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培康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培康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教育部关工委    点击数:523    更新时间:2020-07-02    文章录入:admin ]

 

 

献身国防  深藏功与名

 

黄培康

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今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

“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二院研究生院名誉院长

长期从事雷达目标电磁特性的研究与测量,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在笔记本1/3处划道红杠”

 

主持人:前段时间,我们从新闻上了解到,中大(中央大学,现主体为南京大学)时代的黄纬禄院士的笔记照片在我们的朋友圈刷了屏,这个笔记非常工整,像印刷出来的一样,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之前张老师(张乃通院士)跟我们透露过您的笔记水平非常高,能跟我们分享下吗?

黄培康:黄纬禄跟我一个大单位,住的也很近,他先去世了,95岁,他毕业于中央大学。那个时候,苏联教材要进来,老的英文教材要删掉,而老师们基本只会英文教材,正好是交叉的时候,很多课程是没有书的,但也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我自学能力比较强,经常到图书馆找外文书看,我有一个老本(看家本领)今天传授给大家。我虽然看了很多外文书,但我听老师讲课非常用心。我的笔记本是这样的,在笔记本1/3处划道红杠,这边2/3的地方记老师讲的课,记的非常细,下面有的同学就借我的笔记本去抄。那边的1/3记课后在图书馆看书的学习心得,看看能否有其他推导方法或提出问题。

 

2“不能把名利放在前面”

 

主持人:请问黄老师,您是做雷达的,航天事业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工作,您当时在分配到航天事业单位时,有没有考虑到会对自己之后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什么困扰呢?

黄培康:当时,南京工学院推荐我去考全国的留苏生(苏联留学生),全国考试,难度较大。人生总有几次误差,我有两次,这一次是全国招考,我是唯一的应届毕业生去留苏,还有一次是我工作以后,但是多次出国留学都没有成功,因为我们搞的是国家的国防的航天事业。

1956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国防部五院,当时钱学森也刚回来。在航天我一干就是60年。424日是国家航天日,全国都很感谢我们,但我们也很感谢全国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也发来贺电。总的来说,那时候的思想就是爱国。老一辈也是这样,50年代,大概55年开始回国了一大批以钱学森为首的留学生,我们单位很多老一辈也做了榜样。航天大国也要做航天强国,国家没有航天不能成为强国的。在航天领域,出名的是少数的,多数的都是默默无名的,发表文章也勉强发表,也参加了很多国际会议,但核心的东西都不发表的,发表的文章并不代表全中国的水平,不代表我的水平,但是我们都认了。我们讲科教报国不是一句空话,不能把名利放在前面,默默无闻的人是绝大多数。没有评上院士的绝大多数都是比我好的,评上院士也是机遇。

 

3“最宝贵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实践出来的”

 

主持人:在您刚才的回忆中提到了钱学森先生,您也曾撰文回忆钱学森先生,在这里,能给我们讲述一下钱老对您带来的影响吗?

黄培康:钱老的研究范围很广,曾任力学所所长。他曾经要搞一项工程,选拔了7个人,就把我选上了,在他指导下,大概有6年。其中有一两年时间,每周三的上午他会到我们办公室来,指导我们。他是航天事业的创始人,我们是具体干活的,钱老非常注重科学的方向和应用的背景,尤其是实践方面。他曾经问过我一个具体问题,“飞行器的雷达目标识别高度”,我做了严格的计算回复说“大概60公里左右”,他要求我做实验,他问我“需要多长时间”,我说“大概五六年”,后因文化大革命一下子耽误到了十八年,十八年后我在外场做出了结果,钱老很高兴。钱老对我们的指导就是这样,他希望我们有更好的理论基础,但需要在实验中验证,最宝贵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实践出来的。

 

黄院士寄语青年大学生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只学表面的知识。学习要讲究,要打牢基础。”

“进入社会以后,谋生的思想是不对的,我们不是为了吃饭,不是为了金钱,要淡薄名利,有事业心、有大师风范,要爱国,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工作有分工,有的是出名的,有的是不出名的,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但这都没关系,不管做哪种工作,都要全力做好,不要从名与利角度考虑,离它们远一点。趁年轻,打好基础,将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做一个非常有用的人。”

  • 上一篇文章: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闻雪友

  • 下一篇文章: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戚发韧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文木:毛泽东是这样看原…[56]

  • 张岂之:史念海先生的学术…[53]

  • 毛泽东:“应当有中国的李…[53]

  • 张文木:一个纯粹自由主义…[55]

  • 张文木:虚无主义与教条主…[6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夯实文…[10]

  • “碳达峰”“碳中和”:是…[13]

  • 研究益世学问 书写时代华章…[9]

  • 求索人类社会繁荣之路——…[9]

  • 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17]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