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首席专家吴尊友的传染病防治传奇人生       
首席专家吴尊友的传染病防治传奇人生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23-10-29    文章录入:admin ]

 

 

中疾控官网20231028日下午发布“讣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中国民进中央常委吴尊友同志,于2023102712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今年227日,吴尊友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艾滋病丙肝防治高层专家研讨会。吴尊友的突然离世,引发了众多网友及广大医疗人士的悼念。一名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表示,“这是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重大损失的一天”。

三年前,新冠疫情让吴尊友的名字家喻户晓。实际上,新冠之前,他就做了大量传染病防控工作。曾有人评价称,如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那么吴尊友的人生也是在与传染病的战斗中度过的。

 

从艾滋病防控开始做起

 

吴尊友生于1963年,安徽黄山人,1988年毕业后进入安徽省防疫站,1991年开始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1995年,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吴尊友在公共卫生领域起步,最早是从艾滋病开始。20174月至今,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艾滋病流行病学、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等。

1995年,他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专业博士毕业,恰逢我国大力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当年1月,我国第一次建立了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此后又批复建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次年,国家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正式筹建。

在美国学习时,吴尊友导师的研究方向是艾滋病防治,回国后,他加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时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的博士后,主攻方向是艾滋病行为干预。由此也开启了他在流行病学的主攻方向。

在当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基础设施刚刚起步,防治艾滋病的工作面临从头开始、工作环境差和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很难做出成绩,但吴尊友还是选择了该领域,并在艾滋病流行病学、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项目评估等方面都做出了诸多成绩。

据统计,吴尊友曾针对卖淫妇女、静脉吸毒人群、有偿献血(卖血)人员、流动人口、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这类高风险人群,进行了大量务实的防治应用性科学研究。

在吴尊友的推动下,我国于1996年,开始了第一个针对性工作者的艾防干预项目。为了完成这一项目,吴尊友深入娱乐场所了解卖淫组织形式,同时开展预防宣传与行为干预的可能性,最终通过一年的调查才使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此前报道,云南边境最初出现的疫情,就是因为多名吸毒人员共用同一个未消毒的针具,由血液传播造成的感染;这些吸毒人员又通过性行为把艾滋病传染给配偶或嫖客,链条中的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又会把病毒传播给孩子。

因此,想要从源头遏制当地艾滋病的传播,就必须从吸毒人群开始想办法。1997年,吴尊友又来到了基层社区,开始了社区预防吸毒的研究。他与吸毒者深入交流,不但努力尝试向他们介绍安全注射技术,还向其推荐了减少危险的注射措施。

他曾向媒体介绍了这段经历,“实际上你去到他们中间,就发现没什么神秘的。当然,你需要跟他们打成一片,同吃同住,他们喝的水我端过来就喝”。

吴尊友还曾回忆,这一工作刚开始并不顺利。比如有女性性工作者在得知他是疾控人员后不愿意配合工作,吴尊友就与其聊天、吃饭,慢慢让其放下戒备,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这之后,在吴尊友等专家的建议下,我国于1997年开始向吸毒者介绍安全注射技术和减少危险注射措施,并于两年后在全国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他还针对感染率较高的献血源艾滋病,在全国开展了针具社会营销试点,短短几年便让全国的危险注射行为大幅下降。

短短几年时间,在吴尊友等专家的努力下,全国每年新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就下降到了原本的百分之十,从高峰期的两万人降低到了2019年时的每年两千人。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艾滋病国家技术单位的负责人,吴尊友在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治疗艾滋病病毒等层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仅以国际知名杂志《柳叶刀》、《科学》为例,吴尊友就累计发表过一百余篇科学论文,收到国内外众多艾滋病相关团体的认可。

得益于艾滋病防控领域的诸多成就,吴尊友2005年被授予国际诺莱斯敦大奖,2006年荣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榜单,在国际流行病相关领域获得过众多荣誉。

 

因胰腺癌去世,曾“三年白头”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的吴尊友开始被外界所熟知。

“医学界”梳理发现,新冠疫情以来,吴尊友承担了大量工作,他多次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遍访武汉、北京等城市,深入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并在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向公众传递对疫情形势的研判和未来走势分析。

不为人知的是,吴尊友曾于20212月确诊了胰腺癌。据知情人士回忆,“今年(2021年)夏天,老师的癌症扩散到了肺部,最后才来到北京进行会诊和手术,这也是他这两个月短暂消失的原因……手术后,体重从135斤掉到了80斤。”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所有部位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差的一种。综合全球各地的报道,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几乎都在10%以下,死亡率较高。

罹患癌症后,吴尊友仍然以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的身份,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他曾向媒体介绍了联防联控机制的工作状态,“联防联控机制在多大程度上要动员相关部门,多少资源来进行疫情防控,最需要依仗的是研判。那么这个研判对于决策者来说,它是一个决策重要的依据。当然这个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吴尊友团队有好几个数据分析组,他曾说,“每天在半夜12点钟下载,截止到晚上12点,当天报告的疫情数据马上进行分析,这是对总的疫情数据的分析。”。此外,小组还要分析传播关系并对下一步流行趋势做出研判,“所以这个还是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除了对疫情形势进行研判之外,作为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吴尊友还需要经常深入疫情发生地开展查找传染源的工作。因为随时都会有任务,他时刻都处于待命状态,除了高强度的工作,吴尊友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期间,有人发现,经历三年疫情,吴尊友的样貌悄然发生了改变,头发从黑变白,身体也变得日渐消瘦。

对此,吴尊友曾公开回应:“很多人付出比我多,还有人付出生命代价,我的这些投入不算什么,很多人头发比我白得多。”他还说,自己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人员,力所能及做一点工作,是对疫情防控的贡献,也是学习经历中的宝贵财富。

有感于新冠中的公卫人才短缺,今年34日,他提出了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提案。

“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在传染病防控的领域应该后继有人,所以培养人才,有一支有实力的队伍,对于中国的公共卫生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 上一篇文章: 吴尊友逝世:艾滋防控贡献卓越获世卫褒奖,自称最期待淡出公众视野

  • 下一篇文章: 吴尊友:一位无私奉献的公共卫生战士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66]

  • 侯外庐西大治校[54]

  • 中国思想史的奠基人——侯…[53]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8]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7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王世真:握紧命运的缰绳[15]

  • 王世真:要做开创性的事[19]

  • “核医学之父”王世真[18]

  • 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院士…[17]

  • 陈达:心远愈知宇宙宽[18]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