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组织与实施 >> 正文  
  组织的比喻         
组织的比喻
[ 作者:谢明    转贴自: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    点击数:2190    更新时间:2004-01-15    文章录入:444 ]

 

  ― 试论组织理论的发展
  比喻更多地用于修辞,所以往往被认为是语言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实际上它的作用并非仅限于此。运用比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大千世界中复杂的事物,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领域里,我们都不难发现比喻对人类思维所给予的启示。当我们用已知的事物理解和说明其它事物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比喻,这种形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最简单的形式就是A象B,比如当我们说"这家伙真象只狮子"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借助狮子的形象来表现这个人的个性特征。然而,这种单纯的比喻虽然突出了特征,但却仅仅是部分的表现。
  著名美国管理学家,佳里斯·摩根(Gareth.Morgan)在1986年出版了《组织的形象》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运用不同的组织比喻,系统总结了组织理论的发展,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综合认识组织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决定不同的管理策略,摩根的思想在西方管理学界影响很大,对组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组织机器论
  科学家已经对自然界作出了许多机械的解释,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已经创立了不少有关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机械理论,人们已经逐渐懂得运用机器这种比喻来认识和了解自我与社会,按照机械原则来塑造周围的世界,现代组织无疑是这种比喻的最好例证。
  显然,机器的精密是我们在建立组织规章时所期盼得到的。组织的生活往往是循规蹈矩的,力求象钟表结构那样误差极小。比如,人们通常被要求准时上班,从事一项预先设计好的工作,在指定的时间休息,然后重新投入工作,直到任务完成。在许多组织中,工人实行倒班制,一班工人井井有序地接替另一班工人的工作,使工作能在一天24小时内能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仔细观察一下一些从事流水线作业的企业和那些需要处理大量文件表格的行政机构的工作,不难发现机械的方式普通存在,机器的比喻恰如其分。组织被设计得象一部机器,雇员被期望发挥机器部件的作用,一环扣一环,维持机器的运转。
  快餐业及多数服务性行业是典型的机器论管理方式。雇员的每一步行动都进行了预先的设计,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即使在需要进行人际交往的环境中也是如此,雇员接待顾客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甚至具体的表情和动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种方式的组织设计与管理曾获得过巨大的成功。看看麦当劳在全世界的风行,人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
  二. 组织生态论
  组织可以被拟为一个活的物体,生存于一个极为广阔的环境,并依赖于这种环境满足不同的需要。仔细观察一下组织的世界,人们不难发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这就象北极熊生长在北极、骆驼活动在沙漠、鳄鱼出没在沼泽一样。一般来讲,某种类型的组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比其它类型的组织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比如官僚组织在稳定的和受到一定保护的环境中,就会比其它类型的组织表现得更富有效率。而在一种充满竞争和动荡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其它类型的组织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拿航天工业和微电子工业的发展情况作一下对比,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
  组织机器论更强调目标、结构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过去50年来的理论发展情况来看,这种想象的确存在着一些局限,而组织生态论更注重的是组织的生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组织的实际效用等问题,因此,机器论所侧重的问题在组织生态研究中,就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了。
  三.组织大脑论
  美国心理等家卡尔.拉斯利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先训练一些老鼠,使它们能在一个预先布置的小迷宫中按固定路线奔跑,然后在不触及老鼠视觉皮质的前提下,一点点切除老鼠的大脑皮质。拉斯利发现,即使切除了90%,这群老鼠在迷宫中定向奔跑的能力的确不会有明显的退化,它们还能记住线路和目标。可以对比想一想,什么机器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拆除一架收音机看一看,部件只剩10%的时候它还能不能收到任何的信号。
  同样,切除一定数量的大脑运动皮质,不会导致任何一组肌肉瘫痪,它所引起的后果只是一般性的运动机能退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而言,这种自然的安排是有明显生存优势的。毫无疑问,当动物被追捕的时候,笨拙地逃跑总比瘫在那里动不了要强得多。然而大脑是怎样形成这种功能的?这个问题至今仍困惑着生物学家。不过,人们已经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大脑所依赖的是日趋完善的行为模式,它并不是象人造机器那样依赖于因果关系。
  有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想法,就是能不能将组织设计得象大脑那样富有灵活性、伸缩性和创新性。组织的大脑比喻,突出的是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摒弃了工具理性,完善了实体理性,强调灵活的权责体系,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和沟通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主客观条件。
