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专题 >> [专题]和平崛起 >> 正文  
  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新思维         
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新思维
[ 作者:张天光    转贴自:中国报道    点击数:1192    更新时间:2008-07-09    文章录入:admin ]

 

  台湾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从1949年到1979年,我们把“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喊了30年;从1979年至今,“和平统一”的政策也已出台了21年,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以鄧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用“一国两制”创造性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现在,该是以江澤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了。
  一、 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和澳门当时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因此解决回归问题是中英、中葡两国政府之间的事情,与港澳当局和居民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管当地居民愿不愿意,我们都要收回主权。“一国两制”是为了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而制订的,而且事实证明是良好的、成功的,但它并不是回归的必要条件。另外,港澳的租期已到,又紧邻大陆,所以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台湾的情况显然不同,它是一个由内战造成的分裂分治、由中國人自己控制的地区。我们不可能通过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来解决台湾问题。但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使我们又不可能用通常意义的内政手段来解决。这就是问题的困难之所在。
  中央政府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些特殊的情况,所以,钱其琛副总理在今年1 月纪念江澤民主席发表对台8 条主张5 周年时,讲到我国政府会考虑到台湾与香港和澳门的不同。朱镕基总理在今年3 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指出,中央政府可以向台湾作出让步,“让步给中國人嘛”。
  台湾当局对中央政府的反应显然并不积极,认为那不过是“用大一号的鸟笼换掉原来的小鸟笼而已。”看来,近期内用“一国两制+再让步”的设想仍然无法解决统一问题。
  二、 从台湾大选看统一的出路问题
  1. 分离倾向日益增强。 现在,我们对台湾问题该是丢掉幻想、正视现实的时候了。陳水扁以4,977,737 张(占39.3%)选票当选后,国内报章普遍认为这是国民黨分裂的结果,至今也不愿承认台獨势力已有相当实力这个客观现实。这种不敢(或不想)正视现实的行为使中央政府在台湾的两次大选中一再处于尴尬局面。台湾国民黨竞选失败后,李登辉为了承担责任,辞去黨主席职务。然而,我们的报章却发表评论说,这是李登辉搞分裂的结果,是罪有应得。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搞空洞、虚假的宣传,这对祖国的统一不知到底有什幺益处。
  台湾三位主要的竞选者在大陆政策上真的有什幺不同吗?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在竞选纲要里的观点。
  连战:(生于西安,现年64岁,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为李登辉的“钦定”接班人,坚持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
  陳水扁:(生于台南县,现年49岁,台大法律系毕业,韩国庆南大学博士)“台湾是一个主权獨立的国家,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台湾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两国特殊关系的走向,以及任何改变现状的决定应经台湾人民同意。……我们应该以‘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界定台湾海峡的现状。”宋楚瑜:(生于湖南,现年58岁,美国乔治城大学博士)“中华民国自1912年创建以来作为一个主权獨立的国家,始终是个不争事实,根本毋须争辩。两岸关系事实上绝对不是国内关系,……而应属于一种‘准国际关系’”。
  由此可见,他们的本质都是坚持台湾獨立,所不同的只是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晦一些罢了。
  2. 机遇与挑战并存。 
  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期间,他们真心地坚持“一个中國”的政策,这当然是为了有朝一日反攻大陆。李登辉上台后,看到反攻大陆无望,便开始放弃“一个中國”的政策而走向獨立。国民黨1991年的国统纲领其实只是一个挡箭牌而已。虽然国民黨有“一个中國,两种表述”的说法,但这毕竟还是坚持(至少在表面上)“一个中國”的原则的。也就是说,双方还有谈判的共同基础。现在,情况不同了,陳水扁连这个挡箭牌也不要了。虽然中央政府对台湾大选结果的反应是“听其言,观其行”,使陳水扁在就职以后如何表述大陆政策面临困难的选择,但我们和对待大选一样,不要抱过高的期望。笔者认为,陳水扁退回到“特殊两国论”以前的状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中央政府将面临更加艰难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它使我们可以用新思维去全方位地重新思考台湾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毫无疑问,两岸之间的长期隔离只能走向彻底分裂,只有扩大交往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统一。陳水扁对中央政府的坚定态度无疑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当选前后他在台獨问题上作出了缓和的姿态。例如,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了任职期间的“五不”政策: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举行有关台湾前途的全民公决、不宣布台湾獨立、不改变“国号”和不废除“国统纲领”。另外,他还提出有利两岸交流的新举措,如高层任何议题的谈判,实现三通,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等等。可见,陳水扁在两岸交往方面,比其前任更积极。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鼓励其积极的因素来抑制其台獨的倾向。
