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公共精神 >> 和谐与发展 >> 正文  
  富人为什么一定要捐赠       ★★★
富人为什么一定要捐赠
[ 作者:陈文军    转贴自:《凤凰周刊》2006年第26期    点击数:934    更新时间:2016-10-21    文章录入:admin ]

  

    中国的富人应该认识到,富人捐赠是富人产权对穷人人权的约定机制。捐赠不仅给了穷人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更给了富人自己身心的自由。如果有一天,富人捐赠在中国蔚然成风,真正国泰民安的日子就来到了。

  文《凤凰周刊》特约撰稿员 陈文军

  自私心还是高尚心

  因为几位世界超级富豪的捐赠壮举,有关富人捐赠的争论,近一段时间在国内媒体、网络上热烈起来。
  其一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将逐步移交微软的管理工作,将更多时间投入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盖茨已把290亿美元捐给了这一慈善基金会,声称将会把50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献,只给自己的3个孩子留下几百万美元遗产。
  其二是世界第二大富豪沃伦·巴菲特,宣布把总价值约370亿美元财富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占他个人总财富的85%,创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赠额之最。
  其三是世界第十大富豪、华人首富李嘉诚,宣布未来将把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据《福布斯》2006年全球富豪排行榜资料,李嘉诚个人的财富约188亿美元(约1,466亿港元),三分之一即约480亿港元。
  在国内,人们通过正在热卖的《蒙牛内幕》一书了解到,中国乳业巨头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竟然将自己约占10%的股份全部捐出,创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
  于是,大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富人为什么要捐赠?
  一种说法是,富人通过捐赠成立慈善基金,进行投资,不仅可以避税,而且收益率比私人投资的回报率还要高,捐赠只是富人追求资本增值的手段。另一种说法是,富人已经很有钱,物质上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捐赠只是为了个人社会声誉、名垂青史,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两种说法把富人捐赠的最终根源归结为他们的自私心。
  与之相对立的是高尚心假说,认为富人的财富取自于社会,应该回馈社会。财富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富人慷慨捐赠,是在发扬爱心,尽社会责任。富人的捐赠之举,来源于人类的高尚美德。通过媒体,有人以盖茨、巴菲特为例,揶揄中国富人吝于行善,言下之意是,中国的富豪们品格还远远没有达到高尚的境界。
  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标准来评价事物,对于富人捐赠这件事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认为富人捐赠就是出于自私动机,的确与事实相违背,因为捐助毕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奉献。但是,如果单纯认定富人的捐赠就没有一点利己之心,比如提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产品销售,进行合理避税等,恐怕也不是事实。人的道德心理因素极其复杂,无法确切把握,把富人捐赠行为归结为道德心理因素,富人的捐赠行为就成了一时的义举。
  富人的捐赠行为,到底是出于心理与道德的冲动,还是属于现代社会正常的规律、机制?捐赠作为富人的道德义务,是可为也可不为的事,但是,如果捐赠是一种社会机制,那么就一定要做了。

  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契约

  世界似乎永远逃脱不了分成穷人和富人的格局,即使把所有穷人都消灭了,在富人中又会出现一批穷人;如果把所有富人都消灭了,在穷人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产生富人。问题不在于世界上总是有穷人和富人,而在于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在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里,激烈竞争在马太效应作用下,总是让一部分人越来越富,另一部分人愈来愈穷,这样就产生了穷人问题和富人问题。
  穷人问题是生存问题,因为继续穷下去,他们甚至连维持生命的基本食物都没有了。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没办法维持,谁能保证他会干什么。穷人的生存问题于是就转化成穷人的逻辑:与其饿死,不如和富人拼命。按照中国农民起义者的鼻祖——陈胜的逻辑就是,反正是要死,不如举大义而死。穷人问题的最终归属,都是走向暴力革命。到那个时候,富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很难再有保证了。
  富人问题是财产问题,富人财富越多,就越需要保护它们。财产能得到保护的惟一办法,就是借助于暴力工具,如军队、警察等。而且通过拥有和借助这些暴力工具,掠夺财富比平等交易积累财富,来得更容易。如果富人用钱建立暴力工具——形成暴政,再利用暴力工具来挣钱,穷人的生命更没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穷人最终不是饿死,也会在富人的暴政之下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就更增加了穷人举大义的理由。
  无论是穷人的起义,还是富人的暴政,人类社会始终贯穿着穷人与富人之间以暴易暴的残忍逻辑。民族国家历史上的内乱和战争,大部分是因为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的。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难以摆脱穷人和富人之间以暴易暴的逻辑,直至现代国家,人类终于找到了克服贫富对立、以暴易暴的办法,这就是人权与产权的契约平衡。
  对于富人,最害怕的是财产损失,他们需要产权;对于穷人,最担心的是活不下去,他们需要人权。在现代国家中富人和穷人之间达成了一个基本契约:富人保证,保障穷人人权;穷人保证,尊重富人产权。
  穷人的人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生存权指维持生命持续的权利。也就是说,富人不仅不能威胁穷人的生命,而且如果穷人因为缺乏基本食物和住所面临生存危机时,富人必须为穷人提供食物等,保障穷人能够活下去。发展权指穷人必须得到教育、就业机会等,能让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获得发展的条件,穷人能够活下去,不仅仅是因为有了食物,还要有希望。
  富人的产权包括财产权,交易、投资权。财产权指富人的财产是不可侵犯的,富人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交易、投资。穷人不能掠夺富人的财产,也不能阻碍富人进行财产交易、投资的自由。人权和产权的契约平衡,是现代国家宪法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保证了穷人和富人的和平相处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当然,契约的法律条文并不能代替实现它们的社会机制。人权和产权的动态平衡则隐含着,富人向穷人捐赠是一种必然和正常的社会机制。

