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  
  我们民族需要沉思的美德和习惯       
我们民族需要沉思的美德和习惯
[ 作者:中华亲爱家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79    更新时间:2009-01-13    文章录入:admin ]

 

人类的思考,有许多状态。其中有一种状态,叫沉思。

沉思,不是出于物质的功利,而是出自心灵的需要。不是一时兴来所至,而是已经成为习惯。不是着眼于枝节问题,而是着眼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根本性问题。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思考。不是以任何人的是非为是非,而只是以事情的真相为是非。不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是抵御其他因素的干扰,在最艰苦最无助的情况下,也要把思考坚持下去。

这样的思考,必然具有强烈的穿透力,能够拔开重重迷雾,把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必然能够透过种种假像,揭示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揭示人性的真正需求。这样的思考,必然具有非凡的集束效应,从石头中生出烈火,温暖着整个世界;从黑夜中生出光明,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

古往今来,在世界各国,都有许多人,热爱沉思。如古印度婆罗门教许多贤达,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思,古罗马皇帝奥勒留,中世纪基督教学者奥古斯丁、尼古拉库萨,近现代的帕斯卡、康德、梭罗、克尔凯郭尔,均属于沉思之才。他们不慕荣华,不恋虚名,不辞劳苦,不畏冷言冷语,其中有的甚至过着独身生活,皓首穷经,思索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奥秘。用毕生的辛苦,终于换来丰硕的收获。他们所著之书,成为人类文化经典之作,世代相传;他们的教诲,像涓涓清水一样,滋润着无数热爱真理的人的心田,给他们真理、希望和勇气。

因为沉思如此重要,所以许多有识之士,赞美沉思。现代中国最有才华的学子之一张中晓说:“博览别人的不同意见和思想,能够有刺激思维能力、引起许多好的思想的好处,但是所引起的是另一些意见——相同的意见或相反的意见,而不是真理。只有沉思,才能征服意见,说出真知灼见。”而印度诗人、伟大的思想家泰戈尔,则援引《蒙达迦奥义书》充满激情的一段话,赞美热爱沉思的人:“他们是以充满智慧的认识获得最高灵魂的人;是在统一的灵魂中发现最高灵魂与内在我具有完美和谐的人;他们是在内心摆脱了全部私欲而亲证最高灵魂的人;是在今世的全部活动中感受到他(最高神),并且已经获得宁静的人。贤者是全面证悟了最高神的人,他们已经找到了永久的宁静,与万物结合而进入宇宙生命中。”

简单的思考,人人可及。在某一具体领域进行思考,亦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所以即使在科学落后、社会动乱、政治专制的时代,也会出现兵法、历法、数学、文字、乃至刑侦之学。但沉思作为人类最高境界的思考,甚出现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需要许多现实条件。尤其与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如果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严重缺陷,则难以有沉思现象的发生。中华民族重实用、重经验、重弃同存异。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固然有实用性的技术,却难以有科学;固然有道德教诲,却难以有伦理学;固然有八卦,却难以有哲学;固然有“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却难以有宗教。整个社会严重缺乏沉思之风、沉思之才。在享受最多教育、因而最具备沉思潜质的知识分子中,一向具有太强的“学而优则仕”的心态。这使中国知识分子只能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人既而优则仕,既然仕了,就不必再学;另一部分人学虽优却未仕,只有自嗟自叹,或呤诗作赋,自娱自乐;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一心一意求真理、把读书悟道当做人世间最美好的事,这样的知识分子,历来稀罕!!!

这种不重沉思的习惯,既使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变得平庸、肤浅,除了从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寻找人生意义,除了从拥妻抱妾、饮食男女中寻找人生乐趣,除了从当官做老爷、骑在他人头上作威作福中寻找自身生命尊严之外,便再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其他人生意义、人生乐趣、人生尊严;也使一次次的灾难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没有办法升华为真理和智慧,从而使几千年过去,中华民族的文明仍然难以有太大的进步,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很不明显。懒于沉思,短于沉思,是我们民族无法掩盖的一大缺点。

当前的现状又是如何?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已经在自己的历史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变得更加热爱深思了?我看不到有这种迹象!谁都把权力、利益、地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而对自身的修养、社会的责任、真理的热爱,却认为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事。人人都想抄近路,依靠小聪明、小心计,投机取巧,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惊人成果,谁都不想坐冷板凳,谁都不想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做学问。人人都只关注社会当前的发展、民众当前的需要,谁都没有站在更高处去俯瞰人性,深思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人人都察言观色,生怕得罪哪个官员,生怕得罪哪尊菩萨,生怕得罪千年不变的陈规旧俗,生怕得罪自己所在的社会阶级、阶层,谁也没有勇气和诚心以真实的自我面对大千世界。什么都研究,什么都要懂得一些,却什么都不肯深入,什么都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与古印度婆罗门教许多贤达相比,与古代学者毕达哥拉斯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与近现代西方学者如帕斯卡、康德、克尔凯郭尔相比,也相差了许多个档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会有一个个国学大师、学界新星招摇过市,营造出学术繁荣的假象,但这种学术假象的背后,充其量只是类似于《于丹论语心得》 之类的心灵鸡汤,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无情的岁月所淘汰;哪里有真正有价值、既启迪当代人智慧、又值得后代人尊敬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我无意于劝导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像古印度、古希腊、欧洲中世纪学者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谢绝人世交往,只是以闭门苦思高深之理为业。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养成尊重沉思的习惯,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翻翻古往今来一些圣贤的沉思之作,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我只是希望那些真正有才华、有灵性、足以在中国未来思想史、乃至在世界思想史占据一席之地的那部分学者,能够抵抗住尘嚣的诱惑,经得起艰苦生活的考验,形成热爱沉思的美德和习惯,以全部身心投入探索真理,把获取真理当做人生第一重要的事,当做人生幸福的最根本标志。

只有沉思,才能得到更深刻的真理,而不为似是而非的谬论所欺骗。只有沉思,生命才会更真实的意义,才是人生更深刻的幸福。只有沉思,才能找到真正的强国之道,并使强国之道越走越宽。

  • 上一篇文章: 社会反应论

  • 下一篇文章: 建筑的精神分析:三维民族与二维民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