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概况 >> 中华礼仪 >> 礼仪服饰 >> 正文  
  教师节:一个反思的时刻         
教师节:一个反思的时刻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世纪中国    点击数:11654    更新时间:2004-09-17    文章录入:tingting

自1985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9月10日确定为教师节[1]至今,“教师节”在中国实施已逾20年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与其他同行一样,为能够享有社会和人民所赋予我们的这种崇高荣誉而感到骄傲,为能够从那些来自学生的贺卡和鲜花中享受到“感谢”和“爱”而感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恢复正常教育20多年以后的今天,伴随着中国各种情势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必须对“教师节”的含义加以重新审视。

  众所周知,自1957年“反右运动”以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的地位以及教育的事业蒙遭了严重的摧残。正是为了矫正上述情势,为了重新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并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也是为了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以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和人民才重新确定了“教师节”。但是,从当下的情势来看,尊重知识的问题已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象征“知识”的学位甚至演化成了稀缺资源,因而作为一项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据此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在当下教师这项职业已经达致了等同于或高于其他职业的地位的情势中,在当下各种学术腐败现象充斥教育领域的情势中,教师这项职业是否还“当然”具有比任何其他职业更优越的道德地位呢?或者说,教师是否还能够仅依凭其教师“身份”就“当然”享受来自于学生的“感谢”和来自于社会的“尊重”呢?

  我认为,作为教师这项职业之内容的“教书育人”,与任何职业的工作一样,并不具有比任何其他职业的工作更高的道德性,因而任何教师都不能够当然地享受来自于学生的“感谢”和来自于社会的“尊重”。因为我们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一如为顾客提供服务是各种服务员的本分一般。因此,教师是否应当享受来自于学生的“感谢”和来自于社会的“尊重”,完全取决于每个具体的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是否能够令学生和社会感到满意,完全取决于每个具体的教师是否担当了教师应当担当的“师表”作用。显而易见,这种认识要求每个具体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否应当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和感谢进行反思和检讨。

  就“教师节”的认识而言,上述所论在根本上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每一年的“教师节”,不应当仅仅是教师获得“感谢”和“鲜花”的节日了,而且也应当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最严肃的反思和检讨的一个时刻;换言之,“教师节”既是人民和社会赋予教师的一项崇高荣誉,也应当是人民和社会为教师反思和检讨自己的教育工作所订立的一个时刻和确立的一项判准。正是经由这一对“教师节”的认识转变,真正地在教师中确立起一种与其他职业相同的职业道德。

  最后,让我们——作为教师职业中的一员——从现在开始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教师节”的存在,不仅会因为我们出色的教育工作而使我们得到鲜花和掌声,而且也同样会因为我们的失职和错误而使我们背上耻辱的名声。

  注释:

  [1]在历史上,我国曾多次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和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进行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雅称“双六节”。1949年后,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而且当时的教育部也通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

  • 上一篇文章: 民族之花——旗袍马褂

  • 下一篇文章: 中国节庆与华服:中山装曾被公认为是“国服”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3]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10]

  • “碳达峰”“碳中和”:是…[13]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9]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9]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7]

  •  
     相 关 文 章
  • 教师节应该有主题[211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