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危机处理 >> 国际危机 >> 正文  
  失去技能最堪忧       
失去技能最堪忧
[ 作者:王建华    转贴自:新华网    点击数:852    更新时间:2009-02-28    文章录入:admin ]
“失去技能最堪忧”,这并非作者的杜撰,而是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报道的标题。这个标题形象地道出了英国产业工人技能退化,制造业走向衰退的现实。

  这篇报道说,如今的英国经济重金融服务业而轻制造业,产业结构严重扭曲。最近林肯郡林赛炼油厂的工人举行罢工并打出“英国工作英国人做”的标语,强烈抗议厂方雇佣外籍劳工。然而厂方管理人员表示,他们不雇佣英国人与薪水和条件无关,而是外籍员工拥有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使很多英国人难以企及。英国员工的技能参差不齐,无法形成团队合力,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英国曾经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但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重心逐步向金融、服务和教育等产业倾斜。加上政府经济政策将曾经引以为豪的制造业列为“夕阳产业”。在连续20多年冷落制造业,变卖汽车厂、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等百年老字号之后,英国制造业往日的辉煌已然荡然无存。虽然英国现在仍是位列世界第八的制造业大国,可是其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不到3%。代表英国制造业公司、工程公司和科技企业的英国工程技术劳工联合会宣称,英国的大规模制造业已经重蹈农业覆辙,踏上“死亡”的不归路。

  在经济繁荣,特别是金融和房地产业红红火火的时候,政府关注的目光很难转向衰落的制造业。如今金融和房地产吹大的泡沫终于破裂,而制造业依然没有丝毫振兴的迹象。人们开始担心制造业过于衰落。特别是面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强有力竞争,英国制造业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踏上英国,到处都是废弃的厂房,走进英国的商店,满目皆是进口产品,难觅“英国制造”的字样。如今,制造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仅为16%。英国政府虽然大力强调技能培训,但是政府技能培训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英国制造业近年来开始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据英国工程雇主联合会调查,英国500家被调查的制造业企业中有200家已经将生产转移到亚洲国家。

  当金融风暴骤然刮起,全球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时,英国政府似乎突然发现,只有制造业才能力挽狂澜。为此,英国政府发起“制造业战略”,希望再现辉煌,挽救经济颓势。
  • 上一篇文章: 美国救市措施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 下一篇文章: 经济危机会导致各种危机迸发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我国重提举国体制搞科研 提…[85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