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决策与调整 >> 正文  
  中南海,专家剖析列国兴衰         
中南海,专家剖析列国兴衰
[ 作者:孙凯 朱迪 程瑛    转贴自:《了望东方周刊》    点击数:1321    更新时间:2004-02-02    文章录入:admin ]



    15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标尺。站在21世纪前沿的中国领导人把视角向这个时空延伸,颇具意味中央这次学习,有助于扭转人们对于世界历史的许多偏见和误解

  钱乘旦教授简介
  54岁的钱乘旦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等职。钱乘旦是最早重新审视英国的和平变革历程、把改革模式作为社会发展道路之一加以动态的历史学研究的中国学者,他提出的改革是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可能模式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他是最早介绍现代化理论的学者之一,并提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的观点。

  齐世荣教授简介
  1926 年生,原籍河北省南皮县。194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现任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曾担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现代史、现代国际关系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主编《世界史牗全6卷牘》、《绥靖政策研究》等书,译著有《西方的没落》等。

  2003 年11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集体学习,听取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教授、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就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这一题目进行讲解。这一讲解进行了90分钟。讲解结束后,一些政治局委员向两位教授提出问题,提问和两位教授的解释持续了20多分钟。为这次讲解,齐世荣和钱乘旦两位教授准备了3个月。钱乘旦教授说:“中央领导的提问,非常敏锐,非常有洞察力。”国家要强盛,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前提;以国家力量推动重商主义是重要方式之一;现代化可以有多种选择。钱乘旦和齐世荣教授一起,共就9个国家近代以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国家兴衰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讲解。这9个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美国。其中,除前苏联外,都是昨天或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偏远小国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牽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衰败乃至消亡牽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牽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或教训牽钱乘旦教授说:其一,一个国家要想强盛,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前提。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强盛,连生存都有问题。其二,以国家的力量推动重商主义,是富强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三,现代化的道路有多种模式。钱教授对这一点作了阐述:在经济发展方面有英、美、法的“自由经济”模式,有德国的“统制经济”模式,俄国采用的是政府直接干预的政策,等等。当然人们可以说西方国家都走了一条“资本主义”的路,但又有多少“非西方”国家没有走资本主义的路呢牽政治现代化的情况也是如此。正如亨廷顿指出的,即便非西方国家也不走同一条路,道路的差别并不以“西方”和“非西方”为界。事实上,略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西方”和“非西方”国家在道路的选择上是相互交叉的。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民族国家提倡中央集权是制度创新,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有可取之处。这9个国家,强是什么原因牽弱又是什么原因牽钱教授说:“我们提交的是一个全面的报告,不仅仅谈了经济、科技话题。我们非常强调制度的创新。”从制度创新来说,重商主义、工业革命是一种经济革命,也是制度上的。苏联搞计划经济,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政治方面也是这样。民族国家提倡中央集权就是制度创新。英国和法国也都是有制度创新的,当然做法不同。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有可取之处的。钱教授说,“我们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史上应该学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要站在时代前列,跟进时代潮流。如果跟不上了,就一定会掉下去。”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历史,集中考察了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世界主要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15世纪,是西方国家迈出现代化步伐的时候,也是中国落后、衰败的开始。中国当时虽仍是个统一的大帝国,但极度的封闭、自满、僵化已注定了其后的命运。77岁的世界现代史专家齐世荣谈到他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讲了一堂课时说,“课堂气氛很好,”“胡锦涛、吴邦国等领导人还提了问题。”1997 年,齐世荣教授曾两度受邀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讲解世界近现代史。“当时的主题是‘略论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齐世荣的案头摆着一份新近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的消息和总书记胡锦涛的讲话,讲话中提到“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立足点”,这让齐世荣感触颇深。“从这个基点出发,通过了解历史来剖析现状,才能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时一地的问题,如果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就能看得更清晰透彻。齐教授认为,处在日益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不仅要把握历史的纵深,更要有宽阔的世界眼光,要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风云变幻、成败得失中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历史机遇总是稍纵即逝,认清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方向,才可能敏锐地捕捉和把握机遇。这对于治国者尤其重要。”“每一个大国、强国的领导者都很重视历史,”齐世荣教授说,“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共的几代领导人对于历史都相当重视。”谈及一年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9次集体学习,齐教授说:“历史、文化的主题受到了关注,这让人由衷地高兴。”齐世荣拿出自己的一篇文章《认真地读一点历史》,告诉记者这是专门针对目前社会上轻视文史学习的风气而作。“学历史也许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说,“但是在对外开放、借鉴西方发展经验的过程中,只看到眼前的现象是很肤浅的,应该追本溯源,从历史中寻找了解现实问题的途径、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 上一篇文章: 战略转型 必做的难题

  • 下一篇文章: 哈佛经理决策技巧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4]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9]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20]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4]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4]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9]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