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文化发展 >> 正文  
  张岂之:请不要称我为国学大师         
张岂之:请不要称我为国学大师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环球人物》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3-17    文章录入:admin ]

 

 

张岂之  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荣获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荣誉奖;20161029日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张岂之在十几年前登上“全球通名家讲谈”讲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们不要称他为国学大师。

 

 

“给我这个桂冠不适合,我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他有几顶桂冠,其中一顶就叫‘国学大师’,季先生公开跟媒体讲这个桂冠对他不太合适。我的老师90多岁了,都不敢用,我今年才80岁,当然更不能用。

——张岂之

 

 

我不是无师自通

 

1945815日日寇投降,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开端。 这是张岂之先生在荣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的演讲中的一句话。

1927年,张岂之先生出生于江苏南通。因为日寇侵华战争战火弥漫,他来到了陕西城固,就读于西迁至此的北平师范大学附中。1946年夏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渡北返后,联合在北平、上海两地招收新生,张岂之报考北大哲学系被录取。

忆起在北大求学的日子,张岂之说:我在北大哲学系受到很好的教育,老师们的教诲使我终生难忘。汤用彤先生的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课程和魏晋玄学,贺麟先生精彩讲述的黑格尔《小逻辑》,还有当时年轻的任继愈先生的悉心教导,都令人受益匪浅。他特别强调说:我不是无师自通者,在老师们的教诲下才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1951年,侯外庐先生被政务院任命为国立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受邀做西北大学的老师。他说:西安即古长安,文化积淀深厚。我有机会在古城西安的这所综合大学教书,又有老师的指教,应当是最理想的职业场所。所以,我1952年底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西安的西北大学。当时西大百废待兴,生活艰苦,我没有悔意。

 

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创新精神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生来要读什么书?张岂之和同事们商议,要研究生立即读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可能有些困难,最好自编一本《中国思想史》教材。于是自编了70万字的《中国思想史》,1989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又经过修订,形成现在90万字、两卷本的《中国思想史》,2012年仍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岂之先生的研究有两个着力点:一是着重研究并阐述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基本内涵为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变化,今天如何看待这些核心理念。二是着重从宏观上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这些特点研究中了解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

在一次演讲中,张岂之先生说:学习、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这是不会结题的大课题。今天在座的有老师,也有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年轻学人。我们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还要有创新精神,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转化为与我们时代相衔接的思想文化。这种再创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却意义深远、趣味浓郁。

 

“仁” 到 “和”

 

张岂之认为,《论语》和《道德经》是中华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两部著作。张岂之把1.2万多字的《论语》归结为两个字,“人学”。张岂之这样解释:“《论语》的中心就是一个:怎么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人怎样才是有道德、有文化的君子?”

孔子曾为自己做如下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描述,成为后世划分人生的标准。张岂之这样分析:“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成为君子;到四十岁才不摇摆、不动摇;‘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事物发展轨道,即规律性,这个时候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展的;六十岁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觉得对自己有好处。”说到这里,张岂之话锋一转,“古人六十已经是高龄了,相当于现在的八、九十岁,我今年八十岁了,耳朵仍然不顺,我喜欢听好的,不喜欢听不好的话。我达不到孔子的境界。”

儒家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是“仁”,孔子曾用四个字对学生解释“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具体做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做到这一点还不够,真正的君子要“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你自己要站住脚必须使别人也站住脚,你自己要发达,也要让别人把事情做成功,这是君子应有的气度与胸怀。如果说 “仁”是孔子对君子修养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他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和而不同”,这也是孔子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价值观。张岂之这样解释:“不同的方面相互结合,叫做和;没有其他东西结合,单一的东西就叫做同。‘和而不同’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含义,这一概念在国外受到热烈欢迎。”

道家和儒家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老子的著作《老子五千言》,也称为《道德经》,里面阐述的最重要的概念只有一个字,“道”。张岂之很形象地解释说:“道,在春秋末期即指道路,引申下来就是规则、规律。天地从无到有,天地中间这一块空间,老子为它取名为‘无’。‘无’没有形象,不确定大小,相当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万物便从这不确定中慢慢产生。”老子这样描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岂之认为老子从这样的推论中告诉人们,天道是自然而然的,人应该学习天道,让生活也变得自然而然。道家的思想在后世被尊奉为智慧的最高境界,并在不断地与儒家思想互相渗入,构成中国文化的主干。

 

警惕国学娱乐化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逐年被人们重视,这方面的书籍和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有观众现场向张岂之提问,用什么方式可以让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怎样才能让国民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延续下去?

张岂之认为,今天光靠书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在大学里开设中国文化课,是培养青年人文化观念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接触传统文化最便捷的渠道是媒体。媒体用各种电视节目、影视作品、网络信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但让张岂之忧虑的是,如果传播的内容不加规范,国学也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文化快餐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深度的理性思维,仅仅停留在了表层的视听享受上。长期吃这样的‘快餐’,观众就会营养不良。因此,媒体开设国学的栏目,既要有讲故事的能力,也要具备对史料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对历史的阐释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张岂之的忧虑不无理由,事实上,国学热固然是好事,但也暴露出问题。

此前曾有学者分析,这股热潮反映出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人文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人们渴望弥补自己在文化经典方面的不足,当然,大家希望补充速度越快越好,这就直接导致了书市的一个现象:解读经典的书热销,经典书籍的销量却十分平淡。对国学的过度娱乐化解读,弊端更加明显。从“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因为“冷月葬花魂”,推论林黛玉是沉湖而死,诸如此类,严谨的考证成了书面的文字游戏,趣味化开始剑走偏锋,以致走火入魔,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张岂之希望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推广的人们,“多做点踏实的工作,少点浮躁与喧嚣,国学复兴的步伐,可能会走得更好”。

 

  • 上一篇文章: 致中和,天地位——以余英时著《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为中心浅谈钱穆的学术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 下一篇文章: 方光华: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刍议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4]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