  顺便指出的是,我们的报章对台湾领导人有时使用不礼貌、甚至侮辱性的语言,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我们对一些极端的台獨分子进行严厉的抨击是正当的,但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和中央政府的风范。否则,很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 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1 . 美国因素。 我国政府一再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对中國来说,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历史悲剧。美国政府和人民本来同共產黨与国民黨领导下的中國人民是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盟友(虽然内战期间美国支持过国民黨,但新中國成立伊始,中美之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敌人)。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为了避免战争范围的扩大,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命令第7 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使台湾问题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内政问题。而我国出兵朝鲜,使中美两国彻底成了敌人。台海第一次危机之后,美台之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使得美国向台湾提供保护和援助更加“合法化”。中美建交后,美国国会又出台了《与台湾关系法》,虽然中美之间有了3 个联合公报,但美国仍然依“法”行事,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系统,并认为任何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都会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美国不仅与台湾是传统的盟友,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也比较相近,而且在台湾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战略意义。考虑到美国对统一的南斯拉夫尚且进行武装干涉,对海峡两岸分裂分治的中國就更可想而知了。
  2 . 社会因素。 
  蒋介石退到台湾后,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在台湾实行各种改革,并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非常顺畅(相反,大陆却总是动荡不止)。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发展得非常迅速。如,取消黨禁,实行新闻自由,公平选举等等。这次选举结束后,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表示祝贺。有的议员说,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第一次和平地进行权力的交接。法律上也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监控系统。经济上更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人民生活富裕(人均年收入高达11,500美元),社会稳定。这些都引起世人关注。英国《经济学家》今年3月24 日发表社论说,大陆与台湾有天壤之别:一个是第三世界,一个是第一世界;一个相信共產主义,一个相信民主政治。在这种背景下,统一能否得到台湾大多数居民的欢迎,动武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3 . 军事因素。
  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区,所以,半个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一直都没能解决统一的问题。
  台湾当局经过50多年的苦心经营,再加上美国的援助,已经建立了陆海空立体防御网。主力战机除了美国的4 架E -2T预警机、150 架F -16战斗机和法国的60架“幻影2000-5 ”战斗机外,还有130 架台湾自产的“经国号”战斗机,并配备各种先进机载导弹。在海军方面,台湾拥有100 多艘战舰,并配有美国先进的反舰、反潜和防空武器,同时正在积极采购4 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目前在美国服役的这种8000吨的DDG -51驱逐舰装备有90枚“标准II”型地空导弹、8枚“鱼叉”反舰导弹和Mk32 鱼雷,以及大约64枚“战斧”巡航导弹。在今年4 月举行的美台武器会议上,美国决定暂时推迟这种驱逐舰的出售)。在陆军方面,台湾拥有从低空到高空的各种防空系统,如美国的“爱国者”、“霍克”,和台湾自研的“天弓”中高空地空导弹系统,以及“小檞树”、“天空卫士”、“羚羊”等低空防空导弹系统。由预警机、地面及舰艇雷达组成的“强网”系统对台湾的整个防御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指挥和控制。另外,美国还会随时根据台海局势的发展向台湾出售更加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以保持对大陆的威慑力量。
  毫无疑问,上述因素都是我们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当然,这种障碍是相对于武力统一而言的。相对于其它方式的统一而言,这些可能都不是障碍,说不定还是有利因素。
  四、 分阶段解决统一问题
  两岸关系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处理得好可对两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处理得不好可能会给两岸带来灾难。通过以上分析,现在两岸统一的时机并不十分成熟。因此,现在该是用新的思维去探讨统一途径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分阶段解决统一的问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其实这个思路曾经有人提出过,如美国的Kenneth G. Lieberthal 教授,只是具体方案需要进行调整。这里提出笔者调整后的方案,与大家探讨。
