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思维 >> 组织与实施 >> 正文  
  超级工程中的管理哲学       
超级工程中的管理哲学
[ 作者:张劲文    转贴自:《桥梁》杂志2020年第2期    点击数:603    更新时间:2020-06-08    文章录入:admin ]

 

 

作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1024日正式开通。在长达15年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过程中,笔者有幸躬身入局,分阶段负责过包括前期工可研究的技术管理、工程整体策划和实施策划、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现场建设管理和协调等工作。与之前笔者深度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相比,港珠澳大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均存在本质性的差异。超级工程在工程维度上的这种跃迁,使得以往工程经验需要适时适度“清零”,为大量创新涌现创造基本条件。本文试图厘清为何超级工程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工程存在。

本文不是对比分析,亦很少引用工程管理的一般参考文献,目的是对超级工程有一些原创性、本质性的思考。

 

超级工程如何决策

 

工程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的载体。

超级工程,是指那些具备超大投资、超长工期、超难技术、超高风险的世界级工程,建成后能持续带给世人以震撼,成为国家标志。

超级工程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全球相关行业的焦点,是行业领军人物及卓越工程师孜孜以求、欲一展身手的梦想之地。策划过程中,会令政府各相关部门感到千头万绪,最终需提交最高层决策。实施过程中,业内会觉得其难度达到甚至超过行业管理及技术水平极限,亲历者则认为其风险已达到甚至超过认知极限。

超级工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甚至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现象。

超级工程首先是政治决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之后才是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决策。决策包括规划决策和可行性研究决策两阶段,回答“是否建”的问题。

规划决策完成即纳入规划,纳入规划的超级工程就已经代表了国家意志,清晰表达政治主张。

在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才会对工程进行实质性的技术经济比较、对不同工程方案进行同等深度比较、对投融资方案进行比较、对建设时间做出安排等。业内专家在这个阶段才有规模性地深度实质介入,这个阶段完成亦会提交国家高层,做最终的决定。

超级工程决策首先是实现国家意志,或者说,政治意图是目的,工程只是手段。其决策时间的长短、内容的变化,亦会随着国家意志,不断调整和变化。另外,在决策之前,多年持续的国家政策走向,会令超级工程“是否建”显山露水。

超级工程决策最重要的是高度,站得高才能看得久远,久远即成历史。

 

超级工程如何策划

 

实施前的策划阶段,要回答“怎么建”的问题。

常规工程有规可依、有律可循,建造前策划工作可以按部就班。但对超级工程而言,因已有的管理理论和技术难以全部涵盖,策划将成为逼近工程管理者认知极限的突破性创新工作。每一座超级工程的成功实施,都标志着人类在工程极限方向迈出超越自身的重要一步,超级工程中每一个专业上的技术革新,都标志着行业在技术上的突破。

策划为超级工程实施提供交响乐谱,整体策划是总谱,实施策划是分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程整体策划是管理战略,实施策划是管理战术。

整体策划是将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宏观考察工程的范围和内容,对工程整体的性质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进而研究并确定工程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对工程资源的运用体系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回答“用什么样的管理思想指导工程实施”,是管理思想在超级工程上的体系性实践,需要在任何时刻都不停地运转。

工程实施策划是将工程按照专业分为若干类,研究每一类专业工程的实施方法,厘清各部分的界面关系,其核心是要回答“用什么的工装技术完成各部分建造及总成组装”,是工装技术在工程的实操性落地,需要考察与针对某一专业工程相关的各物质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及用什么样的工艺或装备将这些要素进行组合。对于超级工程,这个阶段极可能遇到前人未曾或较少涉及的领域,需要组织科研攻关、试验和演练,确保每个部分都能达到预定的功能。同时使得各部分之间的界面清晰流畅,能够共同发挥既定作用。

工程整体策划类似于数学模型的思维模拟,工程实施策划类似物理模型的桌面推演,两者在时间维度上有前后的逻辑关系,在空间维度上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超级工程策划过程中,始终要考虑以下“三位一体”——第一,超级工程是政治意图的载体;第二,超级工程的专业复杂性、界面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第三,实施过程的风险(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最终定案的策划,除满足上述第二和第三点,实现工程功能外,还需要满足第一点,以创新彰显国家力量。超级工程从来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一个行业的事情,它是衡量国家力量的一种尺度。

策划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在脑海中形成四维工程进展情景构架的动态镜像,在大脑中播放。如果不够流畅,是由于思维尚未流畅,需要思维如潮水般冲击阻滞点,直至所有阻滞点消除,类似于播放视频一样流畅。最终的现场情况,会与这个镜像保持高度的逻辑一致。

策划时要特别注意,人和事在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维度上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系统越庞大,环境越复杂,资源耗散就越难以估计。物质上的不足,最多不能超过精神因素可以弥补的程度,人的极度努力行为在时间上也不可能过长。因此,工程系统永不可能达到绝对最佳。牢记这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人和团队在超级工程中的作用,更好地认识风险,以及如何避免策划可行性与实施可执行性出现脱节。

 

如何正确认识风险

 

超级工程是一个庞大技术细节和高度风险集成的多维综合体。

超级工程建设过程中充满风险。尽管有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每一步都辨识风险源,制定了风险应对措施,但技术高难度、环境复杂性、设备维养和人员疲惫等多因素耦合,使得有些风险出现在所辨识的风险源之外。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将工程师推向职业生涯所未遇之境地。

