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危机处理 >> 国内危机 >> 正文  
  赈灾考验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现内在人性光辉         
赈灾考验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现内在人性光辉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成都商报    点击数:1142    更新时间:2008-05-17    文章录入:admin ]

 

   一次震灾,使企业社会责任变得触手可及。
  不是捐款最多的企业,才是最具责任感的企业,但企业在短时间内捐出善款,公民在第一时间捐款献血,体现出这个社会内在的责任与人性的光辉,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们无法再触摸因震灾而逝去的生命,无法拉住那一双双小手,但是,通过一线救援的人员,通过源源不断运往灾区的物资,我们实实在在触摸到了拉住生命的火热的手。
  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救灾过程中爱心、有效的官方与民间组织与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结合到了一起。
  以企业家的捐款渠道为例。5月13日晚,中国企业家论坛、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等8家企业家组织的代表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四川救灾行动。一系列行动随之展开。
  捐款有专用通道。8家企业家组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协议,在该基金会设立“拉住孩子的手—中国企业家联合赈灾行动”专账,接受企业会员的捐赠。捐赠企业或会员个人可将捐赠款直接汇到中国扶贫基金会账号,由该基金会负责捐款的执行,8家组织的秘书处负责监督落实。
  捐款捐物有评估机制。中国扶贫基金会对救灾物资的发放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由受灾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通过统计选票,选举出最需要救助的灾民,并张榜公布……
  不仅如此,所有的媒体都在行动,统计各行业的捐款数据,为各家企业的爱心设立排行榜。社会搭就的无形信息之网,保证了所有慈善行动基本上公开、透明。
  毫无疑问,在大灾来临的关键时刻,企业的第一反应是判断企业企业责任感的重要依据。我们关注到一些企业在灾难第一时间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如招商银行,如人保、如华宝兴业、英特尔等等公司,说明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内在地生长于企业的文化中的。而个别银行却逆势而为,对慈善捐款收取手续费,虽然在压力下已经取消,却让人联想到种种收费行动,显示出这些企业缺乏责任文化的现实。
  只有同时具备管理能力与责任感的企业,才能够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得到民众的信任,并紧紧抓住灾区那一双双吁求援助的手。

  • 上一篇文章: 雪灾让我们学会居安思危

  • 下一篇文章: 同一个国家 同一个梦想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