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个人精神 >> 人生理念 >> 人生观 >> 正文  
  以水为鉴明人生       
以水为鉴明人生
[ 作者:竹梅老翁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545    更新时间:2017-03-06    文章录入:admin ]

 

    在东汉史上,有一段水的有名故事,那便是尚书仆射郑崇对汉哀帝质问“门庭如市”的对话。郑崇当时理直气壮地对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因此而成为千古的名言,常被直道以事人主的大臣们所引用,堪称水的妙语。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老子自己的一生,始终以周守藏史的卑职自处,就是效法“居善地”的道理;历史上许多圣君名臣,宽厚容养,成为“心善渊”的榜样;诸葛亮的三顾出山,终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是“与善仁,言善信”的楷模;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君臣上下,大体都蕴涵了“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精神。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它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世界里,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这是古人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就的一副对联,以此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

  老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忧患而安然处顺了。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这就是说明水性至洁;孔子观水,以它“逝者如斯夫”的前进来说明它勇迈古今的精神。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的赞语,正好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我们应该应用这几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 上一篇文章: 读十年书,不如读懂这百句话

  • 下一篇文章: 挺胸·收腹·抬头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7]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4]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人生如茶[1074]

  • 善良,就是后路[830]

  • 人生三字:上、止、正[1289]

  • 书非自律不能读[1059]

  •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学问为何…[87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