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婚姻家庭 >> 家庭 >> 正文  
  一座祖宅承载的家国情       
一座祖宅承载的家国情
[ 作者:佚名    转贴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6日 20版)    点击数:72    更新时间:2024-12-06    文章录入:admin ]

 

 

乘台北捷运抵芦洲站,不到一公里即可抵达芦洲李宅,这也是抗日将军李友邦纪念馆及故居。这座红砖院落古朴端庄,我们慕名而来,则是为瞻仰李友邦家族的精神与风骨。

 

不忘本的“中原厝”

 

芦洲李宅院门匾额写着三个大字“陇西堂”,率先道出李氏家族的渊源。他们祖籍福建同安,清乾隆年间渡台拓垦,并落地生根。

这座院落建于1895年。当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曾经主管全台秀才科考的李氏先祖李树华辞官返乡。面对日本人统治的现实,李树华及族人决定盖一栋家乡样式的房子给子孙,以不忘本源。他们特别聘请山西匠人到台湾,按照中原合院建筑模式,融合当地风情,修建了这座祖宅。所在村落也被称为“中原里”。

整座宅院1903年建成,正身三进,带左右、内外双护龙,共九厅、六十房、一百二十门。格局方正、四通八达。尤为特别的是,内护龙、外护龙门门相对,厢房开门就是面对面,意在不管怎么争吵,早上一定要打招呼,家人没有隔夜仇。

李氏先祖的用心处处可见。中厅挂着一副对联:“一般心而友弟兄必恭必敬,两件事以传孙子半读半耕”,后厅祠堂也有对联“道德传家克守犹龙懿训,清廉处己仍存旋马高风”。宅院几乎每个门前都有楹联,许多是先辈所写,时光蹉跎,后人只换门联、不换字句,以示不忘祖训。

 

“复疆”铭刻赤子心

 

芦洲李宅中厅不大,却是历史沉淀最多的地方。数十年前,蒋渭水、林献堂等台湾抗日斗争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在此畅抒胸臆;也是在这里,年轻的李友邦萌生反日意识,随后和同学袭击日本派出所,被通缉而逃往大陆。

在大陆,李友邦先是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37年抗战爆发,他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号召台胞共同为抗日救国而奋斗;并在浙江筹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活跃在抗日前线。

如今,中厅旁的李友邦书房墙上,印着他当年手书的两个大字“复疆”;院门口立着的李友邦与夫人严秀峰的雕像基座,同样镌刻着“复疆”二字。李友邦之子李力群介绍,“‘复疆’是父亲率领的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的暗号,昭志从日本人手中收复疆土的决心。”

然而,不幸的是,1950年严秀峰、李友邦先后被捕。李友邦在1952年被以所谓“叛乱罪”秘密处死,年仅46岁。严秀峰坐牢15年,出狱后她积极奔走为李友邦讨回公道。不仅如此,她还希望保存李氏家族永不屈服的传统精神和历史遗产。1983年,严秀峰凝聚300余位族人共识,放弃上亿元新台币的经济利益,将李宅申请为文化资产。20061025日,芦洲李宅暨李友邦将军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忠义家族多英杰

 

清明时节,李氏家族200多人祭祖扫墓后在李宅围坐,一年难得一见的大团圆,自然聊到家族故事。实际上,李氏家族不仅李友邦一人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他在台湾的弟弟友先、友烈也先后因抗日被杀害或殴打致死。值得一提的还有李友邦的侄子李苍降。他自幼受家族熏陶,民族意识强烈。日据时期,因阅读反日书籍而入狱;台湾光复后,他被李友邦送到杭州读高中。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李苍降匆匆从大陆返回台湾,他对国民党深感失望,先加入进步组织,很快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李苍降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当年即被枪杀,年仅26岁。

当时,李苍降的妻子曾碧丽已有8个月身孕,同样入狱,受刑时早产,生下女儿。如今曾碧丽年已九旬,虽行动不便,但精神矍铄。尽管一生波折,曾碧丽谈起与李苍降相识相恋的经历时,面露幸福的微笑。对那位英俊、热情的青年,曾碧丽说她更看重他的脚踏实地。她说,“两岸一定会和平统一的。只是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那天。”

 

  • 上一篇文章: 特写:台湾抗日将军李友邦故居里的一场祭祖聚会

  • 下一篇文章: 纪念抗战勿忘台湾那些人 烽火侠侣:李友邦夫妇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7]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