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有所作为 >> 发展案例 >> 正文  
  输得起是一种锤炼         
输得起是一种锤炼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284    更新时间:2004-03-06    文章录入:水木

 

  金宝启,42岁,在德国获MBA学位,在美国生活了3年。1996年回国后,在英国多米诺喷码公司任中国北方区总经理,1999年4月到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执行副总经理。

  金宝启,精力旺盛,工作起来像"拼命三郎",被他的下属和朋友称作互联网业界"第一职业经理人"。他的谈吐应对充满自信、笃定。这也许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能把握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特质,成熟、稳重的背后是不断求新求变革的冒险精神。

  回首自己的职场之路,金宝启说,很多人害怕失败,是因为要承担责任,有这种心理很难振奋精神,东山再起。这些年,他去了很多地方,换了很多工作,输得起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锤炼。

  毕业后金宝启来到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没有从事技术性工作,而是做销售和管理。去德国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时,他一句德文也不会说,出了机场只能傻呆着,到商店买东西只好看包装纸上的图形。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

  不怕失败促使他走那么多地方,每到一个新地方开始都很艰难。在离德赴美时,金宝启写了一首诗,发表在报纸上,表达他的决心,其中有两句:是水手就该出航,是男人就该迎着风浪。就是在这种豪迈心态的激励下,他跨过大西洋,又飘泊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国度。

  金宝启把他的状态比喻为爬山。当爬上一个山头的时候,体力还有,兴趣还有,还会不断地向前爬。每当走入低潮时,他都会跟自己说:"这是上帝在考验我,耐挫力使我走出低潮,不断进步。"

  在国外7年,念书的日子非常苦、非常累。从一句德文也不会到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德文,而且要用德文来攻读硕士学位,这令金宝启很是头痛。学习了一年德文后,他参加了PNBS语言考试,当时主持口试的德国教授问他:"你从中国来德国,能适应吗?你不认为风险很大吗?"金宝启回答,有压力才能进步,如果害怕风险,不能承受失败,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经过几番痛苦的抉择后,金宝启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放弃用德语攻读学位,而用英语来攻读MBA,在德国他转而开始备战托福,然后转入美国人办的学校攻读硕士,用49个月完成了MBA的学习。

  去美国后,金宝启一直在小公司做事,对他的能力、眼界提高很大。美国人市场做得非常好,食品销售市场做到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管理模式。这种规模化管理降低了成本,实际上是综合资源的规模化使用,这对他的工作有很大启示。

  3年后,他毅然回国,中国的空间很大,他相信回国会有更好的发展。

  • 上一篇文章: 创业:需要领袖精神

  • 下一篇文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网上网执行长段晓雷创业史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在抗击非典中锤炼伟大的民…[214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