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民族精神 >> 民族品格 >> 国格 >> 正文  
  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       
国旗彰显生命的尊严
[ 作者:何振华    转贴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808    更新时间:2008-05-19    文章录入:admin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一场强震撼动中国,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
  中国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2008年5月19日,五星红旗缓缓下降,13亿人民默默祈祷,向那些静默于废墟之下的生命致哀!
  5月18日,国务院发出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将5月19日到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志哀;5月18日,北京奥组委决定,奥运圣火在境内传递活动暂停3天。
  在6天6夜感天动地的生死大救援之后,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随后的焦灼、而后的惊恸之后,我们需要这样的日子,以国家的名义,用最高的祭奠,向数万骤然逝去的生命致哀;我们需要这样一种仪式,让我们的心疼奔涌而出,让我们的悲伤尽情倾注,向所有死难同胞告白:我们爱你们,我们怀念你们。
  每个公民都是国家主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民族的哀伤。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惊恸全国,惊悚世界。其重创生命之剧,危害程度之烈,堪为人类历史上的劫难。汶川之难,举国同悲;锥心之痛,情何以堪!大震中的遇难者,是我们的骨肉同胞,也是鲜红国旗的一部分。确定哀悼日,降半旗志哀,不仅为人民提供了表达哀思的一种仪式,更昭示了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和公民尊严的彰显。
  “救人是重中之重”,“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一条生命”,“有一丝希望,就要有百倍的努力”……灾难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对生命的尊重放在首位。这种尊重,是余震不断的震区大地上总书记坚毅的身影,是残垣断壁的废墟前总理动情的泪水,是十几万子弟兵奋不顾身的钢铁意志,是全国人民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突如其来的天灾,考验着民族素质,更检验着国家责任。让废墟下的生命都有希望,给死难的同胞生命尊严,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人性和责任的直接体现。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我们的先民早在《左传》中,就曾如此概括政府与国民的关系,今天读来,依然掷地有声。当共和国的国旗为平民而降,当亿万人民同此国殇,它将以庄严的仪式、鲜明的象征,展现政府与人民生死不离的血肉联系,体现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尊重,诠释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宗旨。
  向死者致哀,为生者加油。当地震不可避免,当灾难已然来临,愿我们用这样的形式,寄托我们的伤痛和哀思,表达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并肩而立;在不屈的中华大地上,我们众志成城。
  国旗缓缓而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让我们以这样的形式,向那些骤然逝去的生命致哀,将那些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我们历经磨难的民族积蓄生的力量!
 

  • 上一篇文章: 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战国士风两千年

  •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人何以空前团结?——央视《爱的奉献》赈灾义演观后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7]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50]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9]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9]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2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9]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7]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4]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50]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