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

 

(三)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1、两种欣赏方法

中国园林,你比如说,网狮园,网狮园是非常小的一个园林,是苏州比较小的一个园林,但是它在中国园林里面,有两种欣赏方法,一种叫静观一种叫动观,静观就是安静的静,动就是运动的动,这两种欣赏方法都是中国园林的欣赏方法,所谓静观实际上就是坐在建筑物里面,比如说,坐在亭台楼阁堂榭里面,看外面的园林,由于网狮园非常小,坐在里面几乎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大部分景色都能够尽收眼底,在园林的窗户里面,建筑物的窗户里面就可以静观,但动观就是比较大的园林,你就必须边走边看。比如说,颐和园,比如说,避暑山庄你就必须边走边看。

 

2、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

另外大家看这个幻灯片,刁窗,刁窗这个幻灯片,体现出了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人与大自然亲和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亲和,就是说,西方的哲学和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有什么不同,那么,我想就借用汤一介先生讲的“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很多中国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比如说北大的汤一介先生,还有北大的很多学者,他们都认为中国文化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西方的文化,强调人要认识自然,要改造自然,要征服自然,西方文化从来强调这个,所以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我们现在分成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种现代的学科分类是西方传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而中国文化从来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人就是大自然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到了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大家知道,1995年世界诺贝尔奖的得主,当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在法国的巴黎开了一个会,他们就研究于1995年研究21世纪人类生活应该怎么办?科学家就在预示人类的生活应该怎么办,他们已经看到了人类过度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带来的弊病。你比如说,我们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北京的沙尘暴,大家都感觉到,在北京感觉到沙尘暴就是因为过度的开发自然。

 

所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特别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这里就恰恰回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这个传统里面去。所以,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开会,最后在他们的宣言里面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要回到2000年前,2000多前,孔子的哲学里面寻找思想宝库,要到孔子的思想里面寻找思想宝库。为什么?孔子儒家文化当然还包括老庄代表的道家文化,当然还包括了佛教的禅宗,我认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就从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来看,我觉得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

 

 3、颐和园中的美学韵味

中国园林艺术中间的美学的韵味,中国园林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有美学的韵味,比如说在颐和园里面,就有借景分景和隔景。

 

1)、借景

所谓借景,借就是借贷的借借东西的借,借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鱼藻轩,就是颐和园长廊东头的一个建筑,就是当天慈禧太后关押光绪皇帝的地方,就把光绪皇帝关在鱼藻轩,它在长廊的东头,所以你在长廊的东头,站在长廊的东头,鱼藻轩那个地方,就可以看到颐和园园外的风景,看到玉泉山上的塔还有远处的西山。就是当年在造园的时候,建筑设计师们已经考虑到要把园外的风景借到园内来,虽然颐和园已经面积是非常大了,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园林总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要创造出更大的一个观赏的境界,那就是把园外的玉泉山和远处的西山都借到颐和园里面来,这就叫借景。

 

2)、分景

第二,分景,分就是分开的分,分景,分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颐和园的长廊,我曾经问我学生,你们知道长廊是干什么用的?同学们有的回答,长廊是供游人休息用的还有一个同学回答,长廊是躲太阳躲雨的我说也没错。第三个同学回答说,长廊里面可以供游人走累坐下来休息,我说也没错。第四个同学回答我,说长廊里面有很多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可以供大家欣赏,我说也对,我说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们就答不出了,其实,长廊还有第五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景,就是说,颐和园的长廊实际上把颐和园分成了两个部分,你在长廊游玩的时候,你的一边是昆明湖,你一边是万寿山,你在长廊里面边走边看,其实,就是在游山玩水,长廊就把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隔成了两个景区。所以你在长廊里面可以把两个景区的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边走边看,把两边看得很清楚。当然我一开始讲了实际上昆明湖和万寿山都是土地挖土,挖昆明湖的土来垒的万寿山,但长廊就起到了一个分景的作用。这是第二点。

 

3)、隔景

第三点,隔景,隔,就是隔开的隔,隔景,隔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一开始,就跟大家讲了,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颐和园在造园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就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就采用了隔景的办法。具体来说颐和园有一个著名的园中之园就是谐趣园,和谐的谐,趣味的趣,谐趣园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型园林的风格。谐趣园里面的垂柳一直垂到了湖面,谐趣园里面的亭台楼阁堂榭,就和苏州扬州的园林非常相似。所以,在当初造园的时候就故意在颐和园这个北方大型皇家园林里面,隔出来这么一个小型的江南私家园林,让你在游览颐和园的时候同时观赏到两种园林的风格,同时可以观赏到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样让你在一个园林里面,同时欣赏到中国园林艺术全部的精华,这是非常富有建筑性的。

