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强国摘录 >> 正文  
  强国摘录(73)         
强国摘录(73)
[ 作者:觉远    转贴自:诚正民族精神研究所    点击数:2960    更新时间:2004-05-16    文章录入:huaxunfz

 

  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胡锦涛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温家宝

  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温家宝

  中国政府致力于两个保护:一个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一个是保护财产权利,既要保护公有财产,又要保护私人财产。
  ——温家宝

  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
  ——温家宝

  在中国,把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结合起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温家宝

  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中国已经制订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我们清醒地估计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要克服许许多多可以想见的和难以预料的困难,迎接各种各样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不持有这样的危机感。
  ——温家宝

  当今世界的潮流是要和平、要发展。中国的发展正面临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温家宝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温家宝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我们主张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和深入的文化交流。
  ——温家宝

  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

  中国在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前提下,开放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重视利用世界市场、资源,按照共同的有效规则和趋利避害的原则,在平等竞争中力争双赢互利。与此同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有能力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给别国制造麻烦。
  ——郑必坚

  “和平崛起”特指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叶,在和平环境中,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一直坚持走这条和平的发展道路。
  21世纪头20年,中国将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中国的发展对别国也是机遇,若不给别国提供机遇,中国自身也将失去机遇。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建设力量而不是破坏力量。
  ——郑必坚

  对机遇的科学认识能帮助中国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这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机遇总要在克服困难、战胜风险后才能得到;能否把握机遇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内部因素;给别人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机遇;中国目前在全球处于的弱势地位更要求打开思路,找到发展的新机遇。
  ——郑必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亚洲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这源于亚洲经济优于世界的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应面对全球的共同挑战,扩大大国间的共同利益,探索大国间的合作途径。
  ——郑必坚

  中国是个中度缺水的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吴季松

  中国水资源供需达不到平衡关键在于缺乏对全面节水的管理,要树立全民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价格杠杆节水。
  ——吴季松

  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要创新和建设节水的制度、节水的经济、节水的科学技术和节水的文化。
  ——吴季松

  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4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出现重度缺水。
  ——《水利部官员:我国中度缺水 解决水危机关键在节水》

  我们走的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摸索前进中“试错”是不可避免的,但“试”过的“错”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通过对“试过的错”进行总结,上升到对其他地区政策的选择具有指导和约束功能的总体性制度中。
 ——《试过的“错”为何一错再错》  曹林

  我们的社会在改革的推进实践中,缺乏一个把“地方失误教训”上升为对全局有普遍训诫作用的制度过程。
 ——《试过的“错”为何一错再错》  曹林

  伟大人物就是公众利益的代表者。
  ——黑格尔

  恶果大了,就显露出来;恶果小了,还勉强压得住。
  ——林彪

  科技发现和发明,大致是有闲阶级的事,多半是不追求即刻的“经济效益”的。而从经济的角度说,不追求即刻的“经济效益”意味着下得起本钱做长期投资,后面的经济效益往往反而极其巨大,当然这也许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了。为生活所迫,立时要见“经济效益”的人是难有真正创造性的科技发现和发明的,也难赚得到大钱。海外的中国人因生活所迫,难有真正创造性的科技发现和发明,中国国内的情况就更窘迫了。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国内要求科技立即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是不会给中国的科技发展带来前途的。但另一方面,这又是迫不得已的事。从这一点看,我们这个文明、我们这个种族,在科技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绝对是面临着深重的危机的。
  ——《谈谈留学生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王小东

  中国的大环境造成了浮夸、欺骗可以发大财、成英雄,而真正踏踏实实的为国效力却得不到支持和鼓励,又怎么能光怨留学生们不为国效力呢?
 ——《谈谈留学生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王小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代表世界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反之,式微的、落后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事物,终会逐步消亡。这种“正向淘汰”的机制,也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警惕官场“逆淘汰”现象》

