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毛泽东:“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毛泽东:“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 作者:张文木    转贴自:张文木战略    点击数:241    更新时间:2024-02-11    文章录入:admin ]

 

 

18745月,日本在美国帮助下,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余侵犯台湾。103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台事专条》,规定:清朝承认台湾“生番”曾对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赔偿日本银50万两;日军撤出台湾。《北京专条》签订后,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18755月,日本军队侵入琉球进行殖民统治,阻止琉球向中国进贡,阻贺光绪登极大典。18774月,琉球密使向德宏到福州向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丁日昌陈述日本阻贡事,11月,清廷派何何如璋出使日本。1878529日,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上书李鸿章:

琉球既灭,行及朝鲜,否则以我所难行日事要求,听之何以为国,拒之是让一琉球,边衅究不能免。欲寻嫌隙不患无端,日人苟横奚必藉此。又况琉球迫近台湾,我苟弃之,日人改为郡县,练民兵,球人因我拒绝,甘心从敌,彼皆习劳苦耐风涛之人,他时日本一强,资以船炮扰我边陲台澎之间,将求一夕之安不可得,是为台湾计。

193745日,毛泽东、朱德派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撰写的祭文,汲取近代东海海争的经验教训,明确琉球在东海北南间的枢杻意义,这就是:“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琉台不保,三韩为墟“,换一种视角就是:琉球不保,台韩为墟;台湾是东亚变局的关键,当然也是中国打开西太平洋制海困境的枢纽,而钓鱼岛则是台海破局的关健海域。

 

 

  • 上一篇文章: 加强东北国有企业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对中国国家安全生死攸关

  • 下一篇文章: 好理论应当回答时代问题——张文木《美国的没落》自序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