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民族精神网 >> 文章 >> 强国之路 >> 政治改革 >> 正文  
  反腐败:靠一个人不如靠一个制度         
反腐败:靠一个人不如靠一个制度
[ 作者:佚名    转贴自:网络    点击数:1966    更新时间:2004-05-19    文章录入:admin ]

 

  网友:朱总理是反腐败的一面旗帜。

  主持人:反腐败的问题在本届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腐败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查出的贪官数量和级别 来讲,都在提高。腐败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有学者提出来通过减少管制来解决。

  钟伟:关于弱势群体,咱们经常说他们穷他们累,他们没有劳动技能等等,这不是界定弱势群体的关键。作为 弱势 群体的核心,他们本来应该享有公民的选择权被剥夺了。比如自由迁徙、自由居住 。贫困往往不是这些 人的劳 动技能特别差造成的,而是他们作为公民的选择权被剥夺造成的。如果我们反腐败仅仅满足于杀贪官, 挖地三尺杀贪 官将来一定会有挖地五尺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点上我同意赵晓的看法。只有权利受 到制约受到监 督,那么腐败问题就有希望解决。

  赵晓:当我们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又回到了宪政的问题。管制的放松更多是在经济领域公共选择的 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有些人会创造管制,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创造出管制。所以我们在经济领域要不断放松和打 破管制,从长远来看为了保持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还是要建立宪政制。这样的话,才会最大限度消除腐败。

  主持人:国外有宪法法院,胡锦涛这次讲到了要强调宪法的权威,执政党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你们谈到宪政的 概念是指在哪些方面加强这个概念?通过宪法还是修改相关的法律,还是成立像国外的宪法法院?

  赵晓:宪政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所有的权力来自宪法,第二就是保护少数人乃至于每一个个体,也 就是自由主义的精神。那么我想我们现在离这两点都还有差距,有很多工作要做。

  周虎:我认为反腐败是两个途径,一个是刚才两位博士谈到的我同意,加强监督。另一个就是行政的管理 体制本身要科学、合理、有效。腐败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方面是权力的滥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权力的虚置,没 有必要设那么多的机构,即使个人比较廉洁,那么多虚置的机构本身也会带来大的问题。

  1.消除管制就可以减少50%的腐败?

  主持人:有学者提出减少大部分管制可以减少50%的腐败。

  赵晓:至少我同情这种观点----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我们国家很多的腐败来源于管制,消除管制就 消除了腐败的温床。这一点上,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

  周虎:至于网友说的管制过度造成腐败,这个观点需要进一步探讨。

  周虎: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计划跟管制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计划指令理解为经济管制,我看这里面 是有差别的。在制高点这本书里面,美国是管制的资本主义大国,管制经济应该是有其特定的含义,同其他任 何一种政府干预现象是有区别的。政府干预经济包括国有化、计划、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管制,主要是这样 五种手段。管制同计划是两种政策手段。

  周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计划体系转变到有效的管制体系,而这种管制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变化 ,要么加强要么减弱,要么在这个方面加强在那个方面减弱。所以这次朱总理的报告当中提出政府的职能当中 有一个监管职能,这个在以前报告当中我们是没有看到的。这就是一个很重大的变化。

  2.中华民族需要闯地雷阵的危机意识。

  主持人:中国政治经济面临的这些问题,有没有像朱总理所说地雷阵或者万丈深渊这样恐怖?有人认为这种提 法不是很妥当,个人可以闯地雷阵,还是整个民族不可以闯地雷阵。你们谈谈朱镕基对这个比喻的理解?

  赵晓:这两者之间,个人闯地雷阵,还是整个民族闯地雷阵,有的时候并不见得矛盾。如果整个民族真是面 临地雷阵,比如吴敬琏教授提到中国改革要过大关,比如我们刚才提到很多方面,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 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那么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地雷阵。 在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的领导人物和他的民族是要 共度难关的。

  赵晓: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乃至在我们的政治领域,都很难说已经达到 长治久安。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包括在过去几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高速增 长,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文景之治,有过贞观之治,有过康乾盛世,结果怎么样?东汉的 时候中国曾变得非常强大,人口达到三千多万人,但是一场三国演义下来,只剩下三百万人。

  赵晓:天平天国前夕,中国有四亿多人,但是一场天平天国下来,中国只剩下两亿多人。,直到1949年才逐渐恢复到四亿多人,我们现在又重新变得富裕起来,但是我们敢说我们永远会长治久安吗?我们现在的制度、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心、我们的文明,真的到了一个可以安心睡觉不再有地雷阵,不再有万丈深渊的地步了 吗?值得我们深思。

