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教育精神 >> 名校名师 >> 正文  
  一流的科研不需要一流的英语       
一流的科研不需要一流的英语
[ 作者:宋强    转贴自:搜狐博客    点击数:825    更新时间:2009-10-08    文章录入:admin ]

 

日前,曾获得世界分子光谱学权威杂志《光谱化学》颁发的权威大奖“汤姆逊纪念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应邀做客南开大学九十年校庆名家讲坛作精彩演讲。

追求“影响因子”方向偏离了

朱清时对当今国内学界的导向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今的考核指标过分定量化,一年要求刊登出几篇文章,而且追求‘影响因子’,专业学术杂志当然没有公众杂志影响因子高,大家关注的方向就偏离了,专业性不强,质量和内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流的科研不需要一流的英语

朱清时认为:“一流的科研不需要一流的英语,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花太多时间在英语上,占用了很多搞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没留过洋,没学过英语,当然这个例子不具有代表性,我只是想让大家不要在枝节末叶上花太多经历,我本人第一外语是俄语,出国留学之前学过半年英语,到了国外,经过了一段适应期,虽然写得不好,但可以交流就够了”。

爱因斯坦最讨厌的科研方法

“爱因斯坦最讨厌的是找出几块木板在最薄弱的地方钻很多孔”,朱清时认为,当今的青年人很多时候不清楚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一流的科研工作。他说:“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工作太忙,我第二个任期内就不带研究生了,到现在也没有研究生,不能耽误学生”。

“卸任中科大校长的职务后,我有时间重读学术杂志”,朱清时说,“但是通过翻看这些杂志我发现,国内目前的学术氛围比过去有所退步,创新能力在萎缩”。

“可以说登在杂志里的文章十分之九都不值得看,很多杂志翻翻封面就可以放下了”,朱清时毫不讳言自己的想法,“苦苦发现的十分之一,真正能看完受启发的更是少之又少,有时候简直是在浪费资源,从造纸到写文章,到出版、印刷、邮递,再到大家都不看,扔到垃圾箱,重新回收利用,继续造纸……”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是中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一颗“明珠”

朱清时认为,在国内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普遍萎缩的形势下,有一个例外,“去年,全国高校负责人在浦东干部学院学习,我在会上说,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中,有一颗‘明珠’,再过若干年,他会更耀眼,那就是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不为竞争科研经费劳神费力、有宽松的科研环境,是朱清时下此结论的依据,他说:“这与南开数学所一直以来贯彻陈省身先生建所时的思路密不可分,先生曾经提出过‘不开会、无计划、多做事’的九字方针,我觉得真的值得全国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借鉴学习”。

朱清时说:“过去国内学术界有一个好的习惯,每个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定期开会讲解自己的科研活动进展、出现的问题、未来的思路,然后大家提意见,集思广益,很容易让研究者抛弃错误观念,取得进步。现在除了南开数学所还在做,我看到的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已经不做了,固步自封定然前景渺茫”。

  • 上一篇文章: 在真理面前不能讲官本位

  • 下一篇文章: 温家宝在北京三十五中学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5]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8]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创始人王兴…[200]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6]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3]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48]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0]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沙漠中的生命之魂——胡杨…[1362]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维需…[1048]

  • 我们仅仅缺少爱因斯坦吗?…[107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