 

所以,小小的颐和园实际上就有借景、分景、隔景很多美学的追求。宗白华先生,有一段名言,他在《美学与意境》第409页里面讲到,“中国园林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有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国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中国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甚至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不但要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它的人文美,还应该欣赏它的审美的追求。

 

三、提问

 

问:彭老师我想问的问题是请你以苏州杭州为例子,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发展园林建筑,何如和我们现在发展现代化城市这种规划相结合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就是说,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但是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比如说,苏州,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无锡,我觉得一定要千方百计保留我们园林的艺术。因为我觉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这些园林艺术,是我们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瑰宝,一定要保留下来就是我们文化的遗产,第二,保留这些文化遗产,实际上对于我们发展旅游,发展经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人去苏州,主要就是欣赏苏州的园林,苏州园林如果保护得好了,对推动整个苏州市的经济,对推动苏州的城市建设,都是有好处的。

 

我参加过一个周庄,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江南的一个水乡,它就保持了古色古香的桥,还有小镇等等。我是参加了他们一个评奖,就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学会,曾经组织了10个省级电视台去拍摄周庄,比如说一个电视台专门拍周庄桥,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院落,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人文风景,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民俗等等。这一共10个省级电视台拍周庄了,我们参加了它的评奖,我认为周庄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甚至把很多居民迁出了庄外去居住,就把这个遗迹保留下来,一方面作为文化瑰宝,同时也作为旅游的一个景点,供大家来欣赏,所以,中外有很多游客去欣赏。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江南一些城市现代化这个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园林艺术,这个不但是对我们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艺术遗产,非常重要,第二个,也和推动我们当地的旅游,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问:老师您好,请问有的人提出全部修复圆明园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很好,请坐。关于圆明园的问题,我记得近两年来,很多报纸上展开争论,就是说,圆明园到底需不需要重修,是全部重修还是部分重修,展开了争论。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我只能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我不同意全部重修,我不同意的理由主要是什么呢?第一,这个圆明园,作为一个遗迹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已经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用不着重修它,第二我们现在的财力物力还达不到全部重修它,如果全部重修圆明园,据预算,恐怕要上百亿的资金,要全部重修要上百亿的资金。第三,现在全部重修,也未必就能够达到以前的效果。因为以前它不同时代,它的建筑,它的园林艺术都有时代的寓意,都有民族风格,有民族的寓意,我们现在很难恢复到那个时候的情况。因为,大家知道圆明园,比如说,大家看到现在这个大水法,对吧这个大水法,实际上是圆明园西洋楼的遗迹,为什么叫西洋楼呢?因为当时设计者是著名的意大利的传教士,叫朗士宁,朗士宁他是意大利传教士,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亲自设计了这个现在我们看到大水法,所以现在人再来设计,恐怕未必能模仿得那么像,所以我不赞成全部重修,但是我建议部分重修圆明园,就是说,现在还有的遗迹应该留下来,永远让后人参观,因为我觉得它不但是保持了我们圆明园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园林艺术,同时我觉得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大家知道,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留下这个遗迹,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遗迹留下来,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应该把这个遗迹留下来,让我们的后代都能知道这么一段历史,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些遗迹全部毁掉,然后重修。

 

但是在没有遗迹的地方,比如说,现在圆明园这个西边有很大的部分,是以前的农田,现在已经划归圆明园了,北京市已经把全部收回划归圆明园了,我觉得那一部分完全可以重修,完全可以仿造当年圆明园的风格进行重修,这样按我的想法,圆明园有一半左右是重修的,按照当年的风格来重修,有一半左右保留了原来的遗迹,这样,让游客既看到了当年圆明园的景象,同时又看到了英法联军给我们造成的一个惨重的损失,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保护圆明园更加具有意义。

  • 上一篇文章: 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

  • 下一篇文章: 唐代建筑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1]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56]

  • 冯友兰:对于人生问题的一…[81]

  • 冯友兰:人生术[56]

  • 冯友兰:哲学与人生之关系…[7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安德罗波夫仅执掌苏联15个…[6]

  • 张文木:历史的经验值得注…[6]

  • 《求是》集中刊发5篇文化遗…[10]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11]

  • 张文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11]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