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遏制学术腐败就该动真格         
遏制学术腐败就该动真格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日报    点击数:572    更新时间:2008-06-26    文章录入:admin ]
近读复旦大学处理三起学术违规的消息,令人振奋。深感在遏制学术腐败方面,该动真格了。
  不可否认,在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的30年间,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科研成果不断诞生的新气象。但是,在学术复兴、学术繁荣的大潮中,也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学术界的一些人为了博取个人的名利和地位,不惜抛开学术良知,使抄袭、剽窃、造假之风暗流涌动,甚至有的知名教授、著名人士也混迹于伪科学之中。学术腐败像病毒一样给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和伤害。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需要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严格监管制度,更需要像邹承鲁等“打假英雄”那样,和学术不良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打击学术腐败,管理部门责无旁贷。近年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先后制订出一些相关规定。不过,遏制学术腐败不能仅仅停留在发“红头文件”的层面,不能像邹承鲁院士生前所警告的那样“光说不练”。从一些网站的留言中我们看到,公众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人们殷切期盼着早日祛除学术腐败的“毒瘤”。如今,复旦大学敢于自揭家丑,对学术不良行为公开作出处理,开弘扬正气之先河,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高等学府清除学术腐败的决心和勇气。
  反对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也要“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近年来,高等学府被曝光的学术不良行为有几百件之多。查清这些学术腐败案件,不仅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还要有“顶住压力”的胆量和魄力。因为,有的学术腐败涉及到院校领导人的利益,曝光和清查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障碍,甚至会被扣上 “侵犯名誉权”、“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帽子。据报道,此次复旦大学的调查也受到过阻力。因此,祛除学术腐败并不比治疗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容易。
  对于学术腐败,我们没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复旦大学参加调查的俞吾金教授说得好:“如果我们选择沉默,就是对不诚实行为的许可和默认,这对那些勤奋努力认真做研究的师生是不公平的。”依靠有社会责任感的内行专家、依靠公众真凭实据的举报,一桩桩学术腐败案例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记得揭露邱氏鼠药时,王夔等几名科学家曾被告上法庭,方舟子在批评武汉某教授造假时,也成了被告。然而,最终胜诉的还是维护科学尊严者。
  维护学术尊严,维护大学学风、人文精神和学术地位,这是一所大学最起码的标准。对于中国高校来说,当务之急是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涤荡心浮气躁的风气,重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遏制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不仅是中国高校重塑大学精神的起码要求,也是世界所有国家学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 上一篇文章: 科学方法论与民族精神的升华

  • 下一篇文章: 匠人与大师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2]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