  制度合理完备的国家,不管政府的政策是否妥当,总是表现良好;而相反,制度欠缺的国家,总是很糟糕,不论政策是好是坏。
  ——《重要的因素:制度比政策更重要》
 
  如果让你从自然禀赋、制度和政策这三者中挑选一个,你会认为哪一个是影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威廉·伊斯特里和罗斯·列文认为,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制度。
  人们往往认为,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理顺复杂事物关系的基础上,可能还靠一些老天慷慨赐给的好运气。那么我们要问一下,到底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东西呢?
  许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强调良好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尽管他们往往会为什么是好政策,什么是坏政策,吵得面红耳赤。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起长期作用的“制度”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正统的观点。制度对促进经济的作用实在是大:政治稳定、产权保护、司法体系、土地使用形式等等。也有经济学家强调一个国家的自然禀赋的重要性,特别是气候和靠近海洋的距离,因为一国的气候条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技术的应用、农业的发展等方面;而一个国家是否靠近海洋,则影响这个国家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三个因素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成功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所有这些因素。富裕的国家通常把开明的政策、理性而稳定的制度以及优越的自然禀赋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而许多贫穷国家在运用这三种因素方面,不得要领。并且,有趣的是,人们发现政策比自然禀赋更为重要,这还是令人鼓舞的。因为一国的政策比这个国家的自然条件要更容易加以调整—毕竟一个国家是否处于热带或者是否靠近海边,一般是难以改变的。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威廉·伊斯特里和罗斯·列文,专门对世界72个国家,包括富国和穷国,就上述三大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
  先考虑政策要素。这两位教授的研究用通货膨胀、贸易开放度、汇率等来衡量政策的好坏。两位教授得出的结果很令人震惊。他们发现,政策在这些国家其实没有起到多少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两位教授也承认,这个结果与许多其它研究结果并不相符。其原因是,其它人做的研究,往往把好政策与经济增长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而威廉·伊斯特里和罗斯·列文教授则将政策与人们的收入水平联系来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不同?有一种可能是,糟糕的政策会暂时抑制经济增长,然而从长期看,却难以对人们的收入水平造成足够的影响。还有一种可能是,其它研究没有把政策中的制度要素剔除出来,以考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低收入国家政策不正确,而且制度要素也很欠缺,那么糟糕的政策就充当了制度欠缺的替罪羊,似乎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因素。
  两位教授还发现,制度合理完备的国家,不管政府的政策是否妥当,总是表现良好;而相反,制度欠缺的国家,总是很糟糕,不论政策是好是坏。
  许多研究表明,地理条件等自然禀赋的确重要。在威廉·伊斯特里和罗斯·列文的研究中,他们大部分认同这一观点,因为他们发现自然禀赋影响制度建设。有利的自然禀赋促进了良好制度的建立,而良好的制度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如果只考察自然禀赋对经济的影响,即自然禀赋除了促进制度建设之外,会不会单独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两位教授几乎看不到有明显的关系。
  换言之,优越的自然禀赋几乎不起作用。一国虽然自然禀赋很差,但制度规章合理完备,经济发展也很好。然而,一国自然条件优越,但制度建设欠缺,其经济发展也不会好。因此,只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催生了良好的制度,才能认为良好的自然禀赋促进了经济发展。
  更进一步,为什么优越的自然禀赋会促进制度建设?两位教授认为,这项有些奇怪的发现和其它人所做的似是而非的实证研究颇为一致。所选择的72个样本国家,以前都是殖民地国家。欧洲人在这些国家执行了不同的殖民政策。在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洲人大量定居下来,并建立制度,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私有产权。而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欧洲人从没有打算定居下来,而不同程度上,只是一味攫取矿产、金钱以及其它资源,而没有给当地带来民主和私有产权的保护。
  为什么欧洲人在北美定居,而不在非洲定居?主要是因为地理条件,就是人的生存环境。由于良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死亡率低,欧洲的这些殖民者才迁移进来,并在此重建了良好的制度。而在气候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死亡率很高,欧洲殖民者无法定居,在此构建的制度没有着眼于长远发展。这些制度,在这些国家扎下根,并最终决定了今天这个世界各国人们收入的分配形式。
  制度当然比政策更难改变,如果不是这样,欧洲殖民政策留下的遗产不会这样持久地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一国制度的变革又比自然条件的变化要容易。更准确地说,如何从一个糟糕的制度过渡到一个健全的制度,则是对经济发展最为现实的挑战。 
  ——《重要的因素:制度比政策更重要》

  经过腐败分子的苦心“经营”,极个别地方的政治气候之恶劣,干部成长环境遭受之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腐败以及不正之风正由个人行为变成系统行为”,甚至出现了权钱交易、贿赂公行的局面———这意味着,在这样的地方,腐败特别是用人腐败,已经不再是偷偷摸摸的个案行为和现象。至于其危害,正如新华社报道中所说:“‘逆淘汰’淘汰的不仅仅是几名干部,它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给各项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认清逆淘汰现象的巨大危害》

  科学的饮食方法概括起来为16个字:讲究营养,重视保健,力求科学,保证卫生。
  ——《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 》

  追求长寿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但光有长寿而无健康的身体,会给自身和家庭带来诸多烦恼和不便。所以,只有在健康基础上的长寿才是最理想的。健康的身体虽与许多因素,如遗传、营养、卫生医疗和养生等有关,但最积极重要的因素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命的利用效率,有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潜能干好工作,享受人生更多的乐趣。没有体育锻炼,光靠补药美食,虽然也可能获得长寿,但这种长寿往往经不起一点“风波”。这种人由于身体各器官系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过功能,各系统间没有经过最大限度的协调锻炼,在遇到困难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种身体不仅不能承担太多太重的工作任务,甚至不能参加多种文体活动。
  ——《体育锻炼可提高生命质量》

  研究证明,若长年睡在17℃~18℃的房间里,就可延长青春年华。因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年龄标志的出现,都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延年益寿十条准则》

  勤于用脑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法,大脑功能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延年益寿十条准则》

