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  
  为了崛起,国民必备的三颗心         
为了崛起,国民必备的三颗心
[ 作者:等剑的人    转贴自:中国战略论坛    点击数:1456    更新时间:2007-04-20    文章录入:admin ]


  近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且不说GDP持续高速增长,也不说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更不必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单说还在憧憬之中的中国航母,就足以让很多国民豪情万丈了。然而相比物质层面,中国人在精神层面却显得有些滞后。网络上关于“崛起”与“复兴”的种种谬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复仇论--中国崛起后要对曾经侵略过自己的国家(民族)进行报复;新中心论--中国要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大一统论--一统天下……当然,相反的论调也有,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这些谬论的出现和流传,显示出中国国民还没有做好崛起的心理准备,具体地说,还缺少“三颗心”。

  1、平常心

  面对国力的增长,许多国民头脑发热,忘记、无视甚至歪曲了中国崛起的目的。他们高喊着“中国可以说‘不’了”,对国际社会中一切未能满足中国意愿、要求的决定不满,为每件华人利益遭到损害的事情咆哮。至于未能满足中国意愿的原因,华人利益受损的始末,他们莫不关心,或者说,他们认为那不值得关心。这便是缺少平常心的表现。无论中国的国力如何增长,中国都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中华民族都是全人类的一支,我们不应(也无须)要求得到高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待遇。

  2、责任心

  一个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承担起与其能力相称的责任。如果能明确这一点,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对外援助”、“免除援非贷款”之类的事愤慨了。而事实上,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冤枉钱”,只有直接回报与间接回报、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之分。回头看去,中国取得今日的发展成就,难道就没有利用其他国家的资金、技术、资源吗?说得形象一点,这就是国际社会中的“先富带后富”,我们虽说只是相对的“先富”,但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3、包容心

  现在有这种现象,部分国民一听到别国建“孔子学院”就欢欣鼓舞,一听“圣诞节”就愁眉不展。不错,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过这里的“民族”,可不仅是指中华民族。难道有人规定了“只有中华的文化才可以走向世界”吗?远有唐朝,近有美国,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越是强大的文明就越能包容异己。何况,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在各个文明的交融过程中进行的。离开中国的指南针,欧洲不会迎来“地理大发现”;没有欧洲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乏包容异己的胸怀,事实上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也许有人会说“崛起离我们还很遥远”,但其实“崛起与否”只取决于我们“是否做好了崛起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我们正在完成,精神上的准备,你做好了吗?
 

  • 上一篇文章: 以德治国与诚信文化

  • 下一篇文章: 大国崛起要有道德尺度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