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文锋:所有伟大的创新,都始于对现状的“不合理”拆解,技术创新与商业向善可以共存
‘今天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对解题本能的呵护,是后来敢于挑战技术无人区的底气。”
创新首先是一个信念问题。为什么硅谷那么有创新精神?首先是敢。
DeepSeek一位核心成员也表示,“赚钱不再是第一目标,探索未知,推动技术进步,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坚持DeepSeek的技术路线要“开源”、“普惠”,将研发成果免费向社会开放,降低AI技术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分享技术红利,让DeepSeek“让人人用得起AI”的开源宣言得以践行。
2、王兴兴:只要足够专注,就能自然地想到解决办法
“很多时候就是灵感涌现。”只要足够专注,就能自然地想到解决办法。24小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不信问题解决不了。
王兴兴自称很多东西都是自学的,并没有老师教他,最多不过找几本书看看。
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学渣”,一个较真到极致的工程师,也是一个理想和信念无比坚定的人。
3、从梁文锋和王兴兴身上看从“资源套利”到“技术突破”的3个通用底层逻辑:
工程师创新文化、强调长期主义和技术积累以及在各自领域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和商业化。
第一,两者都践行了工程师创新文化,两者都接受了工科教育。
第二,在创业理念上,两人都强调长期主义和技术积累。
第三,行业影响方面,两人都在各自领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商业化。
他们代表了新一代中国科技创业者(即笔记侠倡导的第五代企业家中的科学企业家)对技术深度的追求、对商业化落地的务实态度,以及通过创新重塑行业格局的使命感。
4、梁文锋和王兴兴的共性:
第一,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了“第一性原理”。
都不过多依赖过去的经验,而是直接追问事物的本质,用本质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
第二,在技术路线方面,两人都选择了自研核心技术。
他们都拒绝依赖外部技术方案,通过底层创新建立技术壁垒,掌握产业链关键节点。
当一些传统企业家还在红海里拼死搏杀,还在思考怎样用现有的资源赚更多的钱,甚至迷信“多元化扩张”和加杠杆“大力出奇迹”的时候。梁文锋和王兴兴,已经用“第一性原理”来创新,直接造了一片新海,还顺手改变了潮汐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