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战略科学家的有效培养方法       
战略科学家的有效培养方法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科技导报》    点击数:133    更新时间:2023-11-13    文章录入:admin ]

 

 

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使其培养工作变得极为重要。研究表明,核心科技管理者不能是只善于管理的科盲,而必须由管理能力突出的科学家即战略科学家担当。进而推论出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基本原则:首先使之成为科学家;然后在科研实践中从年轻科学家里选拔管理能力突出者,作为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对象。 本文概括了杰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浓厚的科学兴趣与超常的天赋、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超强的科研能力、宽广的学术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打持久战的意志品质,强调指出战略科学家必须具有可靠的学术洞察力及超常的管理与交流能力。

 

优秀素质并不能保障其拥有者必然成为战略科学家,他们的成长经历表明,在素质转变为能力的过程中,特殊的影响以及砥砺与磨炼不可或缺。 归纳了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必备环节,并探讨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具体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素材。

 

大科学要运作,就必须有人制定计划,并合理组织、协调相关的复杂事务,因此大科学离不开管理。专业能力过硬又具备出色管理才能的科学家,就是具有战略科学家素质的科学家。科技发展说明,战略科学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科研实践中对于已经体现出组织管理能力的年轻科学家,较早予以关注,并给予更多科研管理的机会,是“培养”战略科学家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出将入相”战略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分析

 

“出将”指的是战略科学家个人在科技工作中具有攻克科研难题的出色能力;“入相”意指战略科学家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领域能够运筹帷幄、发挥关键作用,或统领重要科研机构在科技前沿攻城拔寨,取得辉煌业绩。出色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战略科学家“出将入相”的保障性先决条件,对其深入了解能为遴选和培养战略科学家提供参考。

 

专业基础扎实、热爱科研,创新意识强、科研直觉敏锐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必须基于坚实的专业基础,优秀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出类拔萃,深厚的专业功力成为他们在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研发等多领域屡有建树的根本保障。

 

要成为科学大家,必须对科学有兴趣并热爱科学研究。由于有兴趣、热爱并重视科学研究,大科学家往往更容易甚至很早就启动了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坚定、自信地追求创新,这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的内在驱动力。

 

创新意识能否结出科研硕果则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科研天赋与能力。“直觉”是科学家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多接触自然现象、多接触科学实验,从中获得的大量感性经验有助于科研直觉的涌现。

 

不折不挠,具有持久攻坚的品质和耐力

 

有些问题可以短期破解,有些特殊的难题需要长期探索、多方尝试后才能攻克。在高强度压力下长期攻坚,对研究者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有些研究的特殊性却要求科学家必须具有这样的品质和耐力,因此年轻科学家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抗挫折能力以及科研的耐力,这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

 

学术视野宽广,研究领域不囿于一隅

 

战略科学家一般在多个研究领域均有造诣,而不是兴趣单一、视野狭窄的专家。这样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既体现为他们的科研战术,更展示出他们高瞻远瞩的眼光以及深邃的思想境界。

 

研究表明,只有专业视野宽广的科学家,才能成为以下两类战略科学家。第一类是突破学科局限的跨学科研究者,他们在交叉学科领域多有建树;第二类是在学术视野宽广、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纵观国际科技发展态势,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策略的战略科学家。

 

善于交流并发现他人的特长,重视并能组织合作

 

专业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宽广、创新意识强烈、学术眼光独到、科研能力与耐力出类拔萃,这一切还都属于杰出科学家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范畴。战略科学家必须具备超强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战略科学家这种“拿得起、放得下”心理特征及与之相关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大科学管理中出现的所有事务。

 

中国战略科学家在教导和关爱同事方面也体现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战略科学家标志性的学术里程碑

 

由素质优秀的人才成长为一流科学家、战略科学家,还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教育培养与实践锻炼。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几个必经的 标志性阶段 1. 名师、学友与良好学术环境的影响;2. 前沿学术氛围的磨砺与个性化学术特征的形成;3. 经历重大科研实践的锻炼或有作为导师指导其他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经历。

 

名师、学友及良好学术环境的影响

 

多数一流科学家在学术道路上都有自己的良师益友。在快速成长阶段,与名师甚至科学大师接触,是拓展年轻科学人才学术眼界、提升其学术境界的最好方法。

 

科学社会学家也高度肯定科学界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导师们的风范及他们缔造的良好学风,对青年学子的影响是终生的。除了名师们的影响,年轻学友和同事之间也能产生积极的学术影响。除了导师和学友,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须的,这种环境包括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一流的实验室以及幽静的校园或研究所。

 

前沿学术氛围的磨砺与个性化学术特征的形成

 

