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和平崛起 >> 正文  
  领悟中国 读懂中国         
领悟中国 读懂中国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作者赐稿    点击数:1593    更新时间:2007-09-25    文章录入:朱蓬蓬 ]

 

         中国人身在中国,应该领悟中国,读懂中国。(“读懂中国”是《南方周末》的广告公示语,非常有启示意义)之所以说中国人应该领悟中国,读懂中国,因为外国人也努力在领悟中国,读懂中国。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改革正在向深度探索和挺进。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多角度的,形成的理论观点甚至可以是相对立的。无论是教育、医药、住房、分配、金融、股市等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众多复杂的情况。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任务,大致已经归结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但涉及到具体领域和操作,说不清道不明的疙瘩和纠缠还多。例如,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U形大回转,是市场还是政府主导?土地与房价的控限和地方政府的扩展能一致起来吗?国际和国内对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的评估,以及我们自己的决策会怎么样?中央和地方关于财税、资源及干部管理的集中与下放怎样才能合理?城乡经济建设关系的平衡与协调,通货膨胀与物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如何才能使人民群众满意?

种种体制内主流精英所思考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均呈现出复杂情况,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条件下,笔者读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文章。但可以肯定地说,众多在争辩中、在研讨中、在征询中的主张,除了20%的专家学者精英及上层体制内人士,可能对改革前景心中有数有点眉目外,80%的广大公民是很难对诸如此类的复杂问题有个清楚的理解或认识的。也就是说,很难领悟,很难读懂。

有意思的是,近日,时评家刘洪波,直截了当地批评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等人的“科学的经济利益和谐观”:他们对和谐理论的阐述,有故弄玄虚的嫌疑。如:要搞差异性和谐,不能搞平均主义和谐;要搞奋发性和谐,不能搞福利主义和谐;要搞自比性和谐,不要搞互比性和谐;要搞相对和谐,不要搞绝对和谐;要搞动态和谐,不要搞静态和谐。似乎只要人人心态好,观念正,就社会和人际关系就和谐了。

关于分配不公的问题,本来是客观存在,在老百姓看来,很简单,只要调整得差距不太大就解决问题。理论家把事情说得过分复杂了,就会有漏洞。所以刘洪波问:“观念正确了,利益就和谐;大局为重了,人际就和乐;向内使劲了,内心就和美。如果真是这样,构建和谐岂不就是一场思想政治工作?”

刘洪波问得完全在理,但人家也可以反质问:“构建和谐难道不是一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大业离得开思想政治工作吗?”赖斯在中东问题上也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呢!普京在确定或安排接班人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呢!

本来,在分配问题上的不和谐,关键在于差距太大。缩小差距需要掌握的是一个“度”,需要研究的也是一个“度”。说许多务虚的不着边际的话,貌似学问深奥,实际空虚无聊。

又例如,笔者近日也读了不少关于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宣告,要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的推进,在中国是渐进的,但渐进不等于是停滞不前······

中国的村民自治选举已经从试点到推开,到底如何,只看到零星的报道,未见全面的总结,县的民主选举也已经试点,但也未见分晓。民主的建设,当然是渐进的,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渐进也不等于是停滞不前,这谁都知道,还需要长篇大论地写文章吗?一些自以为是权威的专家学者说这样的话,实际全是废话。

再例如,龙永图先生提出基本医疗保险政府不能大包大拦以后,引起了剧烈的争议。其实,政府从来就没有对医疗保险作过大包大拦,既不可能大包大拦,也没有本钱大包大拦。在中国的特色是,一部分人在保险公司自己投保,一部分人自己养儿防老,一部分人靠房产租金养老,一部分人靠祖传遗产或存款利息养老,政府要包也包不下来,龙永图先生是担的什么心呢?关于养老保险,政府是有责任的,这毫不含糊,但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需要斟酌······

说到底,许多关键的问题是在于“度”。

自从毛泽东批评“八股文”以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各类四平八稳的空头文章,依然多如牛毛。

2006-1-26,笔者在人民网发过一篇文字,对教育部长周济关于社会科学文章的直言“有感”。周济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说,“十五期间,高校教师出版著作11万部,发表论文近100万篇。但这些著作和论文大都低水平重复,且理论脱离实际。”“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重任相比还不适应。” 

当时,笔者以为,对于泛泛而谈之作,既不能指导理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浪费了几十万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费,又有什么意思呢!这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试想,11万部著作,100万篇论文,洋洋大观,如果都是脱离实际的不起作用的废话,那是作践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属于废话的社科论文,依然汗牛充栋,洋洋大观。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对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做了全局性的深刻考虑,诸如公务员和政务员、民族分裂主义的潜在威胁、甚至要警惕像苏联那样的,由于社会对抗党内的分歧而可能引起国家的分崩离析等等。他站得高,看得远,毫无顾忌地扎扎实实地提出了若干“风险控制”中的敏感性问题。

即需要坚守的四个底线:“改革不夭折,国家不分裂,社会不对抗,政权可持续。”

这四条底线,的确是值得注意的。笔者以为,四条底线中最关键的就是社会不对抗。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有社会对抗的存在和发展,改革就有夭折的危险,国家就有分裂的可能,政权也就很难持续稳定地维持。

那么如何防止社会对抗的存在与发展呢?党国英没有谈及。依在下之见,具体来说就是要重视民间的疾苦,妥善解决各地群众的上访,各级党政干部都要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所告诫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十七大即将召开之前,重庆市委派出上万干部奔赴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是一种主动出击的好注意。有前瞻性。

领悟中国,读懂中国,在错综复杂的改革中,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是艰难的。但我党的传统是群众看干部。80%的人民群众,其本质“是党指向那里就奔向那里”;“党叫干啥就干啥”。而改革的底线,无论有多少条,说到底在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所有的改革都是一句空话。

为什么?因为中国没有反对党,只有参政党。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而且这个执政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党,有七千多万党员。这个党,由于它的崇高威望,已经集中吸收了中国的99%的各路精英人才,在改革中,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民主政治,只要七千万党员中的15%20%的精英,理解了“市场经济”,懂得了“民主政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坚决实干,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就有了保证。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修改党章,要把科学发展观等十七大将要决定的大政方针,都写进党章中去。这将是对所有党员的一种约束。非常好。
    领悟中国,读懂中国,但愿精英们去认真研究,少说空话,多作调查,结合实践,提出建议,让中央决策参考。而我们老百姓就只要等中央作出决定,13亿人民都按党中央的号令行事,中国的崛起和复兴还能什么含糊呢!

2007-9-25中秋节

  • 上一篇文章: 农民变股东,中国面临新的土地革命

  • 下一篇文章: 国际地位不能只看GDP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0]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5]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6]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8]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0]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