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美国报纸衰颓之鉴       
美国报纸衰颓之鉴
[ 作者:展江    转贴自:东方早报    点击数:1081    更新时间:2009-03-20    文章录入:admin ]

 

展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当几年前美国资深新闻教育家菲利普·迈耶预言,报纸将在2043年某日的早晨寿终正寝的时候,人们的反应是多样的,有的人认为那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耸人听闻的“恐龙灭绝说”。

然而近期的美国报纸关门潮则似乎预示着,报纸这种最早的大众传媒媒介的消亡时间将大大提前了。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消息邮报》3月17日刚刚停刊,有150年历史的《旧金山考察家报》在上月初宣告歇业。另外4家大型报业集团也寻求破产保护,涉及一流大报《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以及多次因调查性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费城询问报》。世界知名的《纽约时报》自1851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内容权威严肃和财务稳健著称,最近也不得已忍痛将报社大楼租赁出去……

笔者观察美国媒体的发展史多年,虽然明显看到近年来报纸的颓势,但是其衰颓之快确实超过预料。因为有迈耶的“神算”在先,并且报纸通过媒体融合特别是推出网络版似乎在延缓衰亡的速度。

已有观察家指出,美国报纸困境一如预期,主因是互联网的后浪推前浪,传统上作为报纸“血液”的广告日益流向互联网媒体。当然还有金融危机带来的雪上加霜。但是,还有一个特殊因素,那就是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的媒体并购带来的媒体经济泡沫,现在看来逐渐破灭了,人力资源等内部成本飙升过度,因此媒体正在付出代价。

这给了我们中国报纸乃至整个媒体界怎样的警示?笔者认为,中美科技发展水平有异,媒体体制不同,不可简单类比。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对科技的重视无以复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此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民主法制的推进,媒介经济大行其道,甚至成为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项目。

市场化改革确实壮大了中国媒体硬件实力。但是如果说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媒体今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险境甚至绝境,那么中国媒体自有我们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当下中国媒体包括以下几类: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目前,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受众和市场竞争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前政协副秘书长、著名外交家吴建民所言,应该改变我们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外国人听不懂,甚至我们一般的民众也不愿意接受的现状。(《南方都市报》3月13日)

此外,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媒体不宜过度商业化。即便是市场化的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法则运作。而在前些年,国内媒体面对美国的购并大潮,一味称许效仿,掀起了媒体市场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的波浪。典型的“改革”举措包括:做大做强,重规模重名头;以上市为目标,试图在资本积累上搭乘证券市场的特快列车。导致的结果是,在媒体内部,商业文化日益挤占新闻文化的空间,看似顺应世界潮流,实际上将媒体的命运与资本市场捆绑起来,同时伤害和降低了新闻的品质。

毋庸讳言,美国报纸的衰颓令人不寒而栗,但是以客观公正为要义的新闻理念没有过时,恰恰是这一点赋予中国媒体在一个巨大的转型社会中的独特价值。毋庸讳言,中国媒体尤其是报纸远远没有进入美国报纸那般的严冬季节,甚至还在逆发达国家之势而上扬,因此给了他们比美国媒体进行多媒体融合的更多时间。另一方面,抛弃做大做强的商业主义梦想,以半公共机构、半企业运营的谨慎操作来应对市场迷局,并提前做好迎接传统媒体让位于网络媒体的那一天,似乎可以成为更多新闻媒体主管制定未来规划的参鉴意见。

  • 上一篇文章: 文化消费要成为“寒冬中的暖流”

  • 下一篇文章: 关于繁荣我国出版业的几点想法——兼谈如何改善我国书业营商环境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