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概况 >> 中华文化 >> 建筑 >> 正文  
  古建筑的演进         
古建筑的演进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537    更新时间:2004-01-24    文章录入:admin ]

 

 

自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近200年的时间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建筑上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的不朽之作。建筑类型得到进一步分化,并留下了大量可供参考的建筑实体。

1840年至解放前的近代建筑时期,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国人大量接受西方文化,部分建筑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形象,园林里也常有西洋门面、西洋栏杆、西番花样等,成为我国建筑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袭与进步—明清建材、装修、园林设计、建筑群体渐趋成熟。

明朝(13681644年)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族地地主阶级政权。明初采用各种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十分繁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建筑也有了进步,主要表现为:

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

第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减化。因此,明代官式建筑形成一种与前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

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第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为盛。

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另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从1840年前的清朝来看,建筑上大体是因袭明代传统,但在下列几方面有所发展:

第七:供统治者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第八: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这些佛寺造型多样,打破了我国佛寺传统单一的程式化处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是清代建筑中难得的上品。

第九: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第十: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群体布置已达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园囿建筑,在结合地形、空间处理、造型变化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第十一: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如水湿压弯法加工木料技术,玻璃的引进使用及砖石建筑的进步等。

 

 

  • 上一篇文章: 唐:庄重宏伟的泱泱大国

  • 下一篇文章: 包容与吸收—清末民国时期外来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9]

  • 侯外庐西大治校[56]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7]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2]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3]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4]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7]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2]

  •  
     相 关 文 章
  • 公共建筑是资金黑洞 中国可…[3829]

  •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都像…[1559]

  • 孔庙——儒学治国之明证[2163]

  • 社稷坛——社者,五土之神…[2938]

  • 太庙——帝王祭祀祖先之宗…[23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