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宋应星         
宋应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313    更新时间:2004-03-28    文章录入:水木

 

  宋应星(1587一约1667年),字长庚,江西南昌不府奉新县北乡人。他家本来很富有,但因遭火灾,“渐以萧条”。为了能够重振家业,其父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材,以早日步入仕途。1615年,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同时考取了举人。由于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掷下考篮,且又名列前茅(宋应星名列全省第三、宋应升名列全省第六),当地一时有“奉新二宋”之称。

  但是,宋氏二兄弟的好运仅此而已。在此后的16年中,他俩五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

  当最后一次应试归来,宋应星已是一个双鬃见霜的中年汉子了。几十年付出的沉重代价,使他终于下决心摒弃科举途径,愤而转向“与功名进取毫无相关”的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

  1634年,亦即48岁那年,宋应星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尽管这是一个未入流的低级官位,但在4年的任期内,宋应星一面专门教授县学的生员,一面充分利用余闲时间查找文献,并开展调查研究,以进行拟意中写作”计划。

  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出了丰硕之果。50岁那年,宋应星连续写出了《画音归正》、《原耗》、《野议》等不同内 容的著作。次年,又发表了平生最重要的作品《天工开物》。

  尤为可贵的是,宋应星在广泛记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和工艺技术成就的同时,力求从一般现象中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因而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上也有所建树。

  在物理学方面,通过对船与水流关系的具体描写,阐述了力学(包括流体力学)的一些重要原理。例如,当他谈到水力转向流动时说:“凡船性随水,若草从风,故制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转,一泓以之。”在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一文中,也通过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探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认为声是气的运动,由于气与形之间的冲击而发声,以形破气而为声。声之大小、强弱,完全取决于形、气冲击的强度,他叫作“势”。急冲急破,“先得势而声生焉”。

  在化学方面,宋应星通过对一些有色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形状、冶炼等的叙述,比较正确地说明了物质的化合和分解,据弃了以往一些荒诞无稽的迷信说法。《丹青》篇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就是说共得朱砂(硫化汞)十七两五钱(一斤为十六两),增多的部分是“借流质而生”。他的这一认识,不但指出了朱砂是汞和硫的化合物,而且有了“能量守恒”的思想萌芽。

  在生物学方面,书中记录了不少农家培育大麦、水稻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农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他明确指出:“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他通过对动植物界许多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断言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如他在《乃服》中记录了农家利用不同品种蚕蛾杂交而引起变异的情况。在《乃粒》中说:“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在这里,宋应星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依据。

  《天工开物》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后,很快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尤其在日本,曾风行一时,到处传抄,印过两种版本。日本学者评议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1869年,该书的一部分被译成法文介绍到西方后(书名为《中华帝国古今工业》),欧洲各国在发展当地养蚕、造纸、合金的生产中,获益非浅,以致纷纷赞誉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工艺百科全书”,是科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 上一篇文章: 郭守敬

  • 下一篇文章: 孙思邈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1]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1]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3]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1]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