  许多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曾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特殊的组织身上,如计划小组、思想库、研究部门和决策机构等,片面认为只有这样的组织,需要灵活多变的创造性行为,需要具有象大脑一样的调节功能。然而组织大脑论的作用并非局限于比,这种理论普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组织,是组织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成果。
  四.组织文化论
  日本这样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国家,拥挤在四个布满山峦的小岛上,自然资源几乎等于零,而且作为战败国,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然而,它在战争废墟上迅速掘起,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生产率,迅速迈进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它所取得的巨大辉煌令全世界为之瞠目,组织理论学家在探讨日本成功的原因时,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上。
  组织与文化是相伴而生的,大凡有组织存在的地方,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形成。组织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其共性更多地表现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相关性方面,比如,为什么人们会有工作和休息的严格概念?为什么非得一周固定地工作五天?为什么上班非要着工作服?为什么必须要服从组织权威?为什么要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花废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性的操作?无论是在美国和日本或是其它发达国家,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几乎遍及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然而,组织文化更突出的特征是其固有的个性,现代组织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南美丛林中边远部族的生活方式会有极大的不同;现代社会中劳动的概念也与家庭手工业时代的劳动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组织文化方面的差异;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记者,一个政府官员,一个面包师,一个饭店服务员,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组织文化的个性更多地表现在不同职业之间。现代文化的重要方面根植于组织社会,而任何文化都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都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积淀而成。它受文化创造主体及其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根植于历史、社会民族之中,因此从形式到内容都会深深打上这些烙印,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的组织文化。总而言之,组织的确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色彩各异的文化。
  五.组织政治论
  "我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可为什么非得一天8小时听老板的指挥?他指手划脚地发号施令,命令我们应该想什么和做什么,简直就象个大独裁者,他凭什么如此?谁给他的权力?虽然公司支付了我们的工资,但这就意味着公司有权支配我们的信仰和感情吗?只有机器人能够百分之百地俯首听命,而我们不是机器人!"这是一位愤怒的公司雇员对所在公司真实的抱怨。的确,他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作为公司职员的权利,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冲突。作为公民,他应该享有坚持个人意见,自主做出决定和被平等对待的自由;然而作为一名雇员,他确实被剥夺了这些权利,他被要求闭上嘴巴,做他被告诉去做的事,绝对服从管理者的指挥,一天8小时,一星期5天,他不得不忘记民主,专心工作,他所具有的唯一自由权利,就是炒老板的鱿鱼,去寻找新的工作,正象管理人员通常爱讲的话"你完全可以用你的双脚来行使表决权,如果你不喜欢这里,你不用非呆在这里不可。"
  上面描述的可能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弥漫着这种独裁的气氛,但类似的情况的确比大家的想象更为经常地发生。现代组织中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管理者经常谈论的是权威、权限、组织控制、上下关系等问题,而工作人员往往表现出抗争的情绪和极度的不满。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有关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话题。如果能够再深入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组织的确象一个按照不同政治原则行事的政治系统,其中地位的差异,权力的争夺,利益的冲突,无不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可以讲是组织固有的内涵。
  政治的比喻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日常组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组织中工作的绝大多数人私下谈话时都乐于承认,如果想去组织中获得一些特殊的利益,必须要借助谈判与妥协的政治手段。但是,这种说法却极少能够在公共场合下听到。因为政治总使人觉得是一个肮脏的字眼,与努力和欺骗联系在一起。这种看法非常令人遗憾,它妨碍了我们从政治角度去挖掘组织现象。实际上,从政治概念的原始含义来看,它指的是哪里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异,社会就应该提供一种方法,充许个人通过磋商和谈判来调合这种差异。比如,古西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政治是用以满足团结需要的一种调节手段,政治在利益差异中创造秩序。政治学以及许多政府制度都是基于这种认识逐渐形成的。政治表现了对抗性利益间的相互作用,为创造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秩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
