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缺点教训 >> 民族之缺点 >> 正文  
  爱国主义的误区(上)         
爱国主义的误区(上)
[ 作者:熊飞骏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50    更新时间:2007-02-11    文章录入:admin ]

中国是一个高呼爱国口号最响亮的国家,也是一个对卖国贼惩罚最严厉的国家。按常规逻辑中国人应该拥有人类世界最高的爱国热忱和勇于为国牺牲的壮志,可实际情况却与宣传的相去甚远。
  甲午中日战争末期,驻守刘公岛的北洋舰队居然出现集体威逼主帅向日本投降的丑剧,还拒绝按海军投降的惯例凿沉剩余舰只,把军舰供手送给日本人。在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来远威远两舰舰长居然上岸嫖妓去了,结果两舰当晚被日军敢死队偷袭击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汉奸军团破世界记录!在前面打头阵和在后面贡献残害中国人毒计的大多是中国人!没有当汉奸的军队临阵脱逃者也比比皆是,最辛辣的国耻是日军127个骑兵进入热河省时,用重炮和机枪装备起来的中国军团闻风丧胆,开始了人类世界空前绝后的逃跑竞赛,结果居然让127个日本骑兵占领了热河省会。
 …………
  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概括。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国家没有对公民切实负起责任外;国民的爱国主义感情存在很多误区,形形色色的伪爱国主义甚嚣尘上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误区之一:对外强硬就是爱国。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前的磨擦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国际磨擦上总喜欢保持强硬的姿态,因为对外强硬在绝大多数国人心中被视为爱国的表现。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的最大误区!如果磨擦冲突方对我们确有不可调和的敌意,我方的礼让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并招致对方得寸进尺,且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战胜对方时,对外强硬也许是爱国的;但当我们和磨擦冲突方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的原因属于误会、价值观不一致或误中第三方挑拨离间计,且对方力量比我们强大或势均力敌,强硬会付出更大代价时,对外强硬就很难称得上是爱国行为了。
  如果对外强硬等于爱国,萨达姆就应该是伊拉克的民族英雄了。萨达姆对美国够强硬的,连餐馆和商店的门口地面砖上也要画上美国总统的头像供进出人千百次地践踏,可萨达姆对美强硬的代价是什么?在紧要关头他用生命捍卫伊拉克了吗?萨达姆是民族英雄吗?不是!绝大多数伊拉克人不但不承认他是民族英雄;还把他当成残害伊拉克人的凶手处以绞刑!萨达姆强硬爱国的成果就是在他执政期间,伊拉克公民的人均收入下降了十倍!三十多万无辜伊拉克人惨遭屠杀,社会精英差不多被屠杀磬尽,别忘了这个国家只有区区两千万人。他信任并重用的共和国卫队萨达姆敢死队在美军入侵时全部临阵脱逃,权贵人物则逃得更快。
  当我们与别人合伙做生意时,如果我们的合作伙伴稍不顺心就浑身长刺咄咄逼人,你还会与他继续合作下去吗?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非战争时期大多是生意伙伴,生意讲求和气生财”“求大同存小异。只要合作下去对我们有利,就大可不必因为文化或价值观的原因大动肝火。就算对方真个是我们的敌人,强硬也不见得是战胜敌人的有效武器。当我方力量处于明显的劣势时,强硬对国家甚至是有害的;韬光养晦才是战胜强敌的上乘国策。三国时期陆逊击败力量比他大十倍的关羽集团就是先装孙子,然后在对方丧失警惕时发动出其不意的突袭。战无不胜的关羽对东吴骄横强硬动辄骂娘的代价则是走麦城阴沟里翻船。
  对外盲目强硬有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当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可以化解纠分时,如果我们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的开仗架式,对方就会认为我们不可理喻,是无赖!一旦形成这样的印象,对方要么中断与我们的合作,把我们从双赢的生意圈中排挤出去;要么把我们划到敌人那一边。
  中国是一个做梦都想找到盛唐感觉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民族振兴的宏图壮志,就得谋求一个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敌人应该越少越好,尤其是不能在赌气的冲动下招惹文明的强敌
  我们大可不必当自己的力量还只能算只兔子时,就因为狮子在远方作了一个不友好的表情而冲上去煽对方一个耳光。
  义和团式的伪爱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义和团虽然已成为历史,但义和团式的思维仍深深植根于部分中国人的心底。今天中国人虽不会干出向所有与中国有邦交的国家宣战那样的荒唐事,但动不动就和没有敌意的文明国家较劲且高呼打倒或口诛笔伐者则比比皆是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 下一篇文章: 爱国主义的误区(中)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中国的深层悲剧:富人没有远…[1011]

  • 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悲剧性误…[968]

  • 马英九胜选的十大启示[1233]

  • 腐败容忍——一种可怕的时…[1167]

  • 爱国主义的误区(下)[219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