  周虎:在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的前半段,包括后面的几十年,中国一直是处在非常大的内外危机的状态下。最 近20多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绩。居安思危,是毫无异议的,大家都要有这样一种 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朱总理这个人是有个人人格魅力的一位总理,主导这样大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解决一 些新的问题和老的问题是需要勇气的,这一点是不应该有任何存疑的。

  周虎:接下来中国可能会有更新的问题,可能也会有遗留问题,也需要有解决的勇气,虽然勇气不是充分条件 ,但是是一个必要条件。比如说现在银行的坏帐问题,股市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社保问题,这三个问题都是需 要汇集比较大的资金来解决。城里的失业问题,乡下的农民收入普遍很低问题,也可能有一些新问题出现,我 想需要比较大的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关于朱总理的个人评价:今天与一百年后。

  3.朱总理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以及他的争议,都有个人魅力。

  主持人:很多网友在这里表达了对朱总理的钦佩和留恋之情,也有网友提出来让嘉宾谈谈对朱总理个人魅力的 看法。个人魅力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决策能力、眼光、个人品质方面。

  赵晓:我可以打个比方,中国就像一艘巨轮,但是有很多问题。作为中国的政府领导人所困难的就在于,一方面要修理这所巨轮,另一方面要不断往前开。它的困难不在于单纯把它往前开,或者单纯地修理这艘巨轮, 而在于两者结合起来,一边要修它,一边要往前开。在这两点的结合上,朱镕基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以为 如果不是朱镕基而是换了别的领导人,也未必能够做的像现在这么好。

  赵晓:首先,朱总理非常聪明,记忆力很好。在他那个时代的人里面是罕见的,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二点,他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第三点,他很真诚。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都有相当大的透明度、感 染力。第四点,他很想做事情,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也给人以极深的印象。第五点,他还具有做大事 非常良好的品行,尤其是在廉政和严于律己方面。第六点,他有些方面的做法也颇具争议,这从个人魅力方面 来说,反而增加了他的得分。

  钟伟:孔子讲过一个小故事,他一开始看一个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后来觉得不能够光看一个人说了什么,不 能光看一个人的动机,而要看他做成了什么,做成事情的实际效果如何。后来孔子讲我看一个人观其行然后再 听其言,这个思想我觉得还是很有益的。

  周虎:有一个事情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个是世纪之交这五年,其它的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各国总理的一些政绩 ,这是一个参照的视角,从这个方面来讲,中国在经济方面还是成绩斐然的。另外可以看一看我们中国开国五 任总理,这样看下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怎么看,朱总理是这个时代个性鲜明,还是能够代表我们中国处 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一些精神特质。

  主持人:谈到朱总理,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普遍比较好。但是一些学者或者一些官 员对他的评价比较谨慎,一些学者认为朱总理这五年经济发展上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体制改革上显得有些滞后 。各位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

  赵晓:我觉得更多是视角上的不同,老百姓不仅从理性上去理解一个人,而且从感性上去好恶一个人。但是 学者会更多从理性上去判断一个人。就像钟伟所说的,老百姓听其言也观其行,而学者更多的是观其行。

  4.一百年后怎么评价朱总理?

  主持人:我理解几位专家的观点是这样,一个人应该说无论他的见识也好,或者一个阶层的见识也好摆脱不了 时代的局限性。朱总理在任期所能为的除了现在的社会制度、现存的体制对他的制约,也包括这个时代和历史 对他的制约。如果再过一百年来评价朱总理,那么那会儿我们评价跟现在有什么区别?或者老百姓的评价又会 有什么不同?

  赵晓: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句话非常著名的话,未来是不可知的,我们知道的有一件事,长期看我们都会死。未来一百年怎么评价朱总理,我只能说我不晓得。而我还认为,一百年之后怎么评价,其实跟我们现在的评 价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关系。即使我们现在的评价是错误的,一百年后的评价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参照系不同,时空的约束条件不同,所以我们也很难说谁对谁错。

  周虎:现在我们就一百年前发生的事情,义和团运动、君主立宪,好像还达不成一致意见。我想一百年以后, 可能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存在不同的认识。这是正常的。

  • 上一篇文章: 新社会主义探讨(摘要)

  • 下一篇文章: “官场文化”阻碍了中国发展的进程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徐向前军事文选笔记[97]

  • “布衣元帅”徐向前,一生…[76]

  • 大疆创始人汪滔:这世上没…[119]

  • 八年时间,宇树科技如何成…[102]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38]

  • 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36]

  • 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的…[51]

  • 陈毅为中国围棋事业奠基[42]

  • 黄炎培:爱国民主人士建言…[46]

  •  
     相 关 文 章
  • 反腐败出现三大变化[3835]

  • 中国反腐败必须的条件[3443]

  • 反腐败,斩断“五毒相连”[1824]

  • 21世纪反腐败六个战略重点…[1831]

  •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的…[176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  中华民族精神网
        站长:谢昭武 QQ:3148778231