  六.组织心牢论
  人类似乎有这样一种习惯,就是常常被陷入自己的发明创造编织的罗网而难以自拨。组织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人类创造了组织并努力使其发展。为此,发明了组织的形象、理念、思想和行为,这些反过来又逐渐对组织成员形成明显的限制和约束,其表现的"真实"只是社会构成意义上的一种表象。然而,这种"真实",对其创造者来说却具有极大的束缚力。
  柏拉图在《公众》一书里讲到一个著名的窖洞寓言。在这个寓言里,古西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了表象、真实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寓言里讲,有一个地窖,出口正对着一堆燃烧的篝火,地窖里的人都被铁链牢牢地锁住,一点都不能移动。他们从没有接触过外部的世界,看到的只是自己正前方那堵墙,火光透过洞口把洞中人和物体的影子投射到了墙上,地窖里人把这些影子视为真实,为其命名并不断地谈论,甚至把洞外的声音与影子的晃动联系在一起,对他们来讲,事实与真象仅局限在这个影子的世界里,这是因为,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它方面的知识。
  然而,苏格拉底指出:如果允许一个人走出地窖的话,他将会明白,墙上的影子只是火光的投射,影子的晃动源于火苗的闪动,与外界的声音没有丝毫的联系。他同伴们的认识是歪曲和错误的观点,这个人由此认识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真实。假如他又重新返回地窖,他肯定不再会按照旧的思维方式去生活,因为对于他来讲,世界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的。毫无疑问,他会同情伙伴们的困境,但同时也会感到难以再忍受他们这种可怜的思想。当他想与同伴们分享自己新获得的知识时,很可能使自己落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处境,他讲的话会被认为是非常荒谬的,他个人会受到群体的非斥和奚落。对于其它人来讲,窖洞墙上那些熟悉的影像比起外界从未见过的任何故事,具有更现实的意义。而且,由于那个接受了新知识的人,不再会按照影子的信仰来行事,自然构成了对旧的生存方式的威胁,他的新知识将无可怀疑地被视为极端危险的思想,他的同伴们会视洞外世界象一个潜在危险源,不是设法去拥抱这种智慧与顿悟,而是极力地加以排斥。这个走出过地窖的人的经历,实际上只会进一步导致其同伴更紧地抓住他们看得见的、熟悉了的生存方式和信仰。这就是心理牢狱的作用。
  窖洞代表了表象的世界,走出窖洞表现了知识的获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陷入错觉,因而他们所认识到的真实往往带有很多的局限。当意识到这一点时,虽然人们还是有能力从缺陷中解脱出来的,但是,正如寓言所讲的那样,大多数人会按惯性思维,反对或嘲笑启蒙的努力,宁愿呆在黑暗里也不愿去冒险尝试新的光明,宁愿死死抱住旧的生存方式也不愿张开双臂去拥抱新的世界。
  总而言之,把组织比喻成一个心理的牢狱,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组织现象,看一看组织及其成员如何编织好罗网,又是怎样自投罗网的。
  七.组织动态论
  大约公元前500年,古西腊学者赫拉克利特就曾说过,"因为河水是在不断流动的,所以一个人不能两次跳入同一条河流。"他是提出这种辩证观点的第一位西方哲学家。他认为,世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每件事物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冷的变暖,暖的变冷,潮的变干,干的变潮,事物正是在变动中求得和谐。
  现代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辩证理论。他们认为,世界不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世界上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草木到动物,从无机到有机,从自然到社会,所有物质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然而物质的运动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这就是静止。静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假设在赫拉克利特提到的河里出现了一个旋涡,这个旋涡对于站在岸边的人来讲,就是一种静止的状态。静止还涉及另一种情形,就是事物在处于量变阶段时,其质所保持的稳定性。比如,一种社会制度在被另一种社会制度取代之前,始终保持其社会的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静止状态。显然,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从事物运动中看到静止,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正因为存在着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我们才可能具体区分和认识不同质的事物,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质的事物进行定量的分析。
  物质的运动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它并不是复杂无序的,而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运动过程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
  把组织比喻成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事物,就是要运用辩证观点来认识和解释组织现象,从组织的整体和全部看它的个体和局部,从统一联系看矛盾和问题,从绝对运动看相对静止,从发展变化看客观规律。总之,组织的动态比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正确分析组织现象的辩证方法。
  八.组织统治论
  英国前任首相爱德华·西斯曾经谈到组织也有它丑陋的一面。的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造成对社会生活的极大损害;大量有毒废弃物的排放,造成空气的污染,河流的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在组织中工作也有同样的危险,由于劳动条件和环境的恶劣,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死于劳动事故和职业疾病,资本家更多关心的不是工人的健康,而是金钱。再来看看跨国公司在第三世界国家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残酷掠夺,当地群众正经历着与十九世纪初欧洲革命时期农民被迫走入城市时同样的遭遇,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残酷的剥削和人权的践踏。总之,统治的需要源于更大利润的追求,这就是商品经济的自然逻辑。