  第一步:启动对话,建立台海和平。 启动对话是表达善意与诚意的很好的方式。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以后,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对话与磋商出现中断,至今仍没有恢复。大陆方面坚持“原则第一”,台湾方面则坚持“对话第一”,各不相让。但问题是,拒绝对话我们并不能得到什幺益处,启动对话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原则。
  中央政府和台湾当局都要充分面对现实,了解、尊重对方的立场。台湾方面要承认台湾是中國领土这一历史事实;大陆方面也要承认台湾分裂分治的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双方签署“台湾不獨立,大陆不动武”的和平协议(期限为20或30年),并把追求统一作为双方的奋斗目标。这种和平协议无疑会受到美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当然,大陆不动武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是在台湾“不獨立”的情况下作出的承诺。
  也许有人会说,保留使用武力的权力是主权的象征。但我们不要忘记,主权来自实力。不加强实力而空谈保留权力实际上等于没有权力。
  台海和平必须尽快建立,紧张的对峙只能使台湾离祖国越走越远。这种紧张对峙无疑是台獨分子造成的,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而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实际上,只要符合“一个中國”的原则,任何形式的过渡方案都可以考虑,都是在向完全统一迈进。
  第二步:扩大相互交往,缩小两岸差异。 尽管中央政府坚持认为,贫富差异和政治体制差异不是两岸统一的障碍,但台湾当局和民众对此并不认可。我们对台动武和迫使台湾统一的理由是行使主权和保持国家的领土完整。这无疑是不错的,但我们为什幺就不能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对台湾同胞更具吸引力的理由呢?因此,笔者认为,缩小两岸差异是迈向统一的有效步骤。大陆方面要采取更加主动的行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在法律上,要加强执法和立法,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一切,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在经济上,要加大市场经济的份额,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在政治上,要加快民主改革的进程。民主政治迟早都要实行,越早越有利。政治体制改革是关键,它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和国防的发展以及法律的健全与公正。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努力缩小两岸的差异,“一国两制”或“一国三制”恐怕都难以实现统一。即使通过某种手段实现了某种形式的统一,两岸恐怕也难以同心同德。
  政治体制改革的另一个益处是可以弱化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以及台湾拒绝统一的借口。
  台湾方面也要有耐心,要看到大陆经济自由、政治民主和法律公正的光明前景(近20年的变化就反映了这种前景),并积极投身到大陆的各项建设中,促进两岸差距的缩小。因此,现在有人放弃“一个中國”的原则,这不仅违背大多数中國人的意愿,而且非常短视。
  第三步:和平统一。 富强、统一的中國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而且富强、统一的中國对两岸都有好处。因此,在两岸差异缩小到一定程度时,两岸统一的愿望就逐步增强,并最终走向和平统一。那是一种众望所归、水到渠成的统一。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同时也需要双方和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
  另外,由于美国长期介入台湾问题,我们应该在不损失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5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与美国对抗往往得不偿失。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既可促进我国的各项发展,也有利于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
  这种分阶段实现统一的双赢方式无疑会得到两岸绝大多数同胞的支持,因为它既反映了两岸的客观现实,又实现了全体中國人的伟大理想;既保持了台湾的繁荣与稳定,又促进了大陆的全面发展。
  李登辉执政以来,祖国的领土台湾竟与曾对中國进行疯狂蹂躏、且毫无悔改之意的日本联合起来,与大陆对抗,这是对大陆中國人的严重伤害。当然,这是两岸尚未统一和台海危机造成的恶果。只有两岸早日实现统一,中國才能进入发展与安全战略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否则,中國的发展与安全战略都将进入恶性循环,中华民族脖子上的绳索(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就会越抽越紧,分裂与内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台湾问题该是认真解决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中國航空工业总公司洛阳第014中心第3研究室)


  英文标题:Solve the Taiwan Issue with a New Thinking通信地址:471009河南洛阳市030信箱3分箱 张添光电话:0379-3383383(办) 电子信箱:ztg123@public2.lyptt.ha.cn

  • 上一篇文章: 以民主统一中国

  • 下一篇文章: 强国摘录(91)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陈云:毛主席一个无可比拟…[55]

  • 怀念科学巨匠竺可桢[58]

  • 吕本中:《官箴》[53]

  • 陈立夫直评蒋经国对“台独…[53]

  • 《帝范》全文[54]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张文木:读史札记(27条)…[2]

  • 张文木:儒学不是宗教,是…[3]

  • 任正非:全面提升软件工程…[11]

  • 任总在专委会建设思路汇报…[12]

  • 殷志峰:无为而治[13]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