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中华英雄 >> 科学家 >> 正文  
  我专家:发动机关键材料制造技术不输国外         
我专家:发动机关键材料制造技术不输国外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94    更新时间:2011-07-25    文章录入:admin ]

 

作为高性能发动机最关键部件之一的涡轮盘,其材料和制造技术始终受到国内外航空工程界的特别关注。作为航空发动机中最关键的热端部件,涡轮盘在工作中承受着高温和高应力的叠加作用,工作条件极为苛刻,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功重比的提高,对涡轮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粉末高温合金具有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冷热工艺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但是粉末盘材料和制造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满足国内研制需求。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经过多年打造,现已拥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而这个团队的主帅是一名女将,她的名字叫邹金文。

作为主帅,邹金文不畏科学险阻,广泛学习,博采众长,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先后主持承担了20余个科研项目。她带领粉末盘团队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第一代和第二代粉末高温合金材料,他们研制的粉末盘冶金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粉末盘研制路线和技术体系,基本满足了国内对粉末盘研制的急需。

1989年,邹金文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便加入到航材院这个大家庭中来,从事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的研究工作。在2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她受过委屈,听过抱怨,洒过汗水,也尝过喜悦,凭着韧性和悟性,逐渐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成长为该领域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被聘为航材院科研一岗专家。

2011年4月邹金文获航空报国金奖三等奖,两个月前,她领导的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科研团队获2010年度重点型号总指挥特别奖一等奖。取得成绩的同时,她清醒地认识到要最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满足国内需求,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要认识,很多攻关工作要做。

领军者对于行业动向的理解和把握决定了团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邹金文狠抓设备条件建设,强调基础研究和实际操作经验。在她的带动下,从2001年起,课题组创新研发了多项关键技术设备,逐步建立了粉末盘研制和小批量生产条件。

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这是邹金文的人生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她以不让须眉的胸襟气度,敢想敢干。目前,航材院粉末盘团队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研保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邹金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协调能力。她注意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碰到困难和问题,组织大家群策群力,对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更是虚心听取。在这个大家庭中,没有哪一个课题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专业组单独完成的,每位成员都应在课题研究中有自己的位置,这就要求大家要通力协作、优势互补、团结奋战。课题多,任务重,人员少——面对诸多挑战,她仍然能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协调好科研和生产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技术衔接、设备保障、进度控制等难题,保证粉末盘项目的顺利进行。

邹金文的主帅作用不仅发挥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她也是科学组织和管理的一把好手。去年女儿面临高考,同时科研任务也到了关键时刻,这是考验一个人定力的时刻,两碗水如何端平?她选择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多的压力,最终既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女儿也顺利考上了理想大学。

脚踏实地但又不忘仰望星空。粉末盘团队在邹金文的带领下,正以踏实肯干、严谨创新的作风,迎接着每一次挑战,以航空人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保障型号顺利进行的重担,同时他们着眼于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开展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粉末高温合金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领域硕果累累。通过他们的努力,中航工业正在建立中国粉末高温合金材料和制造技术体系,同时也以航材院为平台,逐步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现代化的粉末盘技术研究、工艺攻关和小批量生产的基地。为满足先进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粉末盘的需求,提高专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邹金文正带领她的团队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方面进行要求更高的新材料和新制造技术研究。

  • 上一篇文章: 谢国忠:中国核心的问题是官僚资本主义

  • 下一篇文章: 袁隆平让中国人吃饭不愁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5]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8]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9]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20]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5]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4]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9]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