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辉煌,走出了近代泥泞,获得了翻身解放,又在改革开放中被注入新内容,并在新世纪新阶段成为了全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革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
历史上,中国创造了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三大封建文明高峰,并以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四大发明传世。但进入近代,一方面西方工业革命发展起坚船利炮,另一方面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以至落后西方而饱受屈辱。但也正是在炼狱般的苦难中,在坚忍不拔的抗争中,形成了各民族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侮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起、后发制人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复合型民族的国家,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一些不同民族在一起合作的范例,也因而孕育了不同民族的仁人志士共同精诚报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以来,虽然民族多元、多流,且有的聚居一方,有的聚族一土,但都能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地以国家利益为重,让民族的利益服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利益,并在共御外侮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爱国志士,也体现出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即爱国主义与集体英雄主义相结合。
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如磐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流砥柱。许多爱国志士不管归属哪个民族,不管信奉何种宗教,都能在爱国报国上奋发有为,体现出伟大的民族精神。
“开放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华民族精神获得了时代升华。改革创新、竞争高效、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等新时代精神,又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鲜活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是随新偕行、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因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注入新鲜的内容。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时代,在新中国诞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60年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又丰富增加了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成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开放创新精神等。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各种灾害时涌现出抗风险、抓机遇、迎挑战的“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止”的进取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思路,都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10年又有了丰富和升华。有人用“奋斗、和平、忧患、爱国、仁道、忠信、人本,淳朴、宽厚、逍遥”等来概括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精神,但还不够全面。笔者认为,可把中华民族精神大体梳理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威武不屈的顽强精神、革故顺变的创新精神、谦恭宽厚的诚信精神、认同整体的和合精神、兼容并蓄的博大精神、重义轻利的道德精神、自觉内省的自律精神、戒奢节俭的勤劳精神、团结御侮的爱国精神、凝聚统一的大局精神、共创复兴的大国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财富,也是各个民族在不同时代逐渐累积和创造出来的,它们无疑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财富,是各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