  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 《劳动——古今养生之大法》

  平和安详是一种心性的修养,是一种道德的涵养,是七情调节的最高境界。平和安详的心性决不是折中、调和、做作、模棱两可、圆滑平庸。平和安详的心性没有怀疑,没有嫉妒,没有抱怨,没有恐惧。平和安详既体现为做人行事的一种处世外在尺度,又体现为立身、养性的一种内在修养。平和安详对人生、对社会呈现为一种境界、一种哲学。平和安详的心境似乎平常,却又超妙,平和安详心境的企及要全靠个人平时的心性修养。
  平和安详的心性可归纳为真、善、美。
  “真”是没有虚假,没有勉强,内心里平衡统一,也便是心性自然流露的表现。
  “善”是内心没有邪念、恶念,心的修养已经达到人与自身和、人与人和、人与天地和、人与万物和的“仁民爱物”的境界。
  “美”是指一个人如果内心没有烦恼,这种自我感觉不仅表现为内在心身的美妙,而且还表现为对外在生活的热爱。
 一个人如果能经常保持平和安详的心境,就会体味到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那么,生活将充满无限的喜悦与充实,生命才得以真正的快乐。
  ——《平和安祥  生命本真》

  生命在于平衡,首先在于心态的平衡,平和安详是保持心态平衡的有效手段,是一种至简至易的养生方法。是生命的源头活水。
  ——《平和安祥  生命本真》

  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
  ——彼得·圣吉

  现代政治是社会专业化的副产品,只要少数专业政治家有健全的游戏规则,互相盯着对方,监视对方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就由不得普通“公民”不去遵守政治活动规则。民主政治与社会的专业化程度有关,而与所谓人的素质无关。人的素质与民主政治一样,都是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后果。在专业化社会里,不需要人人都是政治家,不需要人人懂政治,更不需要农民个个懂政治。我看过美国的农村社会,那里的农民未见得比中国农民的素质好到哪里去,更未见得比中国农民懂政治,但这对那里的政治制度的运行又有什么妨碍呢?那些批评中国农民素质低下的人们,真该走出去,看看还有哪里的农民比中国农民的素质更高?
  ——《农民“素质低”阻碍改革推进》  党国英

  中国需要这样一张“慈善企业家排行榜”。这张排行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乐善好施的企业家们排定座次,更重要的是它将宣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不只是创造财富、拥有财富,更在于利用财富、回报社会。投身慈善事业,就是企业家们实现这种自身价值的方式。
  ——《胡润慈善榜“可笑”:中国企业家谁在乐善好施?》

  富豪们对慈善事业的无动于衷,当然可以归咎于我国缺乏“产生慈善家的土壤”,比如我国没有遗产税以及对财产捐赠的减税等。但是从富豪们自身来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人生价值观的错位也未尝不是重要的主观原因。比如,最低800多万的宾利车被一抢而光,最低消费两万的饭店门庭若市,纸醉金迷的大款们时有耳闻,却鲜见他们为慈善事业一掷千金。而胡润的“慈善榜”意义正在于此:富豪投身慈善事业将被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操得到宣扬,富豪的义举将得到社会的尊重和钦佩,从而得到相应的荣誉和社会地位。富豪们的人生价值也将在慈善事业中得到更大实现。
  ——《胡润慈善榜“可笑”:中国企业家谁在乐善好施?》

  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
  ——德鲁克

  事业单位改革的背后是利益调整问题,改革意味着经费减少,利益减少,阻力肯定是不会小的。
  ——杜钢建

  创业需要时机和条件,更需要创业意识和激情,需要营造和培育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着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着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这种创业文化,突出表现在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上。
  创业意识可以说是人类生命的根基性意识,与人的生命同在,是创业实践的原动力。人们正是在创业意识的驱动下,调动一切潜在的能力,焕发旺盛的生命活力,通过不懈地筹划和操劳,去开拓生存的发展空间,去展示生命的价值。
  ——《感受平民创业精神》

  创业意识就是一种奋斗精神,一种拼搏精神。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学好吃苦这门“必修课”。
  ——《感受平民创业精神》

  创业激情是对创业的全身心付出,甚至是超越理性的一种巨大情感投入。创业意味着一种艰难,需要那种“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气,需要那种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不过是“从头再来”的韧劲。人们说市场如战场,足以说明市场竞争的激烈。历数商界成功者,走过的无不是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无不是从反复的失败中奋起的。不惧失败,是一种创业激情的流露,不抱怨条件和环境,甚至敢为天下先,更是一种创业激情的展现。
  ——《感受平民创业精神》

  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温州人会做生意,沿海靠山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冒险的精神。但最主要的是温州人能吃苦。
  ——江泽民

  人们往往需要生命的冒险和拼搏才能确立自我意识的真实性。
  ——黑格尔

  自然界检验一个物种成功的尺度,是看这个物种是否能延续下去,而检验一个企业的成功尺度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来,能否长久生存下来。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衡量企业成败的标准不是强、大,而是生存。能长久生存就是最好的企业。偏离自

  • 上一篇文章: “科学机遇观”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

  • 下一篇文章: 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5]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林同济:战国时代的重演[3]

  • 林同奇:“我家才子,一生…[11]

  • 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12]

  • 不懈追求的学者林同济[6]

  •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