培养科技人才不能闭门造车,要尽早让科技人才更多地去熟悉、接触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然而,更加重要的是年轻科学家尽早形成自己擅长的个性化学术研究特征,而不是长期接受导师的指导或受年长合作者的影响甚至被同化。一位年轻科学家形成自己独特研究风格的重要标志是,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

 

经历重大科研实践的锻炼与考验

 

战略科学家必须具有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甚至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经历,否则他就会成为没有用武之地的落寞英雄。参加、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和管理,可以帮助年轻战略科学家发挥作用展示能力,又得以积累大科学研究与管理的经验,有助于他们形成关于大科学正确的实战思想与方法,茁壮成长为成熟的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的培养方式与方法

 

战略科学家重要,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战略科学家为国家科技发展 大显身手 。分析了战略科学家的素质与能力特征,了解了战略科学家学术道路的几个重要阶段,可归纳战略科学家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人才

 

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是包括战略科学家在内的优秀科学家年轻时的共性。所以,以志向、兴趣与天赋这3个参量作为选择可造人才的标尺,符合优秀科技人才培育的实践经验。

 

关于选才,“强基计划”指出“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出后备人才。”值得强调的是,就天赋和能力而言,遴选优秀人才时可以大胆突破通常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在某一科学学门类或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而即使在其他领域有明显弱点的学生,也应该大胆纳入重点培养之列。如果选材时过分强调综合素质而不注意那些虽非全才,但具有特殊天赋和某项超常能力的学生,很可能会造成天才的埋没甚至被废弃。

 

采用“精英式教育”模式

 

培养一流科学家及战略科学家的教育采取“精英式教育”模式最为合适。所说的“精英式教育”,第一指的是类似于“强基”计划所期待的那样,招生要保质而不求量。学生越少越利于因人施教,因而做到有针对性、更好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才能。第二,“精英式教育”还意味着,实施这种教育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科学建树又善于教学,最好由科研经验丰富而热爱培养人才的科学家担任教授和导师。第三,学校要拥有良好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与环境。

 

营造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要培养包括战略科学家在内的一流科学家,还必须营造鼓励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轻松愉快地交流,畅所欲言地探讨专业问题。科学家热爱科学研究的言行会逐渐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与其他院校师生之间专业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学派间互相激励、彼此借鉴学习,从而整体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不仅如此,通过有效影响,促使其科研兴趣在朴素的好奇基础上,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升级,让他们拥有欣赏品味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的能力,使科学美成为其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

 

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使其研究工作与国际前沿接轨

 

对于培养包括战略科学家在内的一流科学家而言,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结合难度适当的科研题目,有目的、讲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学术习惯,始终关注科学前沿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充分得到科研实践的锻炼与考验,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们出色的科研能力。

 

此外,还必须为学生创造能够提高其科研能力的更多机会。一是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拔尖学生直接在国际同领域一流同行甚至大师指导下学习,以之为榜样,在与其交流、切磋中,充分经受前沿学术氛围的磨砺,并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研究风格;另一方法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国内的学术环境和整体水准,当我们与世界科技前沿不分伯仲时,允许学生在国内各地的优秀大学间按照规定适当游学,在国内各高校间自由选课或参加学术活动。

 

因材施教,变特长为专长

 

纵观科技史,几乎没有靠取长补短、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而成功的科学大师;相反,力求使长处进一步发展的做法,具有诸多成功案例。前辈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在科研实践中观察、挑选有管理能力的年轻科学家,并将其作为战略科学家后备力量而重点培养,在不荒废或停止其科研能力发展的同时,让他们自觉学习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提供机会锻炼并有意识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处理多种复杂事务的能力、洞察科技前沿生长点的能力,以及知人善任等组织能力。这是具备战略科学家素质的年轻科学家茁壮成长为杰出战略科学家的根本途径。

 

 

有些科技天才无需培养,可以自学成才;但以往的科技教育实践表明,更多优秀科学家的出现是有效培养的结果;与自学相比,科学而合理的教育可以缩短成才所需要的时间。这些也适用于培养战略科学家。重视选材、精英培养,要传授知识,要传授能力,要培养其创新的精神,在科研实践中去发现具有成为战略科学家的年轻科学家,并提供给他发挥作用的机会。

 

作者简介:厚宇德,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与物理文化。

 

论文全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2年第16期,本文有删减

 

  • 上一篇文章: 战略科学家要有全局观念、前瞻思维——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

  • 下一篇文章: 国家创新呼唤战略科学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52]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4]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3]

  • 致敬他们共同的恩师侯外庐…[51]

  • 侯外庐西大治校[6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12]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11]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12]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3]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