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  
  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       
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
[ 作者:浅塘碧荷    转贴自:华声在线    点击数:1546    更新时间:2012-09-25    文章录入:admin ]

 

  近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完成所谓“国有化”手续。在国家领土完整遭到严重挑衅的危险时刻,面对这些国家的背信弃义和无理取闹,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在应对措施上有理、有利、有节,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冷静、稳重和成熟。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静气”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历史上,中华民族凭着“静气”,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世事轮回,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自我发展壮大的征程上,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冒出来,有一些不光彩的事件强加在我们身上。现在,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人大玩“命名”、“购岛”、“视察”、“垂钓”、“扣人”、“购岛”闹剧,明目张胆,巧取豪夺我固有领土。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华民族体现出大“静气”和大“智慧”。这种“静气”体现了仁者爱人、以邻为善、以临为友的儒家精髓。仁者爱人,不等于仁者怕人。中国人不惹事,也从来不怕事。正如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所唱的那样“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们奉劝日本政府看好自己的家,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多听一听、想一想中国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上,从来不缺热血男儿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誓死力争,救亡图存。我们不可能让国际上个别跳梁小丑的一点小阴谋、小动作就毁掉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打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和节奏。

  在钓鱼岛问题上,针对日本的无理取闹,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气质和风格。中国政府发表外交声明,公布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派出海监船舶编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驳回日本方面无理抗议,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向联合国提交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根据事态发展,保留了采取军事斗争的权利和手段。这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行动,既体现了文明大国的成熟理性,更彰显了保卫领土、捍卫主权永不动摇、绝不手软的决心。这些措施重创了日本将钓鱼岛主权问题固化的企图,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同。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五千年沧海桑田塑造了华夏儿女“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稳重性格。当国家的核心利益遭到挑战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拿出爱国的实际行动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这次日本“购岛”闹剧时机选择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国国家领导人权力交替之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摆着是来搅局,趁机浑水摸鱼。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乱局、危局、险局,中国和日本一闹、一掐、一打,正中某些西方国家的下怀,这也是考验我们每一个国民“静气”和智慧的时候。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大多数国民都能理性爱国,能够坚守文明法治的底线,以大局为重,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把爱国当成简单的反日游行,坚决谴责、反对和制止“打砸抢烧”等不文明、不理性行为,不给政府和警察添乱,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自觉配合国家行动,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自觉做好本职工作,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坚定、开放、自信与自强,更有效地凝聚起捍卫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强大力量,赢得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尊重与支持。

  • 上一篇文章: 勤劳和开放造就中国经济奇迹

  • 下一篇文章: 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