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多读者的响应中知道,所有的人对贪污都深恶痛绝,不少读者认为贪污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无法根治,笔者不以为然,「中国人」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贪污不是中国人的天性。而且,从香港经验以及香港「廉政公署」成功的案例,在华人世界,贪污不是绝症。
贪污现象在中国比较严重,有其帝制、人治、德治、反法治等历史因素、思想因素。在中国古文明一起步就有反法治思想,儒家所谓的「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并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徒法不能自行」等。
战国时代虽然法家兴起,且有儒、法之争,但是儒、法立论的基础,尊君、强化王权统治、建立社会秩序则相同,与西方古希腊时代立法的目的在调合君王、贵族、公民、奴隶之间的矛盾,划分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大不相同。在西方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梭伦宪法」就有人民代表参与立法,就有专责立法机构──人民大会,就有三权分立及人权观念,而中国始终没有。
中国法治思想停滞不进,连带无法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官制度、薪俸制度、退休制度,所以中国官员的贪污一直比古欧洲国家严重,但是贪污在中国绝对不是绝症。以台湾为例,两蒋时代重用了不少品德、操守、能力都超强的官员,这些财经官员多能清廉自持,鲜有贪污者,但是基层公务人员,尤其基层警员、税务人员、海关官员、负责工程发包及物料采购者,贪污之风甚为普遍。
后来蒋经国大力整顿,从改善公务员待遇、建立公务员退休制度、政府建立预算制度强化肃贪制度着手、调查局直接派员进驻每一个政府基层组织(当年叫「人二」),是人事第二组的意思,后来叫「政风室」,台湾政府贪污风气大为改善。此外,中央除警方外,设有「行政院公务人员惩戒委员会」、监察院等,雷厉风行打击贪污,蒋经国的表弟王正谊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长,涉嫌收贿,被判无期徒刑。
台湾在蒋经国后期政风渐入佳境,可惜蒋经国早逝,李登辉上台到陈水扁执政,二十年来李、扁加起来延宕了台湾法治化的脚步。虽然如此但是台湾政府基层官员大多洁身自好,鲜有贪污者,这种情形与两蒋时代高层清廉、低层有贪污的情形相反,何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薪俸优渥、退休制度健全、退休金及终身俸足以安度余年。其二从预算制度到「政院采购法」,到政风制度、调查局「洗钱防治中心」的功能,让一般公务人员没有贪污机会。其三,台湾中产阶级已经形成力量,政府官员面对百姓不敢弄权玩法,更不敢公然索贿。
至于陈水扁纰漏捅得那么大,主要有二个原因:其一,陈个人品德恶劣,贪腐成性不知羞耻。其二,陈挟其泛绿共主身分,以台独建国之名自欺欺人,自以为以其特殊之政治资源可以逃过法律之制裁,但是陈水扁忘了在台湾多年依法行政的结果,「凡是走过必留痕迹」。陈水扁卸任前买了五十台碎纸机,日以继夜地销毁资料,但是陈水扁哪里知道以台湾政府体制之健全,再搬五百台碎纸机也不可能把所有相关证据完全销毁。陈水扁既贪又愚,所以落此下场。
香港在一九四九年后,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持续繁荣数十年之久,香港政府最高领导人为英政府派来之总督,香港政府高层几乎都是英国人,英港居民九十以上是华人,来港英人很容易与中国人同流合污,香港警察、税务员公然索贿,香港高级警官东窗事发以后多半逃往台湾,或做寓公,或被台湾情治单位吸收,多半逃过法律制裁。
六十年代,香港一位英国派来的总警司(公安厅长)葛柏,任职长达二十二年,立功无数,还曾获英女王颁奖。一九七一年加拿大通知英政府,加国某银行英人名葛柏有十二万元加币存款,后来葛柏被调查,在其车内搜出三本账册,共两百多页,收贿范围遍及狗、马、歌厅、妓院、赌场、毒品,共得四百三十万港元。港政府要求葛柏一星期内交代金钱来源,否则逮捕,葛柏清楚香港警方作业及法院起诉流程,葛柏于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逃回英国,葛柏逃亡,港人认为港政府放水,引起港人愤怒,居民、学生举行大游行,诉求「反贪污」、「捉葛柏回港受审」。后来港府与葛柏经过漫长的斗法,终将葛柏引渡回港受审。
一九七四年香港成立专责之肃贪机构「廉政公署」,并直属港督,以执法、预防及教育三管齐下的策略打击贪污,透过立法港府通过「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及「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赋予「廉政公署」广泛的调查权,如公署有查阅银行帐目、扣留及审查政府商务及私人文件。要求嫌犯提供收入支出详细资料等等。
「廉政公署」成立以后,香港政府贪污几乎绝迹,成为全世界最廉洁的政府,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台湾也有多人研究香港「廉政公署」的功能架构及成就,甚至民间常有人呼吁台湾也成立廉政公署,由王建煊(现任监察院长,曾任财政部长、新党领导人及立法委员,个性耿直清廉素孚人望)出任署长一职。香港回归以后,「廉政公署」,根据一九九○年通过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了廉政公署的法律地位,「廉政公署」最高领导人为廉政专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提名,报国务院同意任命,专员独立行使职权向行政官负责,其余组织、架构、功能皆不变。
贪污不是绝症,打击贪污要有整套的方法,要有恒心、有决心、要全民参与,最重要的是要不信邪,因为邪不胜正。
注:本文刊登于「独家报导」106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