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战略战术 >> 正文  
  发挥战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中的“帅才”作用       
发挥战略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中的“帅才”作用
[ 作者:杨芳   陈劲    转贴自:科技日报    点击数:101    更新时间:2023-11-13    文章录入:admin ]

 

 

战略科学家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是集统筹布局能力、研究能力、管理领导能力于一身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战略科学家把得主方向,做得了科研,带得了队伍,是科学家队伍中的“帅才”。在加强基础研究中,发挥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中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

战略科学家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开阔视野、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的科学家;是集统筹布局能力、研究能力、管理领导能力于一身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战略科学家把得住方向,做得了科研,带得好队伍,是科学家队伍中的“帅才”。在加强基础研究中,发挥战略科学家的重要作用正当时。

要发挥战略科学家“战略大师”作用,把握基础研究大趋势。准确把握基础研究大方向是加强基础研究的第一要务。战略科学家具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具有正确“审题”的厚实功力,看到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与规律,善于提出研究发展方向,确定开展科学研究的主题,能够精准指引关键领域突破,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拓基础研究新赛道,成为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拓荒者,在加强基础研究中发挥战略决策作用。

要发挥战略科学家“科学大师”作用,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准确抓住和提出基础研究关键问题是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基础研究能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往往始于关键问题的凝练。科学家、哲学家波尔指出:“准确地提出一个科学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当前,许多科研领域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深入发展的势头,基础研究存在较强未知性、不确定性和抽象性。一方面,战略科学家长期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学术研究功底,抓住问题和凝练问题的经验丰富;另一方面,战略科学家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强,能将基础研究中的“宽”与“窄”辩证结合,能够理解和运用多学科知识,形成复合创造能力,从更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战略科学家专深博广的知识素养在其精准前瞻凝练基础研究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

要发挥战略科学家“管理大师”作用,组织基础研究切实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范式不断深刻变革进程中,无论是科学家队伍的组织或者是基础研究项目的管理都面临着新挑战,需要战略科学家站出来指挥多“兵种”大作战,组织大规模基础研究攻关。钱学森、黄大年是名副其实的战略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展现出不凡的领导能力。钱学森在导弹研制中组织全国大规模科研与生产力量进行协同攻关;黄大年在负责“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重大科研任务中,组织和协调了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约500位科研人员。他们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善于培育、造就和激励研究团队成员,管理团队的整体运行、协调团队内部的利益与矛盾,成功调配需要的资源,形成有效推进科学研究的强大合力。

加强基础研究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体系布局、关键问题凝练与提出、系统推进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战略科学家的参与和奉献。我国需要涌现更多战略科学家准确把握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和战略动向,有效整合科研资源,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使用,既说明了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战略科学家数量的缺乏和培养的紧迫性。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大力吸引、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既在培养中使用战略科学家,也在使用中培养战略科学家,培养与使用互为促进、相互补充,为打造一支强大的、引领基础研究的战略科学家队伍持续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文章: 打造战略科学家队伍

  • 下一篇文章: 尽快建立战略人才图谱  提升战略科学家培育使用效率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