既定风险管理中所包含风险源是清晰的,在这个体系内,风险防控都已有预案,执行是一个流程管理问题,严格执行预案可以让管理结果和预计基本保持一致。这一类的风险在现场占大多数,甚至包括超强台风的影响等,只要应对充分、执行得当,这类风险都在可预估范围内。

 

超级工程如何造就人才

 

超级工程造就超级团队,造就领军人物和大国工匠。

超级工程由人造就,反之,人才亦由超级工程造就。超级工程团队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包括丰富的历练、高昂的士气、优良的技能、精准的执行和职业荣誉感。

超级工程团队有机会面对同行难以面临的重大风险,有机会处理行业最困难最前沿的问题,亦有机会经历很严重的挫折,团队因困难而团结。如果这些都能够扛过去,在经历胜利与失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能在适应艰苦环境中保持毫不气馁的必胜信念,这样的团队,不但可以代表行业,也可以代表国家的最高水准。

超级工程需要领军人物。领军人物是技术、管理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不仅擅长于利用技术和管理上的把控,也擅长于利用精神力量提升团队战斗力。他们一般具备以下特质——

1.对工程趋势的把控能力;

2.处理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

3.信息不充分时的判断力;

4.逆境时敢于拍板的决策能力;

5.完成所决策事项的专业能力;

6.低潮时鼓舞士气的能力;

7.强烈的职业荣誉感;

8.具备创新热忱和刻苦钻研精神;

9.超乎常人的毅力。

这些特质,在处理重大风险时会得到集中体现。

 

超级工程如何实施

 

从策划到实施,是现实世界取代抽象思维世界,实体工程取代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实践取代认识,物质投入取代桌面推演,工程可行性向可执行性转化的过程。

实施与策划的偏差,源于实施过程中诸多的要素和环境,与决策和策划阶段相比,发生了变化。本质上,还是超级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致。实施过程中,变化无处不在,所形成的阻力和(或)摩擦力,以不同形式发生。

当工程阻力和摩擦力大于动力时,工程会进入“紧张点”,在各种力量拉锯后,会有重大决策出现,为“紧张点”找到新的平衡解。

超级工程将产生超级成就,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超级挫折,这是事物的两面。超级工程中遇到的挫折,除了物质和时间方面的损失,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挫伤。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力量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时候的挺身而出,显得弥足珍贵。没有亲身体会到工程遇到重大挫折的人,很难对工程的困难有一种完全真切的感受,也无法从各种小挫折的抽象概念中,去理解重大挫折。

超级工程像一幕大剧,跌宕起伏,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平静时刻逐渐淡忘,那些重大挫折时刻的力挽狂澜,经过岁月洗礼愈发深刻,成为行业传奇。

 

工程管理理论不能脱离实践

 

对于超级工程,成功就是最好的规则,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目前没有一种普适的工程管理理论,可以涵盖超级工程,以当下的认知,试图为超级工程建立一套固定的工程管理理论,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工程管理理论的出现,是为了使人类思考的逻辑关系相一致,明确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关系,而不是为了制订一套范式或者公式,供超级工程使用。同样,没有哪一种工程管理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胜过其他管理模式。管理模式选择之目的,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能适应环境并达至工程目标和创造价值。因此,理论上不存在具备普适性的最优工程管理模式。

既有的工程管理理论和工程管理模式对于超级工程而言,具备一定的局限性,理论如果能为探索提供指引,才是工程师想要的。但若过于抽象,工程师脚踏实地的逻辑思维与此又存在冲突,难以发挥作用。通过删除所谓的次要输入条件,构建精致的数学模型去分析工程管理行为,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理论不能与实践吻合,工程管理理论就不会为工程师所接受,从而失去生命力。工程管理理论和实践不能彼此排斥,而应相互支持。

工程管理是人和事难以预测的集合,人事纠缠是管理复杂性之最。我们已掌握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可以解释诸多工程管理实践。从相反的角度也可以说,至少存在某一部分(哪怕是很小一部分)的工程管理实践,难以从科学、技术和艺术上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人性复杂和对象未知,“机缘”将一直存在。

那些逼近人类认知的超级工程,处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点,闪烁着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稀缺性,是人类置身已知、探索未知和了解自身的珍贵礼物。

只有经历持续的风险、冲突和挫折锤炼,以开拓创新精神,大无畏地探索未知和人性,工程管理者才有可能跨越当下认识论中所难以理解的部分,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超级工程。

对超级工程而言,技术和管理都属于“龙”身的若干部分,唯思想才能画龙点睛。但不画龙身,龙睛亦无从画起。期待实践界和理论界彼此支持、真正融合,期盼真正有价值的中国原创性工程思想出现,为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绘下画龙点睛之笔。

  • 上一篇文章: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背后的精神值得点赞和学习!

  • 下一篇文章: 中国自制飞机的幕后消息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陈云:毛主席一个无可比拟…[54]

  •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57]

  • 吕本中:《官箴》[51]

  • 陈立夫直评蒋经国对“台独…[51]

  • 《帝范》全文[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1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12]

  • 殷志峰:无为而治[13]

  • 任正非:一个职业管理者的…[11]

  • 关于AI和大模型 工信部、上…[12]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