  捐赠,富人兑现对穷人的约定

  产权和人权的区别在于,财产可以不增值,人是一定要活下去的。然而,穷人即使没有任何人侵犯他的人身安全,也没有任何人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一旦失业了或者遭遇天灾人祸,最终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又不能侵犯富人的财产,那他就只能饿死了。尽管法律上保护他的生存权,但在现实世界中他依然生存不下去,这就不能保证他不再一次举大义,结果是富人的产权也荡然无存。
  从人权和产权的动态平衡来看,只要富人的产权依然存在,穷人的生命就必须得到保障。穷人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富人就必须通过捐赠养活穷人。富人养活穷人的惟一理由,不是出于道德的原因,而是人权和产权的契约使然——富人延续了穷人的人权(生存权),等于保障了自己的财产权。
  在社会激烈竞争中,首先是穷人的生命陷入困境,而不是富人的财产陷入困境。为什么富人就那么心悦诚服地向穷人捐赠,养活穷人呢?因为其一,如果穷人的生存危机导致以暴易暴,最终就不再是争夺财产,而是富人了;和财产相比,当然是重要。其二,在市场竞争中,富人可以失去财产变成穷人,他们肯定也不愿意因为饥饿等原因失去生命。对富人自身而言,保障人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维护富人的产权,穷人一定要遵纪守法,而且要持续一贯地尊重富人的财产。同样,为了维护穷人的人权,富人一定要捐赠,而且要持续一贯地捐赠。穷人遵纪守法、尊重财产是一种社会机制;富人捐赠养活穷人,或捐助教育、医疗等给穷人一个希望,也是一种社会机制。
  很多人把富人纳税与捐赠混为一谈,二者其实是不同的。政府为富人提供大量服务,纳税是富人为此而支付的费用。穷人同样也要纳税,只不过穷人因为没有多少财产,需要政府的服务量小,支付的服务费(税额)也比富人少。捐赠则是富人兑现自己对穷人在人权上的约定。尽管政府在收取富人税收后,也会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把一部分财政收入用于保障穷人的福利,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只能说,税收中有捐赠的成分,但税收不能等同于捐赠。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通过国家税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养活穷人制度,满足了穷人的生存权,所以富人的捐赠,主要集中在给穷人一个希望(发展权),如捐助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中心、就业培训机构、研究机构、伸张正义团体等。在一些发达国家,为穷人获得发展机会的富人捐助形式随处可见,成了现代社会运作机制中最通常的一个部分。
  政府是穷人和富人之间在人权和产权契约上的见证人和执行者。政府一方面利用法律,保护富人的财权,维持自由贸易和投资;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以国家福利的形式,满足穷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然而,穷人和富人利用政府这个中间人,不仅要耗费庞大的中介费用,而且搞不好中间人就会变成暴政和强盗,既侵犯穷人的人权,又掠夺富人的财产。
  捐赠绕开了政府这个中介,它是富人与穷人之间最直接的、富有成效的契约对话,穷人感受到富人把自己当人看待,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富人也感受到穷人对自己的敬重、对财产的尊重。捐赠的伟大在于,它是富人自觉、直接地兑现对穷人的人权约定。

  为了自由,富人一定要捐赠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可是,财富只是人生的手段,不是目的,人生的目的是获得自由。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极其富有,而他的四周都是难以度日、生命垂危的穷人,用嫉妒和仇恨的眼光看着他,为了安全,这位富人只能在自己的豪宅四周建起铁栅栏,把自己围在里面,除了保镖在身边,他不能上任何地方去,那么财富给这位富豪带来了什么呢?是被财富所累,更加不自由。富人的最大自由,就是被穷人看成普通人,可以像平常人一样,在菜市场、商店转一转而不被人注意,可以在公园里跑步而没有任何安全担忧,在各地旅行被人们平等对待。
  富人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享受自由的社会环境。当他们通过持续不断的捐赠,兑现对穷人的人权承诺,获得穷人的尊重和平等对待,消除社会对富人嫉妒和仇恨的种子,他们才能真正享受财富带来的自由。当人权和产权契约在社会中保持动态平衡,人们失去了以暴易暴的动机,社会才可以长治久安,大家都可以平静地享受生活。
  《蒙牛内幕》一书中说到,牛根生女儿经常被同学吃大户,而且总是被嫉恨,和同学关系不太好。可是,当她的同学们听说牛根生把自己的股份全部捐赠出去了,他们对她的态度变好了,关系也融洽了。捐赠带来的宽松、自由可见一斑。
  中国的许多富人不愿捐赠,根本原因是,他们不认为,甚至不明白,捐赠是兑现富人对穷人的人权约定,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契约平衡机制,而只是把捐赠行为当成可有可无的事。他们还错误地认为,捐赠是在为社会承担责任,为他人尽道德义务,既然是为了别人,偶尔捐赠一下还可以,如果连续不断地捐赠,感到冤得慌,尤其在得不到社会赞誉的情况下。
  中国的富人应该认识到,富人的捐赠是富人产权对穷人人权的约定机制。捐赠不仅给了穷人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更给了富人自己身心的自由。富人一定要捐赠,因为他们希望得到自由。如果有一天,富人捐赠在中国蔚然成风了,真正国泰民安的日子就来到了。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文章: 学习曼德拉精神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陈云:毛主席一个无可比拟…[54]

  •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57]

  • 吕本中:《官箴》[51]

  • 陈立夫直评蒋经国对“台独…[51]

  • 《帝范》全文[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1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12]

  • 殷志峰:无为而治[13]

  • 任正非:一个职业管理者的…[11]

  • 关于AI和大模型 工信部、上…[12]

  •  
     相 关 文 章
  • 富人为什么一定要捐赠[172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