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经济建设 >> 正文  
  创造新型现代化生产方式       
创造新型现代化生产方式
[ 作者:姚黎明    转贴自:解放日报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24-01-07    文章录入:admin ]

 

 

现代化之所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代化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现代化首先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历经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正在走向智能化,由此带来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由自然经济和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人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极大改善。

这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根本区别,也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之处,其核心是如何组织建立社会化大生产。

先发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驱动各类生产要素运转。“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资本无限增殖促进社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由此,“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之相伴,现代化一度被视为资本化或西方化的同义语。

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需要廉价的劳动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产品市场。于是,资本在全球寻找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900年,“全世界每3个矿工和采石工就有1个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工作”。

彼时的大清王朝和大英帝国,可谓世界的“两极”:一方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通过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全球殖民”。封闭自足的农业文明与外来先进的工业文明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发生碰撞,自诩“天朝上国”的清王朝一败再败,不得不“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自1640年以来,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无往不胜、称霸称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打破了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长期缓慢增长的态势。

社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更加符合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落后的大国而言,在没有足够可以转化为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是建设现代化生产力体系最有效的方式。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深刻认识到:“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分散的农业、手工业以合作社的形式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得以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建设现代化生产力体系。

在此基础上,怎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一,以公有制为主体,为整个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为民营经济与国际资本提供发展空间和机遇;在满足人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拓宽劳动者创造价值、积累财富的渠道。

其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保持劳动者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劳动者的劳动积累多途径投入社会再生产之中并不断实现增长。

其三,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把对外开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学习世界先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齐头推进、叠加发展。

这是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现代化生产方式。它既充分利用资本增殖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把资本增殖的成果导向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978年到2020年,我国GDP绝对量平均增速为9.2%,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增速同为1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为8.2%,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速为7.5%。从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历史性地消灭绝对贫困,踏上了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新型生产方式的伟大创造。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中国式现代化以尊重客观规律、适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需要、契合时代特征、顺应历史潮流的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推动人类整体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共同特征是组织发展现代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特色之处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扎根于人民的政党把劳动者凝聚起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组织社会化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

进一步来看,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而也决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姚黎明,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

 

 

  • 上一篇文章: 魏玉栋:找回乡村的魅力

  • 下一篇文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会过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0]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6]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8]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7]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9]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1]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9]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