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痛悼!他走了,享年102岁;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痛悼!他走了,享年102岁;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新民晚报    点击数:140    更新时间:2023-11-03    文章录入:admin ]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20231031日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地震工程学家、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开拓者之一,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聿贤先生,因突发心脏病,于2023103020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胡聿贤先生192210月出生于北京。1985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1949年)、博士(195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55年与钱学森等同船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

胡聿贤先生一直坚守在地震工程研究的前沿。他率先提出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与地震工程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提出了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深入开展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研究,主持编制了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科技成果为城市与工程抗震设防及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胡聿贤先生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经常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活动,多次出访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并曾担任世界地震工程协会的中国国家代表,促进了中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地震工程界的学术交流工作。

 

多项理论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官网显示,胡聿贤长期从事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工作。他根据地震现场实际经验和理论分析,提出场地条件的影响不宜用烈度调整,而应用地基处理和反应谱调整两种方法处理。这一结果1964年以来为我国的抗震规范所采用。

在断层对抗震设计影响的研究中,胡聿贤将断层分为发震与非发震两种,在发震断层上要注意位错的影响,不必提高烈度;在非发震断层上只考虑土壤影响,不提高烈度。这一结果为我国1974年以后的抗震规范所采用,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方便。

胡聿贤将我国的确定性地震预报方法与国际通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结合起来,并考虑了多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地震危险性估计的综合概率法,并已应用于我国新的地震区划图。针对我国在强地震加速度记录方面的薄弱环节,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的大量地震烈度数据,胡聿贤进行了地震动估计的研究,提出在国际上常用的烈度与加速度转换关系中增加第三个因素——震级或距离,以间接考虑地震动其它因素的作用。这一方法已为其他学者所接受。

 

85岁仍背着一书包的书和资料上班

 

据此前报道,胡聿贤精力充沛,从事科研工作和学习的勤奋程度极为罕见。他几乎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研读。假日研读,出差的旅途中研读。直至85岁高龄,他还每天都背着一书包的书和资料上班。工作时他不是专心阅读,就是用心思考,不是细心查对,就是潜心写作。

胡聿贤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尤其关注,凡是能用来扩展和深入研究领域或提高工作效率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他都有意识地加以掌握和利用。胡聿贤会派自己的学生去国外学习新的技能,归国之后用于本学科的发展。他本人七十多岁时,还认真地学习电脑操作,学制作PPT、学软件绘图、学编程等等。

胡聿贤读书还十分注重效率,非常讲求实用。他从不花费可贵的时间去读趣味虽多但用途很少的闲书。他阅读过的抗震专业书刊的数量在整个地震工程学界几乎是最多的。由于他博览群书,所以他对地震工程学的动态、发展趋势了如指掌。

胡聿贤在近80岁高龄时,还向领导主动请缨去地震现场,他说:“你们不要担心我的身体,如果不让我去现场,我的科研生命就要结束。”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胡聿贤以86岁高龄出现在汶川地震现场指导工作。

多年来,胡聿贤潜心学术,出版和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其代表性著作有:《地震工程学》《ERRTHQUAKE ENGINEERING》(英文版)等,其中《地震工程学》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他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胡聿贤是公认地在地震工程领域第一线开拓的大师,而他却往往自称是一名工程师,淡泊名利、为人朴实是他的人生本色。

 

新民晚报综合中国地震局官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官网、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社

 

  • 上一篇文章: 胡聿贤 | 我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多年奋战地震科研第一线

  • 下一篇文章: 陈定昌:毕生追梦的战略科学家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美国人的“商人”…[52]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71]

  • 侯外庐西大治校[58]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9]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65]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媒体盘点习近平引用过的邓…[9]

  •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7]

  • 血浓于水一家亲——中国是…[9]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21]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