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危机处理 >> 危机对策 >> 正文  
  全球变暖 中国积极应对         
全球变暖 中国积极应对
[ 作者:记者黄抗生    转贴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819    更新时间:2007-12-22    文章录入:admin ]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5日在印尼巴厘岛落幕,180多个国家的代表经过多方角力,在最后时刻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 》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在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和与会代表的赞赏。

  今年入冬以来,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感到,京城的冬天越来越暖了:初雪比往年晚了10天,11月、12月平均气温超出正常年份2℃~3℃。

  据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专家预测,2007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150年间第六个最温暖的年度。而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小组提供的数据,在有记录以来的最温暖的12个年份中,1995年至2006年12年中就有11年上榜。

  气候变暖,中国将成受害最严重国家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是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

  二是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而华南与西南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

  三是近50年来,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

  四是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五是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而未来中国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

  12月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一份预测报告,称到2070年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风雨,预计全球灾民人数将达1.5亿人,几乎是现在的4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5万亿美元,是现在的10倍多。而损失最为严重的将是中国,达到11万亿美元。受灾最严重的城市为美国迈阿密,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广州等亚洲城市。

 

  冰岛杰古沙龙湖消融漂浮的冰川一角

  人均排放,中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而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人均排放也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 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推进节能,发展低碳和可再生能源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今年6月再次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节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支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2.9%和7.2%。可再生能源2005年也已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应对变化,中国仍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自然条件看,中国气候相对较差,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世界少见。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200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而土地荒漠化面积已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7.4%。

  从能源结构看,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在200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而中国高达68.9%。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

  从人口情况看,由于中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约有7.5亿的庞大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每年也有1000万以上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这使得中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要持续增长。

  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

  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发展的难题需要解决,但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将继续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到2010年,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200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

  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到2010年,通过有序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分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0.5亿吨、1.1亿吨。通过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分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记者 黄抗生)

  • 上一篇文章: 危机管理的三项修炼

  • 下一篇文章: 访军事科学院专家:“关键时候还是要靠解放军”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1]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