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何继善:为中国工业找“口粮”       
何继善:为中国工业找“口粮”
[ 作者:龙军    转贴自:中国日报网    点击数:290    更新时间:2021-12-05    文章录入:admin ]

 

2019128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中南大学探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先生。何继善院士身材高大,虽已85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此前,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何继善院士创立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也是国土资源领域首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谈及获奖,何继善院士十分谦虚地说:“不算了不起,我们的成果只是洪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1934年,何继善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小山村。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曾四度失学,随家人颠沛流离。为了养家糊口,还没读完高中的何继善成为湘东钨矿的一名矿工,一干就是4年。

探矿的艰辛让何继善暗下决心,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新中国寻找“工业口粮”。1956年,何继善通过自学考上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任教。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湖南代表团捧回一张无人认领的奖状。后来证实,获奖成果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何继善摇着手摇计算机得来的。

何继善感慨道,改革开放的洪流不仅把自己推向了大有可为的科研道路,更推动了中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就包括能源行业。

何继善一生致力于为地球“把脉”,创立了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和广域电磁法等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重大理论方法。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必须依赖地面装置“透视”地球,电磁波法就类似于给地球做CT扫描。由于地下电磁波方程求解极其困难,近50年国际通行的CSAMT法都是基于简化后的平面波方程,探测深度只有1.5千米,测量误差较大。

何继善一路追本溯源,历时20多年,终于发明出广域电磁法,建立起以曲面波为核心的电磁勘探理论,让三维电磁勘探成为可能。

何继善又自筹经费,研发出来勘探设备。在一场“危机矿山电磁方法有效性比对”的实验中,10多种国内外仪器齐聚安徽冬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比武”。最终,欧美仪器纷纷败下阵来——CSAMT法平均误差率高达61.82%,而广域电磁法平均误差率只有0.96%

实验数据表明,广域电磁法的勘探深度达8000米,探测深度、分辨率和信号强度分别是CSAMT法的5倍、8倍和125倍,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城市物探、潜艇探测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为了不断完善理论和设备,何继善院士至今仍活跃在深山荒漠等勘探一线。在何继善院士看来,国家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他说:“我们需要更多更清洁的能源。国家建设到了新的时期,对资源探测的要求更高,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 上一篇文章: 丁肇中:AMS命运多舛他始终坚持

  • 下一篇文章: 何继善为地球“把脉”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3]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8]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3]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