  回顾组织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它始终与社会统治过程戚戚相关,总是个人或小团体在设法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其它人,统治者私利的获取总是以牺牲其它人利益为代价的。埃及的大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要求有周密的计划和严厉的控制,可以说是组织功能的辉煌体现,花费了几十万人二十多年的努力,用了二百三十万块巨石,每块重一吨半到两吨,这些石块要经过开采,切凿和长距离的水路和陆路运输等多个环节,无论是从建筑角度还是从组织角度来看,直到今天我们对古埃及人所表现出的惊人的智慧仍感到难以置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金字塔象征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代表了成千上万人无比艰苦的劳动乃至生命的付出,完全是为了享有特权的极少数人利益上的满足。
  许多组织理论家都认为成就与剥削的结合是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从古埃及大金字塔的建设,还是从一支军队、一家跨国公司,甚至一个家庭企业的管理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种不平衡的权力体系,其结果只会导致绝大数人为极少数人的利益而工作。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其程度和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变化,奴隶制已经让位于雇佣制,奴隶的监工已经让位给了现代管理人员,人们不再单纯地为君主和国王卖命,许多雇员已经成为本企业的小股东,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然而,从本质上来看,在所有情况下,多数人的劳动总是服务于少数人的目标,从这一点来讲,组织就象一个统治的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反映了统治形式的变化过程,无产阶级理论家卡尔马克思和其它一些著名的西方社会学家如马克斯.韦伯、罗伯特.米切尔斯都曾对组织这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九.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组织在同一时刻能够被比喻成许多种事物,有时还表现出自相矛盾的方面,这种复杂性提醒我们绝不能片面地去理解和认识组织这一社会现象,而应该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从综合整体的意义上加以鉴别,当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外界的时候,单用一只眼和两只眼一起用显然存着很大的不同。用一只眼观察看到的是某种意义上的真实,用两只眼睛观察看到的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大家都可以试着这样看一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我们都能意识到睁开两只眼睛可以看到更大范围的时候,为什么还非闭上一只眼睛呢?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能够用多种不同的比喻解释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时候,为什么还非得把自己局限于一种比喻上呢?当我们能够从多种不同的比喻中综合认识组织这种现象的时候,很可能会获得一些新的发现,使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有个家喻户晓的古老童话,讲的是盲人摸象的故事。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说大象就象一支矛;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侧,他说大象更象是一堵墙;第三个盲人摸到大象的一条腿,他说大象就象一棵树;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真象一条蟒蛇;第五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一个耳朵,他说大象好象一把扇子;第六个盲人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更象一根绳子。如果我们把这个寓言故事再发挥一下,想象这头大象是在一个运动的状态,情况将会显得更为复杂。在大象腿上的那位盲人将会经历重复性的椭圆形运动;牢牢抓住大象尾巴的那位盲人将会体验被随机摆来摆去的滋味;其它的几位盲人自然也会随之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运动中的大象将会完全摧毁这些盲人先前对大象的看法,由于面临这些更为复杂的情况,盲人们达到共识就变得更为困难。
  当然,组织不是大象,我们也不是盲人,但是作这种简单的类比也并非毫无意义。盲人摸象的寓言无疑告诉了我们一种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人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受主观条件的限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会有着很大差别。这不足为奇,比如,一个在昏暗车间艰苦劳作的工人会觉得组织更象统治的工具。与此同时,一个坐在舒适的办公室悠闲工作的管理人员更倾向于视组织象生物体,或象一种文化和亚文化。所以,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点,就是在每一种情况里都可能发现每一种组织比喻的一些内容,优秀的组织分析不仅仅只是确定哪种组织比喻更适合这里的情况,而且能运用比喻的方法解释组织在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 上一篇文章: 纳税的硬道理

  • 下一篇文章: 培养企业的执行力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菜根谭》原文[52]

  • 大疆创始人汪滔:我欣赏乔…[57]

  • 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想…[54]

  • 大疆无人机默默崛起背后的…[52]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6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5]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9]

  • 走向安国、人道与和平——…[12]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15]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9]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