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公共精神 >> 从我做起 >> 正文  
  提倡见义有为         
提倡见义有为
[ 作者:重构    转贴自:人民网    点击数:2407    更新时间:2004-01-15    文章录入:444 ]

 

    不幸的社会,各有各的弊端。 
  幸福的社会都是一样的,有平等的法律(平等的社会权力即民主,民主的实质即反对特权),有宽容的道德(宽容的心态即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还有广泛存在的正义(正义乃是一种维护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以及在法、德、义三大支柱下的财富创造和分配。 
  事实上,法律乃社会的强制力,道德属于个人的自律,而正义则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个人采取行为去干预社会上发生的不法现象和违德现象的性质。例如,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此处“义”即事之宜(“义”字含义有:仪的古字;事之宜,正义,舍生取义;利人、利物;情谊、恩谊,义气、忘恩负义;奉献,义演;假借的、名义的,义肢;字义,文义,望文生义;姓)。 
  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不难发现人们对法律和道德的社会价值有着比较充分的认识,而对正义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社会弊端现象即见义勇为者寡,而见义不为者(有知而不为)、见义无为者(无知而不为)众。 
  对此,不少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已经在大力提倡和表彰见义勇为者,谴责、抨击见义不为者,然而上述现象却依然广泛存在。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例如社会的许多层面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特权者及其特权恶行为,民众依法维护社会公正的觉悟还不够高、还不够坚决,弱势群体仍然习惯于把希望寄托在包公身上,人们缺少在危险中求得最大生存机会的知识和能力,等等。 
  在这里,笔者愿意指出,见义勇为首先是执法者的责任;对于民众来说,在任何社会见义勇为都是一种相当高的行为标准,通常它并不适合广大的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强调人人都去见义勇为,实际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即客观上迫使那些不具备见义勇为素质和能力的人,不是冒然“勇为”而伤及自身,就是不得不处于“见义无为”的状况,从而形成见义勇为与见义不为、见义无为的两个极端。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更合理更有效的办法是提倡“见义有为”,即面对非法和违德的情况时,鼓励每一个公民在“见义”时,都要“有为”,即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某种有助于伸张正义、主持正义的行为和行动。 
  举例来说,当遇到有人不慎落水时,会游泳的人可以入水相救,不会游泳的人可以在岸边相助,没有力量直接现场相助的人则可以“通风报信”告知有责任救助的部门和有能力相助的其它人。同理,当遇到有人行凶作恶时,身手好的人可以“拔刀相助”直接制止恶人行凶,记性好的人可以暗暗记下行凶者的面貌特征、逃跑方向等有助于破案的信息,有条件的人可以相机行事干扰作恶的人、帮助和保护受伤害的人、通知告知公安部门。总之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而且他们的行为都应当受到表彰和尊重。 
  显然,提倡见义有为,可以使绝大多数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人,在遇到非法和违德事件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有多种选择。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其一,实施见义有为,有助于升华当事人的心灵素质,因为他“见义”时毕竟采取了某种行动,不会因为无所为而变得麻木起来;其二,有助于逐渐增加见义有为者的胆量和机智,其中许多人有可能达到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高水平;其三,有助于减少“见义鲁为”,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救人者因缺少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而牺牲);其四,有助于全社会深入细致地研究如何提高公民的见义有为比率。 
  一般来说,提高公民的见义有为率,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工作。所谓软件,主要指对国民进行见义有为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有关政府机构对国民见义有为行动的支持、保护和表彰。所谓硬件是指有利于公民实施见义有为行动的各种服务设施,例如银行和长途公共汽车都是抢劫事件的多发地,但是我国目前仅在银行为工作人员配备有报警装置,而没有在长途汽车上配置相应的报警设施(隐藏在司机和售票员脚下,一触开关即可发出报警信号,可与相应公安机构联网,或者在车身外设有显示发生情况的标志物),显然在这方面还有大量需要改进的工作。 
  建设一个幸福的社会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见义有为正是这种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上一篇文章: 个人行为对社会的贡献

  • 下一篇文章: 挑战传统,为爱开道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关于中国人口问题…[57]

  • 蔡崇信对话张忠谋|面对宏…[55]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60]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63]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谈文化自信,而又…[8]

  •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14]

  • 张文木:诱倒对手的最佳方…[11]

  • 毛泽东:“乡村就是小城市…[10]

  • 嫦娥六号月球“出差”干什…[1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